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192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其在一椅座头枕部设有一两侧形成齿状排列的卡制凹口的长槽,配合一具有枕部及组接部的枕件,组接部具有槽口对称凹设有二扣合凹口的凹槽;所述枕件组接部对应容置于椅座长槽内,并通过卡制件与定位件使二扣合凹口与长槽两侧的任意二卡制凹口对合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枕件的枕部位置以及其扣合凹口与长槽卡制凹口对合位置,实现一种可调整高度位置的自行车椅座头枕结构,使椅座的适用年龄范围更广,且得以配合更换不同的枕件枕型,以提供更多元化符合用户需求的使用型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
本专利技术与儿童椅座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设于自行车且具有头枕结构的椅座。
技术介绍
一般幼儿乘坐自行车时,为了确保幼儿在行车过程中能稳固安全地坐在位置上, 通常会于自行车后座上另设置一种自行车椅座,藉以提升幼儿的安全,同时也较直接坐在 后座更能提供乘坐时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其显示一种已知的供幼龄儿童乘坐的自行车 椅座10 ;该椅座10具有一座部11、一背部12,以及设于自背部12上侧一体成型延伸形成 的一枕部13。然而,儿童成长的速度很快,如已知的这类背部12与枕部13为固定型态的自行车 椅座10,并不具有根据乘坐儿童高度调整的功能,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乘坐儿童的头 部很快地就会高出椅座10的枕部13。此外,儿童也有可能在行车过程中睡着,当椅座10的 枕部13不够高时,儿童睡着后头部就会因失去颈部及椅座10枕部13的支撑而有可能向后 倾斜,降低椅座在使用上的安全及舒适度。即使另外购置符合高度的椅座,只是徒增父母花 费而无法根本地解决上述问题,整体而言并不符合实际使用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可配合儿童头部的 高度调整位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其设于一椅座的 头枕部,头枕结构包括一枕件、一卡制件及一定位件;其中,椅座头枕部设有一沿高度变化 方向设置的长槽,且所述长槽自椅座背面凸出的两侧形成多个呈对称齿状排列的卡制凹 口 ;所述枕件呈T型结构,具有一枕部及一组接部,所述组接部具有槽口对称凹设有二扣合 凹口的凹槽;所述枕件的组接部对应容置于椅座长槽内,并通过卡制件与定位件使二扣合 凹口与长槽两侧的任意二卡制凹口对合定位。藉此,通过调整枕件的枕部位置以及其扣合凹口与长槽卡制凹口对合位置,提供 一种可调整高度位置的自行车椅座头枕结构,使椅座的适用年龄范围更广,而充分符合实 际使用的需求。此外,由于枕件可完全拆下且具有组装方便容易的优点,更得以配合更换不 同的枕件枕型,以提供更多元化符合用户需求的使用型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通用自行车椅座的外观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行车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头枕结构正面立体放大示意图4是图2的头枕结构背面立体放大示意图5是图4的立体分解不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头枕结构配合第二调节槽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头枕结构配合第一调节槽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头枕结构配合长槽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椅座10座部11背部12枕部13椅座20座部20A背部20B头枕部20C置脚部20D长槽201卡制凹口 202第一调整槽21卡制凹口 211第二调整槽22卡制凹口 221透气结构23枕件30枕部301组接部302弹性部303结合孔31凹槽33 扣合凹口 331柱体34锁结孔341垫片40凸柱41卡制件50接合部51组接槽511穿孔512扣抵部52定位件60头部61身部62螺纹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以图2配合图3至图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设于一椅座20,该椅座20具有一座部20A,椅座20自座部20A向上延伸成形一背部20B及一头枕部20C,以及一向下延伸成形的一置脚部20D。头枕结构设置于椅座20 的头枕部20C,其包括一枕件30、一垫片40、一^^制件50及一定位件60,其中椅座20,在头枕部20C设有二调整槽,所述二调整槽自椅座20的头枕部20C朝座部20A延伸,并分别定义为一第一调整槽21及一第二调整槽22,且第一调整槽21及第二调整槽22之间设有一透气结构23 ;该第一调整槽21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自椅座20背面凸出并形成多个呈对称齿状排列的卡制凹口 211,第二调整槽22的两侧则形成多个卡制凹口 221 ;枕件30呈T型片状结构,具有一枕部301、一组接部302及一连接枕部301及组接部302的弹性部303 ;枕部301开设有多个结合孔31 ;组接部302末端设有一凹槽33,该凹槽33槽口对称凹设有二扣合凹口 331,凹槽33的槽底凸设有一呈二阶结构的柱体34,且该柱体34为一锁结孔341贯穿;枕件30组接部302的凹槽33对应容置于椅座20的第一或第二调整槽21/22内,且该二扣合凹口 331与第一或第二调整槽21/22两侧的任意二卡制 凹口 211/221对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枕件30的弹性部303具有二弯折处,使枕部301与组 接部302未处于同一直线而呈错位状态;枕件30为塑料制品,并通过弹性部303的弯折结 构提供弹性增加头枕舒适度;垫片40呈对应枕件30的枕部301形状的片状结构,垫片40对应枕件30的多个 结合孔31凸设有多个凸柱41,并对应插设于枕件30的结合孔31内;垫片40供以增加枕 件30的头枕舒适度;卡制件50呈十字状结构并对应设于椅座20长槽201 ;其具有一接合部51及二呈 柱状的扣抵部52 ;接合部51凹设有一组接槽511以及自组接槽511槽底开设的一穿孔512, 且二扣抵部52对称地凸设于接合部51两侧;该卡制件50的组接槽511与枕件30的柱体 34凹凸配合,枕件30的锁结孔341与卡制件50的穿孔512连通,且该卡制件50的二扣抵 部52对应容置于第一或第二调整槽21/22与枕件30对合的卡制凹口 211/221与扣合凹口 331 内;定位件60,具有一头部61及一身部62,该头部61呈一星状块体,身部62则呈杆 状结构且末端处设有一螺纹621 ;定位件60的身部62穿设卡制件50的穿孔512并与枕件 30的锁结孔341锁固;藉此,使枕件30可调整高度地设于椅座20的头枕部20C上。另外,如图8所示,显示椅座20的调整槽另一实施态样,其在头枕部20C设有一贯 通长槽201 ;该长槽201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自椅座20背面凸出并形成多个呈对称齿状排 列的卡制凹口 202,达到调整枕件30的枕部301高度的目的。以上所述即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构件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 作方式及其功效,做以下说明。请配合参阅图6、图7所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枕件30配合椅座20的第一、第二调整 槽21、22的使用态样;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枕件30可呈正T型或倒T型的态样与二调 整槽21、22配合形成多段高度调整;如图6所示,枕件30呈正T型设置于第二调整槽22的 使用态样;而图7则显示枕件30呈倒T型设置于第一调整槽21的使用态样;在本实施例中,当乘坐者头部高度正好对应于头枕部20C最上侧至透气结构23 时,则如图6所示,藉由旋松定位件60使卡制件50的扣抵部52沿第二调整槽22的多个卡 制凹口 221对应调整至所需高度即可;而当乘坐者年龄更小,其头部高度低于透气结构23 时,将枕件30呈倒T型设置于第一调整槽21,如图7所示,即能调整从略低于透气结构23 位置至邻近第二调整槽22下侧的高度位置;此外,枕件30也可以以正T型配合第一调整槽 21设置,或以倒T型配合第二调整槽22设置,提供多段高度调整,充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椅座,具有一头枕部;所述椅座在头枕部设有一沿高度变化方向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椅座的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椅座,具有一头枕部;所述椅座在头枕部设有一沿高度变化方向设置的长槽;所述长槽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自椅座凸出并形成多个呈对称齿状排列的卡制凹口;一枕件,一端设有一枕部,另一端设有一凸出的组接部,所述组接部两侧对称凹设有二扣合凹口;所述枕件的组接部容置于椅座的长槽内,且二扣合凹口与长槽两侧的任意二卡制凹口对合;一卡制件,设于所述椅座长槽内,且具有一接合部及二呈柱状的扣抵部,所述二扣抵部对称地凸设于接合部两侧;所述卡制件的二扣抵部对应容置于长槽与枕件对合的卡制凹口与扣合凹口内;一定位件,穿设于所述卡制件的接合部且与枕件组接部锁固,所述组接部定位于椅座的长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重江
申请(专利权)人:瑞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