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831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包括级进冲压模具、压力传感器、气缸、压力测试探头、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及PLC;气缸固定在级进冲压模具上,通过气缸阀连接杆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测试探头活动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下方;传感器数据处理器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一端与PLC连接;PLC通过电磁阀与气缸连接,在电磁阀与气缸之间设置压力缓冲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即时同步监测产品弹力,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温控器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低压电器开关制造业中,弹片压力零件是其核心部件。然而,现有技术中,弹片弹力的测试均放在冲压完成后进行,弹片弹力的控制既繁琐又困难,产品分选难度大、质量差且生产效率低;而且,影响弹片弹力的因素又处于不固定状态,更增加了弹片弹力的控制难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弹片压力零件生产工序一般为冲压完成后进行弹力的测试,其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人研发一种在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即时同步监测产品弹力的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弊端,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J-U ρ α装直。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包括级进冲压模具、压力传感器、气缸、压力测试探头、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及PLC;气缸固定在级进冲压模具上,通过气缸阀连接杆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测试探头活动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下方;传感器数据处理器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一端与PLC连接;PLC通过电磁阀与气缸连接,在电磁阀与气缸之间设置压力缓冲阀。进一步,还包括人机界面触摸屏及计算机终端,人机界面触摸屏与PLC连接,计算机终端与人机界面触摸屏连接。进一步,级进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凹模板、卸料板、凸模固定板、上模板及导向柱;凹模板设置在下模板上,而导向柱安装在凹模板上;上模板、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依次活动安装在导向柱上,且上模板安装在凸模固定板上。进一步,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板安装在上模板上端,而压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板与气缸阀连接杆连接;压力测试探头活动安装在卸料板中,与冲压件正对。采用上述方案后,温控器弹片级进冲压模具在冲压机的工作中将带材温控器弹片运行至测试弹力工位,在级进模具运行至上死点时,控制气缸阀出并拖动压力传感器,经压力测试探头监测温控器弹片弹力;由传感器数据处理器记录弹力最大值,由PLC判断弹力是否在控制的范围之内,是则继续运行,否则使冲压机停车,手动操作调整级进冲压模具后再运行。气缸安装在上模板顶部,经气缸阀连接杆固定压力传感器,由压力测试探头接触弹片测力点提取弹力值,完成监测运动过程,实现在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即时同步监测产品弹力,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级进冲压模具开起主视图;图2是级进冲压模具凹模板俯视图;图3是级进冲压模具闭合测试状态侧视图;图4是级进冲压模具闭合非测试状态侧视图;图5是级进冲压模具开起非测试状态侧视图;图6是级进冲压模具开起预测试状态侧视图;图7是冲压件排样图;图8是冲压件排样侧视图;图9是电器控制原理·图10是气缸及传感器安装视图;图11是尺寸配合示意图。标号说明级进冲压模具I下模板11凹模板12卸料板13凸模固定板14上模板15导向柱16压力传感器2传感器固定板21气缸3气缸阀连接杆31气缸固定板32压力测试探头4传感器数据处理器5PLC6电磁阀 61压力缓冲阀62人机界面触摸屏7计算机终端8冲压件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包括级进冲压模具1、压力传感器2、气缸3、压力测试探头4、传感器数据处理器5及PLC(自动编程控制器)6。气缸3固定在级进冲压模具I上,通过气缸阀连接杆31与压力传感器2连接。压力测试探头4活动设置在压力传感器2下方。传感器数据处理器5 —端与压力传感器2连接,一端与PLC6连接。PLC6通过电磁阀61与气缸3连接,在电磁阀61与气缸3之间设置压力缓冲阀62。为方便操作,本技术还包括人机界面触摸屏7及计算机终端8,人机界面触摸屏7与PLC6连接,计算机终端8与人机界面触摸屏7连接。其中,级进冲压模具I包括下模板11、凹模板12、卸料板13、凸模固定板14、上模板15及导向柱16。凹模板12设置在下模板11上,而导向柱16安装在凹模板12上。上模板11、凸模固定板14及卸料板13依次活动安装在导向柱16上,且上模板15安装在凸模固定板14上。气缸3通过气缸固定板32安装在上模板15上端,而压力传感器2通过传感器固定板21与气缸阀连接杆31连接。压力测试探头4活动安装在卸料板13中,与冲压件9正对,本实施例中,冲压件9为温控器弹片。温控器弹片级进冲压模具I在冲压机的工作中将冲压件带材温控器弹片运行至测试产品弹力工位,在级进冲压模具I运行至上死点时,控制气缸3 (气缸3的型号为⑶QMB16-10S)阀出并拖动压力传感器2,经压力测试探头4监测温控器弹片弹力;由传感器数据处理器5记录弹力最大值,由PLC6判断弹力是否在控制的范围之内,是则继续运行,否则至冲压机停车,手动操作调整级进冲压模具I后再运行。弹力范围的设定由手动在人机界面触摸屏7上输入。控制气缸3拖动压力传感器2,气缸3阀出阀回,行程10丽,压力传感器2设置在凸模固定板14与卸料板13之间。温控器弹片级进冲压模具I开起状态至上死点,向下冲压行程30丽。卸料板13与凹模板12之间距离设置为28MM,温控器弹片级进冲压模具I闭合至下死点时卸料板回弹2MM。设置压力传感器2在测试状态时,如图6所示,控制气缸3在级进冲压模具I开起状态至上死点时拖动压力传感器2呈阀出状态,至传感器固定板21紧压在卸料板13上,级进冲压模具I闭合至下死点时卸料板13回弹2MM,即时控制气缸3强制回阀2MM,此时由电磁阀61控制压力缓冲阀62平衡气缸3内气体压力,使传感器固定板21始终紧压在卸料板13上,保持测试状态。设置压力传感器2在非测试状态时,如图5所示,控制气缸3在级进冲压模具I开起状态至上死点时拖动压力传感器2呈阀回状态,至传感器固定板21退回10MM,保持非测试状态。本技术在同步监测产品弹力时,如图1所示,级进冲压模具I从开起状态上死点开始,以每分钟50-200冲次往返运动。PLC6在控制是否提取级进冲压模具I冲压产品弹力的数据时,可任意选择每冲次都测试或每N次抽测M件。压力传感器2传导弹力信号每秒不小于50次。温控器弹片弹力控制范围在70gf-120gf之内,压力传感器2 (其型号为PLD204-DL10)测试精度正负2. 5gf。压力传感器2测试精度首先取决于压力测试探头4尺寸配合精度,因此压力测试探头4尺寸及安装精度尤其关键。如图11所示,压力测试探头4尺寸配合精度需为0.01mm,且安装需满足以下要求(压力测试探头尺寸=模具卸料板厚-冲压件测力状态高+冲压件带材厚;即B=D-A+C)如图7及图8所示,测试弹力c位为监测矫正折弯后的弹力(a为预折弯,b为矫折弯)。其弹力设定范围50gf-130gf。e处为监测冲压成品弹力是否合格(d为矫正弹力),弹力设定的范围70gf-120gf,c、e两处监测设计结构相同,工作原理相同。如图9所示,本技术器控制系统在实施时,需要连接冲压机电控系统,提取冲压机上死点、停车电信号。在预测试状态,如图3所示,级进冲压模具I闭合至下死点时,压力传感器2传导测试最大弹力数据信号。无需冲压机提供下死点电信号,压力传感器2自动抓取弹力最大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进冲压模具、压力传感器、气缸、压力测试探头、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及PLC;气缸固定在级进冲压模具上,通过气缸阀连接杆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测试探头活动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下方;传感器数据处理器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一端与PLC连接;PLC通过电磁阀与气缸连接,在电磁阀与气缸之间设置压力缓冲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进冲压模具、压力传感器、气缸、压力测试探头、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及PLC;气缸固定在级进冲压模具上,通过气缸阀连接杆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测试探头活动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下方;传感器数据处理器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一端与PLC连接;PLC通过电磁阀与气缸连接,在电磁阀与气缸之间设置压力缓冲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级进模具冲压同步监测弹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界面触摸屏及计算机终端,人机界面触摸屏与PLC连接,计算机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