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851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19
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具有底座和模体,所述底座和模体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设有陶瓷定位装置,管状陶瓷模芯置于模腔内且其下端套装在陶瓷定位装置上定位,所述管状陶瓷模芯上端设有陶瓷端盖。采用本装置时,铸锭在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凝固后出炉,脱模后自然冷却,管状陶瓷模芯和陶瓷定位装置由于铸锭的冷却收缩而破裂,将陶瓷碎片去除即成空心铸锭,解决了镍冷加工性能差的难题,无需在铸锭中心钻孔,将铸锭外圆车光后直接车出内孔即可,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而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制备纯镍空心坯料时,通常采用挤压法完成,挤压坯料一般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先铸造成圆形铸锭,冷却出炉后车光并切头尾部,钻中心孔制成挤压坯料,由于镍的冷加工性能差,钻孔时排屑困难,使得挤压坯料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且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模体与底座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在底座上端面中部制有凹槽并在凹槽内设有陶瓷定位装置,管状陶瓷模芯下端套装在陶瓷定位装置上,管状陶瓷模芯上端设有端盖,镍溶液浇注后因冷却收缩导致管状陶瓷模芯和陶瓷定位装置破碎从而形成空心铸锭。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具有底座和模体,所述底座和模体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设有陶瓷定位装置,管状陶瓷模芯置于模腔内且其下端套装在陶瓷定位装置上定位,所述管状陶瓷模芯上端设有陶瓷端盖。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制有凹槽,所述陶瓷定位装置下端固定在凹槽内,陶瓷定位装置上端与管状陶瓷模芯下端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制有连接孔,所述模体底端面制有螺纹孔,螺栓穿过连接孔与螺纹孔旋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镍冷加工性能差的难题,无需在铸锭中心钻孔,将铸锭外圆车光后直接车出内孔即可,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而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具有底座I和模体2,所述底座I和模体2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具体说,所述底座I上制有连接孔7,所述模体2底端部制有螺纹孔8,螺栓10穿过连接孔7与螺纹孔8旋合。所述底座I上端面中部设有陶瓷定位装置3,管状陶瓷模芯4置于模腔9内且其下端套装在陶瓷定位装置3上定位,具体说,所述底座I上端面中部制有凹槽6,所述定位装置3下端固定在凹槽6内,陶瓷定位装置3上端与管状陶瓷模芯4下端相适配;所述管状陶瓷模芯4上端设有陶瓷端盖5,防止浇注时镍溶液进入管状陶瓷模芯4内腔。采用本装置时,铸锭在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凝固后出炉,脱模后自然冷却,管状陶瓷模芯4和陶瓷定位装置3由于铸锭的冷却收缩而破裂,将陶瓷碎片去除即成空心铸锭;解决了镍冷加工性能差的难题,无需在铸锭中心钻孔,将铸锭外圆车光后直接车出内孔即可,不仅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而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具有底座(1)和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模体(2)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底座(1)上端面中部设有陶瓷定位装置(3),管状陶瓷模芯(4)置于模腔(9)内且其下端套装在陶瓷定位装置(3)上定位,所述管状陶瓷模芯(4)上端设有陶瓷端盖(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具装置,具有底座(I)和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和模体(2)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底座(I)上端面中部设有陶瓷定位装置(3),管状陶瓷模芯(4)置于模腔(9)内且其下端套装在陶瓷定位装置(3)上定位, 所述管状陶瓷模芯(4)上端设有陶瓷端盖(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纯镍空心坯料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骏党建立高盼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海吉钛镍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