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7812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53
一种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流化床反应器、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以及反应区油泵依次通过管线及阀门组成导热油循环系统;其中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之间为并联。即通过将反应区内流化床反应器出口高温导热油引入净化塔区和过热分离区内,换热后通过通过反应区油泵打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循环使用,达到停电加热器,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机硅装置单体合成领域中的一种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有机硅装置采用直接法的生产工艺,即硅粉和氯甲烷在300°C条件下用铜粉做催化剂直接反应生产有机硅混合单体,反应为放热反应,因单体遇水易分解产生盐酸,腐蚀设备,所以有机硅装置设计用导热油来作为换热载体。现有机硅装置设计三套独立循环的油系统,分为反应区、净化塔区、过热分离区。正常生产时三个系统独立运行,反应器产生热量由反应区循环导热油带出(反应器出口油温250°C),利用废热锅炉给油降温后循环使用;而净化塔区、过热分离区这两个区导热油用电加热器加热到250°C,给物料加热,电耗约为每小时3000kw/h,消耗了大量的电能。独立运行的三个油系统导热油热量不能互补,造成电耗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降低装置电耗、节约生产成本的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由流化床反应器、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以及反应区油泵依次通过管线及阀门组成导热油循环系统;其中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之间为并联。即通过将反应区内流化床反应器出口高温导热油引入净化塔区和过热分离区内,换热后通过通过反应区油泵打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循环使用,达到停电加热器,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为了保证原反应区、净化塔区以及过热分离区的导热油循环系统能够独立运行,并且也能够互补运行,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以下结构所述的反应区油泵的进口管线端和流化床反应器的出口管线端通过管线及阀门并联反应区油槽,即形成反应区的导热油独立循环系统;所述的净化塔区油槽和过热分离区油槽的进口管线端通过管线及阀门依次连接加热器、补油泵和冷油槽,出口管线端也通过管线及阀门连接冷油槽,即构成净化塔区、过热分离区的独立循环系统。所述的反应区油泵的进口管线端与净化塔区油槽的进口管线端设有补加油管线,即当反应区导热油损耗后,可以由冷油槽向反应区补充导热油;所述的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与反应区油泵的连接管线上设有旁通管线,并与反应区油槽连接;即经过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换热的导热油可以直接进入反应区油槽储存后通过反应区油泵泵入流化床反应器,也可以直接由反应区油泵泵入流化床反应器。本技术将独立运行的三个油系统互补运行,实现导热油热量的回收及循环使用,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流化床反应器1、净化塔区油槽3、过热分离区油槽4以及反应区油泵2依次通过管线及阀门10.1、10. 2组成导热油循环系统,其中净化塔区油槽3、过热分离区油槽4的前端分别设有调节阀9. 2,9. 3 ;其中净化塔区油槽3、过热分离区油槽4之间为并联。反应区油泵2的进口管线端和流化床反应器I的出口管线端通过管线及阀门10. 3并联反应区油槽5,即形成反应区的导热油独立循环系统(与废热锅炉配合);净化塔区油槽3和过热分离区油槽4的进口管线端通过管线及止回阀11依次连接加热器6、补油泵7和冷油槽8,出口管线端也通过管线及阀门10.5连接冷油槽8,即构成净化塔区、过热分离区的独立循环系统。反应区油泵2的进口管线端与净化塔区油槽3的进口管线端设有补加油管线,其上设有调节阀9.1 ;净化塔区油槽3、过热分离区油槽4与反应区油泵I的连接管线上设有旁通管线及阀门10. 4,并与反应区油槽5连接。本装置工作过程为流化床反应器I正常运行后,保证反应区原循环方式不变,打开阀门10.1和10. 2,部分导热油油进入净化塔区油槽3和过热分离区油槽4进行换热后温度降低后,又通过反应区油泵2直接泵入流化床反应器I中或者进入反应区油槽5中循环使用,从而在三个油系统中建立热量循环。上述循环建立时,即可以关闭净化塔区、过热分离区的电加热器,达到节电的目的。必要时也可以将经净化塔区油槽3和过热分离区油槽4换热后的导热油引入冷油槽8,并进行加热,即同时打开净化塔区、过热分离区的原导热油循环系统,即三个循环系统互补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流化床反应器、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以及反应区油泵依次通过管线及阀门组成导热油循环系统;其中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之间为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流化床反应器、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以及反应区油泵依次通过管线及阀门组成导热油循环系统; 其中净化塔区油槽、过热分离区油槽之间为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区油泵的进口管线端和流化床反应器的出口管线端通过管线及阀门并联反应区油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曰岭马俊贤赵吉建燕广州宋金彪陈昌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岭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