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478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螺丝槽、装配槽、引脚孔、弹片、导电方块、防脱圈、燕尾槽和连接柱,所述弹片包括U型本体和弹片头,所述导电方块包括铜方块、侧出脚、承压槽和接线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通过弹片式的结构对接线进行固定和连接,可以有效的提高接线端子的固定能力,增强接线端子的耐电压能力,更加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 但是人们现在使用的接线端子还有很多缺点,例如,接线端子在使用的时候,螺丝很容易从部件上脱落下来,无法很好的进行固定,另外,接线端子的耐电能力比较弱,适用的范围比较小,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要求的弹片式接线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具有可靠性能高、耐点能力高、固定能力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在连接件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其包括:端子本体、螺丝槽、装配槽、引脚孔、弹片、导电方块、防脱圈、燕尾槽和连接柱,所述弹片包括U型本体和弹片头,所述导电方块包括铜方块、侧出脚、承压槽和接线槽,所述弹片头设置于所述U型本体一端的顶部,所述接线槽和所述承压槽设置于所述铜方块内,且所述承压槽垂直设置于所述接线槽的的上方,所述侧出脚设置于所述铜方块的侧面,且所述侧出脚穿过所述引脚孔,所述螺丝槽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顶部,所述装配槽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螺丝槽的底部与所述装配槽相连通,所述引脚孔设置于端子本体的背面,所述端子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燕尾槽和一个所述连接柱,所述防脱圈设置于所述螺丝槽的顶部,所述弹片和所述导电方块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弹片与所述导电方块相连接。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十一字螺丝,所述十一字螺丝设置于所述螺丝槽内。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槽的底部与所述接线槽相连通。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槽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承压槽底面的直径。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片的一端设置有穿孔,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接线槽内。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十一字螺丝穿过所述穿孔与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所述弹片一端相连接。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U型本体与所述弹片头之间的夹角为160。。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和所述导电方块分别与所述装配槽为可拆卸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片式的结构对接线进行固定和连接,可以有效的提高接线端子的固定能力,增强接线端子的耐电压能力,更加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技术的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所述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所述导电方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端子本体,2、螺丝槽,3、装配槽,4、引脚孔,5、 弹片,51、U型本体,52、弹片头,53、穿孔,6、导电方块,61、铜方块,62、侧出脚,63、承压槽,64、接线槽,7、防脱圈,8、燕尾槽,9、连接柱,1^^一字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一种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其包括:端子本体1、螺丝槽2、装配槽3、引脚孔4、弹片5、导电方块6、防脱圈7、燕尾槽8和连接柱9。 所述弹片5包括U型本体51和弹片头52,所述导电方块包括铜方块61、侧出脚62、承压槽63和接线槽64。 所述弹片头52设置于所述U型本体51 —端的顶部,所述接线槽64和所述承压槽63设置于所述铜方块61内,且所述承压槽63垂直设置于所述接线槽64的的上方,所述侧出脚62设置于所述铜方块61的侧面,且所述侧出脚62穿过所述引脚孔4。 所述螺丝槽2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I的顶部,所述装配槽3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I的底部,所述螺丝槽2的底部与所述装配槽3相连通,所述引脚孔4设置于端子本体I的背面,所述端子本体I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燕尾槽8和一个所述连接柱9,所述防脱圈7设置于所述螺丝槽2的顶部,所述弹片5和所述导电方块6设置于所述装配槽3内,且所述弹片5与所述导电方块6相连接。 所述弹片头52可以将所述弹片5固定在所述导电方块上,防止其脱落。 在使用所述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的时候,先将所述十一字螺丝10向上旋扭,是的所述弹片5的形状得以向上恢复,然后将需要的接线插入到所述接线槽64中,然后将所述十一字螺丝10向下旋扭,所述十一字螺丝10的底部就会从所述螺丝槽2内向下移动,然后经过所述承压槽63,最后压迫接线槽64中的所述弹片5,所述弹片5会与接线和所述侧出脚62相连接,所述侧出脚62就可以进行导电了,增加了接线端子的耐电压能力。 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还包括十一字螺丝10,所述i^一字螺丝10设置于所述螺丝槽2内,所述十一字螺丝10既可以使用十字型螺丝刀又可以使用一字型螺丝刀。 [0031 ] 所述防脱圈7设置于所述十一字螺丝10的上方,这样无论怎样转动所述十一字螺丝10,螺丝也不会掉到外面去,增加了端子的固定能力。 可以利用所述燕尾槽8和所述连接柱9将多个接线端子连接起来,扩大使用范围,减少生产成本。 所述承压槽63的底部与所述接线槽64相连通。 所述承压槽63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承压槽63底面的直径。 所述弹片5的一端设置有穿孔53,所述弹片5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接线槽64内。 所述十一字螺丝10穿过所述穿孔53与设置在接线槽64内的所述弹片5 —端相连接。 所述U型本体51与所述弹片头52之间的夹角为160°。 所述弹片5和所述导电方块6分别与所述装配槽3为可拆卸连接。 本技术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片式的结构对接线进行固定和连接,可以有效的提高接线端子的固定能力,增强接线端子的耐电压能力,更加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螺丝槽、装配槽、引脚孔、弹片、导电方块、防脱圈、燕尾槽和连接柱,所述弹片包括U型本体和弹片头,所述导电方块包括铜方块、侧出脚、承压槽和接线槽,所述弹片头设置于所述U型本体一端的顶部,所述接线槽和所述承压槽设置于所述铜方块内,且所述承压槽垂直设置于所述接线槽的的上方,所述侧出脚设置于所述铜方块的侧面,且所述侧出脚穿过所述引脚孔,所述螺丝槽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顶部,所述装配槽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螺丝槽的底部与所述装配槽相连通,所述引脚孔设置于端子本体的背面,所述端子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燕尾槽和一个所述连接柱,所述防脱圈设置于所述螺丝槽的顶部,所述弹片和所述导电方块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弹片与所述导电方块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弹片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螺丝槽、装配槽、引脚孔、弹片、导电方块、防脱圈、燕尾槽和连接柱,所述弹片包括U型本体和弹片头,所述导电方块包括铜方块、侧出脚、承压槽和接线槽,所述弹片头设置于所述U型本体一端的顶部,所述接线槽和所述承压槽设置于所述铜方块内,且所述承压槽垂直设置于所述接线槽的的上方,所述侧出脚设置于所述铜方块的侧面,且所述侧出脚穿过所述引脚孔,所述螺丝槽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顶部,所述装配槽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螺丝槽的底部与所述装配槽相连通,所述引脚孔设置于端子本体的背面,所述端子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燕尾槽和一个所述连接柱,所述防脱圈设置于所述螺丝槽的顶部,所述弹片和所述导电方块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弹片与所述导电方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