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气制甲烷的流化床反应器内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90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甲烷流化床反应器内构件,该反应器内构件由至少一层水平格栅组成,每层水平格栅由一个或多个构件单元平行排或环形排列组成,每个构件单元由交错排布的导流板和隔板构成,导流板和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呈25-80°角焊接在隔板上,相邻的两个导流板方向相反,相邻构件单元的导流板设置方向相反,上下相邻两层水平格栅中相对应的构件单元内导流板互为反向设置,隔板垂直设置,或构件单元不设置隔板,通过相邻构件单元内相交错对应的导流板连接处连接;本构件能够破碎气泡和抑制气泡聚并,增强了气固两相间的接触效果,有助于气固两相在水平方向的混合接触,从而大大增强了气固间的传质、传热效果,操作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甲烷流化床反应器的内构件,属于化工技术及设备

技术介绍
合成气催化合成甲烷是煤制天然气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流化床工艺和装置是不同于传统固定床工艺和装置的新工艺和装置。流化床反应器相比于固定床具有更好的传热、传质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生化等领域,尤其是强放热的反应体系。传质、传热和混合是决定流化床反应器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转化率、操作强度和产品质量。对于气固流化床反应体系,传质和传热往往是决定反应器效率的关键。气固流化床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床层从均匀鼓泡、过渡态到湍动态逐步转变,在床径较小时还会出现柱塞状态。在湍动和柱塞状态时会出现一定数量球帽形大气泡,由于大气泡和小气泡相比,比表面积非常小,从而严重影响了气固两相的接触,同时,由于大气泡上升更快,使部分气体形成一定程度的短路。流化床内设置内构件,可以达到抑制气泡聚并长大或破碎气泡的目的,从而改善流化质量。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流化床内构件主要有水平构件、垂直构件和复合构件三种类型。常见的水平内构件有多孔板、单旋或多旋导向等形式。垂直构件主要为兼做换热管的垂直管束,虽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气制甲烷流化床反应器内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内构件由至少一层水平格栅组成,每层水平格栅由一个或多个构件单元平行排列或环形排列组成,每个构件单元由交错排布的导流板和隔板构成,导流板和水平方向的锐角夹角呈25?80°角焊接在隔板上,相邻的两个导流板方向相反,相邻构件单元的导流板设置方向相反,上下相邻两层水平格栅中相对应的构件单元内导流板互为反向设置,隔板垂直设置,高度为导流板高度的1?1.5倍;相邻的导流板垂直投影间距为2?30mm;导流板宽度为2?40mm,相邻两层水平格栅间距为0?10倍格栅高度;或构件单元不设置隔板,通过相邻构件单元内相交错对应的导流板连接处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良程易徐亚荣展江宏吉定豪刘志红李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