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流式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910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流式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罐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水导流区、混合反应区、气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沼气室,进水导流区设有喇叭形导流筒、消能装置和搅拌装置,污水、污泥和沼气在导流筒内外形成大环流,破坏进水区的短流与死角。气液分离区和固液分离区之间设有固定柱锥形分离筒,利用水封进行气液固分离,固液分离区设有控制器进行污泥回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反应罐内废水、污泥、沼气三者形成内部循环回流,传质效果好,进水管口不易堵塞,解决了进水区和反应区短流现象,易形成颗粒污泥,不但污水处理效果好,且增加了沼气的产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流式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越来越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焦点。UASB作为最为常用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优点,UASB反应器由底部悬浮厌氧污泥层、固液气三相分离器和集气室组成。底部的厌氧污泥层是最核心的处理部分,由具有良好沉降性能与凝聚性能的厌氧污泥构成,污水经由此层向上与悬浮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厌氧反应全过程,产生沼气,同时形成固、液、气三种相态混合泥层,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接触、合并,由小变大,对污泥层起到了气动搅拌的作用,同时,推动混合泥层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当混合泥层遇到隔板时,上升水流被折向分流,沼气穿越水层进入集气室,沼气收集,泥水混合液流折向后进入沉淀区,泥水分离,污泥由于水力变化发生凝聚,形成颗粒污泥,再次沉回底部厌氧泥层。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nternalcirculationreaction,IC),是荷兰PAQUES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第3代超高效厌氧反应器。到1988年,世界上第1座生产性规模的IC反应器在荷兰投人运行,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地应用于啤酒生产、造纸、食品加工、柠檬酸等行业的生产污水治理。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设计合理的三相分离器和必须培养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三相分离器目前国内采用的是平流沉淀池理论,其分离效果并不理想,导致部分污泥随出水流失;(2)反应器的结构复杂,布水不均,泥水混合不很均匀,易出现局部短流、沟流和死角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避免布水短流死角,并确保气液固分离效果的环流式厌氧反应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罐体,罐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水导流区、混合反应区、气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沼气室,进水导流区设有消能装置、导流筒和搅拌装置,在气液分离区和固液分离区之间设有分离筒,固液分离区设有污泥回流控制器和排泥管,固液分离区上方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沼气室与溢流堰相连,利用水封进行气液固分离,罐体下部安装系统控制箱。作为优选,进水导流区设置喇叭导流筒和消能装置。喇叭导流筒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柱筒的直径。喇叭导流筒用钢板固定。所述消能装置为不锈钢板制作,环绕罐壁设置6~8个。作为优选,搅拌装置包括推进式搅拌桨、搅拌轴、变频电动机,推进式搅拌桨与搅拌轴连接,变频电动机控制连接搅拌桨。作为优选,污泥回流控制器包括进泥口、泥管、出泥口,三者依次连接,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穿过污泥回流控制器的泥管。作为优选,分离筒与所述污泥回流控制器泥管连接,形成倾角。作为优选,沼气室为环状,设有排气孔和排渣口,沼气室内环通过集水槽与溢流堰相连。沼气室底部设有浮渣槽,浮渣通过排渣管定期排出。作为优选,溢流堰的堰壁上开有多个V形溢流口,溢流出水经集水槽汇集,并设有出水孔与出水管相连。作为优选,系统控制箱对进水速度、搅拌强度、氧化还原电位值、pH值进行控制。该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污水、污泥、沼气三者在导流筒内外形成大环流,扩大了污水与污泥的接触界面,并利用消能装置打散搅拌形成的漩涡,有效破坏进水区的短流与死角,同时缓冲罐体内进水浓度,平衡罐体内区域浓度差异以保障系统整体的反应环境更为稳定。该厌氧反应器水利搅拌均匀,进水管口不易堵塞,解决了进水区和反应区短流现象,易形成颗粒污泥,不但污水处理效果好,且增加了沼气的产生量。本技术利用水封原理将气、液、固三相分离过程分步进行,在气液分离区先进行气相与液固两相的分离,逐渐增大的上升气泡与污泥、污水进行分离,气泡上浮至液面后进入沼气室,随后固液两相进入固液分离区再进行液相与固相的分离,实现高效的三相分离。本技术不涉及复杂的三相分离器结构。本技术适用于高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废水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如图1-4所示,包括罐体,罐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水导流区、混合反应区、气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沼气室、溢流堰9、出水管10、排渣管4、排泥管2。污水由进水管1进入,在喇叭型导流筒3内上升,与集泥管回流污泥进行接触,并在搅拌装置8的作用下向下推流,使污泥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破坏进水区的短流与死角。在罐体中部的混合反应区内,污水、污泥、沼气三者在导流筒3内外形成大环流,扩大了污水与污泥的接触界面,并利用消能装置12打散搅拌形成的漩涡,加快厌氧污泥颗粒化与沼气产生,大量沼气不断上升至气液分离区,在柱锥形分离筒5的顶部利用水封原理进行气液分离,沼气进入沼气室,由排气孔6排出,污泥和污水越过分离筒5进入固液分离区,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固液分离区底部,大部分污泥经污泥回流控制器7的调控回流至导流筒内,少量污泥由排泥管2排出反应罐。而澄清液漫过溢流堰9并汇集于集水槽15从出水管10排出。混合反应区中随沼气上升的浮渣汇集于沼气室底部,再进入浮渣槽16,经由排渣管4定期排出。罐体分上下部,并用连接法兰11进行连接。罐体下部安装系统控制箱13,对进水速度、搅拌强度、氧化还原电位值、pH值及温度进行控制。视镜孔14设置在罐体上中下三段,以观察反应罐内的混合反应情况。本实施例中,污水、污泥、沼气三者在导流筒内外形成大环流,扩大了污水与污泥的接触界面,并利用消能装置打散搅拌形成的漩涡,有效破坏进水区的短流与死角,同时缓冲罐体内进水浓度,平衡罐体内区域浓度差异以保障系统整体的反应环境更为稳定。该厌氧反应器水利搅拌均匀,进水管口不易堵塞,解决了进水区和反应区短流现象,易形成颗粒污泥,不但污水处理效果好,且增加了沼气的产生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流式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水导流区、混合反应区、气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沼气室,所述的进水导流区设有消能装置、导流筒和搅拌装置,在所述的气液分离区和所述的固液分离区之间设有分离筒,所述的固液分离区设有污泥回流控制器和排泥管,固液分离区上方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沼气室与溢流堰相连,所述的罐体下部安装系统控制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流式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水导流区、混合反应区、气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沼气室,所述的进水导流区设有消能装置、导流筒和搅拌装置,在所述的气液分离区和所述的固液分离区之间设有分离筒,所述的固液分离区设有污泥回流控制器和排泥管,固液分离区上方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沼气室与溢流堰相连,所述的罐体下部安装系统控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为喇叭形,所述的导流筒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柱筒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推进式搅拌桨、搅拌轴、变频电动机,所述的推进式搅拌桨与所述的搅拌轴连接,所述的变频电动机控制连接所述的搅拌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文标潘凤开
申请(专利权)人: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