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069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2:56
一种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其包括一车架、设于该车架后端的一后车灯与一后扶手、以及一车体外盖,该后扶手两端的锁固部分别延伸至位于该车架的下方,复数固定件由下而上贯穿该后扶手的锁固部并固接于该车架。藉由上述将后扶手的锁固部由下而上锁付固定于该车架的下方的设计,使得该车体外盖可包覆该车架外侧以及遮蔽该后扶手的锁固部,该车体外盖或该坐垫上无须形成任何凹槽,而该坐垫也可完整地覆盖于该车体外盖上,阻隔该摩托车的内部与外部,因此可确保该摩托车的外观的完整性以及该摩托车内部所设的物品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ー种可保持摩托车的后扶手、车体外盖及坐垫处的外观完整性的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后扶手系供摩托车后座的乘坐者握持,以协助该乘坐者在摩托车行进时保持稳定,确保行车时的安全性。參见图6及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摩托车的一后扶手61系设于ー车架62的后端处,该后扶手61呈U形,该后扶手61的中段处对应该车架62的后端,该后扶手61的两端延伸至该摩托车的ー车体外盖63的两侧,且该后扶手61上靠近两端处分别成型有锁固片611,该锁固片611分别贯穿该车体外盖63上所设的穿槽631而突伸至该车架62上方,接着再以若干固定件612将该后扶手61的锁固片611与该车架62相对锁固,ー坐垫64系枢接并可盖设于该车架62上,且该坐垫64的两侧亦分别设有凹槽641,以供容置该后扶手61的锁固片611。上述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后扶手61与车架62间的锁付结构设计的问题在干,由于该后扶手61的锁固片611与固定件612系结合于该车架62的上方,因此为了闪避该锁固片611与固定件612,该车体外盖63上必须设有相对应的穿槽631,而该坐垫64也必须设有相对应的凹槽641,如此不但会破坏该车体外盖63与该坐垫64的外观的完整性,且因为该车体外盖63与后扶手61的锁固片611间以及该坐垫64与后扶手61的锁固片611间势必存在间隙,因此也无法有效将该摩托车的内部与外部隔绝,更甚者还可能使人直接看到该摩托车的内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可保持摩托车的后扶手、车体外盖及坐垫处的外观完整性的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利用的技术手段系使一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包括ー车架;ー后车灯,其系设于该车架的后端处;—后扶手,该后扶手设于该车架的后端处,该后扶手具有一握持部,该后扶手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锁固部,该锁固部对应位于该车架的下方,复数固定件由下而上贯穿该后扶手的锁固部并固接于该车架;ー车体外盖,其系覆盖于该车架的两侧,上述后扶手两端的锁固部包覆于该车体外盖中。上述车体外盖可进一歩包括边盖与护条。上述边盖的中段处可覆盖于该车架的后端,并与该后扶手的握持部前、后邻接,该边盖在对应车架处延伸成形有侧盖部,该侧盖部覆盖于该车架的两侧,并与该车架相互固接。上述护条可对应覆盖于该车架的两侧,且该护条抵接该边盖的侧盖部以及该后扶手。上述车体外盖的边盖上可进ー步间隔设有复数锁固片,该锁固片突伸于该车架上方,并与该车架相互固接。上述车体外盖的护条遮蔽该后扶手的锁固部。藉由上述将后扶手的锁固部由下而上锁付固定于该车架的下方的设计,使得该车体外盖可包覆该车架外侧以及该后扶手的锁固部,该车体外盖或该坐垫上无须形成任何凹槽,而该坐垫也可完整地覆盖于该车体外盖上,阻隔该摩托车的内部与外部,因此可确保该摩托车的外观的完整性以及该摩托车内部所设的物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中车架与后扶手组合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中车架与后扶手组合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车架、后扶手与边盖组合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车架、后扶手与边盖组合的俯视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现有技术中车架与后扶手组合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參见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包括ー车架10、ー后车灯20、一后扶手30与一车体外盖40。该后车灯20设于该车架10的后端处。进ー步參见图2及图3所示,该后扶手30呈U形且系设于该车架10的后端处,该后扶手30的中段处形成为一握持部31,该握持部31系供后座的乘客握持,该后扶手3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锁固部32,该锁固部32对应位于该车架10的下方,利用复数固定件33由下而上贯穿该后扶手30的锁固部32再固接于该车架10,以将该后扶手30锁固于该车架10上。配合參见图1、图4及图5所示,该车体外盖40覆盖于该车架10的两侧,该后扶手30两端的锁固部32包覆于该车体外盖40中,该车体外盖40包括边盖41与护条42。參见图5所示,该边盖41呈U形且系设于该车架10的上方,该边盖41的中段处覆盖于该车架10的后端,并与该后扶手30的握持部32前、后相互邻接。进ー步參见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侧视图,该边盖41在对应车架10的两侧处延伸成形有侧盖部411,该侧盖部411覆盖于该车架10的两侧,并与该车架10相互固接,又,该边盖41上间隔设有复数锁固片412,该锁固片412突伸于该车架10上方,并与该车架10相互固接,以将该边盖41稳固地装设于该车架10上。參见图1所示,该护条42对应覆盖于该车架10的两侧,护条42抵接该边盖41的侧盖部411以及该后扶手30,俾使该护条42遮蔽该锁固部32,进而将该后扶手30的锁固部32包覆于该车体外盖40之中。一坐垫50覆盖于该车体外盖40上,该坐垫50的前端与该车架10相互枢接,使该坐垫50的后端可相对该车体外盖40掀启或闭合。本技术的优点在干,由于后扶手30的锁固部32由下而上锁付固定于该车架10的下方,故该车体外盖40可包覆该车架10外侧以及该后扶手30的锁固部32,无须在该车体外盖40或该坐垫50上形 成任何凹槽,而该坐垫50也可完整地覆盖于该车体外盖40上,阻隔该摩托车的内部与外部,因此可确保该摩托车的外观的完整性以及该摩托车内部所设的物品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附图标记列表10车架20后车灯30后扶手31握持部32锁固部33固定件40车体外盖41边盖411侧盖部412锁固片42护条50坐垫61后扶手611锁固片612固定件62车架63车体外盖631穿槽64 坐垫641 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其包括一车架、一后车灯、一后扶手与一车体外盖,其特征在于:?该后车灯设于该车架的后端处;?该后扶手设于该车架的后端处,该后扶手具有一握持部,该后扶手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锁固部,该锁固部对应位于该车架的下方,复数固定件由下而上贯穿该后扶手的锁固部并固接于该车架;?该车体外盖覆盖于该车架的两侧,该后扶手两端的锁固部包覆于该车体外盖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其包括一车架、一后车灯、一后扶手与一车体外盖,其特征在于 该后车灯设于该车架的后端处; 该后扶手设于该车架的后端处,该后扶手具有一握持部,该后扶手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锁固部,该锁固部对应位于该车架的下方,复数固定件由下而上贯穿该后扶手的锁固部并固接于该车架; 该车体外盖覆盖于该车架的两侧,该后扶手两端的锁固部包覆于该车体外盖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车体外盖进一步包括边盖与护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扶手锁付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边盖的中段处覆盖于该车架的后端,并与该后扶手的握持部前、后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翌竣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