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外壳侧面设有汽液入口,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浮筒,所述浮筒底部连接有浮力双连板汽水分离阀,所述双连板汽水分离阀由连接在所述外壳底部的第一圆盖板和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圆盖板上的第二圆盖板组成,所述第一圆盖板盖设在所述冷凝水出口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圆盖板设有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的通孔;所述第二圆盖板还连接至所述浮筒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圆盖板恰盖设在所述通孔正上方,所述第二圆盖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盖板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使用在制药浓缩设备的加热器上可以防止热平衡失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浓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浓缩设备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制药的双效浓缩设备中,双效浓缩设备由一效加热器、一效蒸发器、二效加热器、二效蒸发器组成,一效加热器和一效蒸发器构成一组,二效加热器和二效蒸发器构成一组,一效蒸发器与二效加热器相连,当一效加热器蒸汽压力过高或二效蒸发室真空度过高时,一效加热器里的加热蒸汽会出现高速地进入二效加热器,此时一效、二效蒸发室压力会升高、温度升高,出现热平衡失控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热平衡失控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外壳侧面设有汽液入口,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浮筒,所述浮筒底部连接有浮力双连板汽水分离阀,所述双连板汽水分离阀由连接在所述外壳底部的第一圆盖板和可折叠地枢接在所述第一圆盖板上的第二圆盖板组成,所述第一圆盖板盖设在所述冷凝水出口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圆盖板设有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的通孔;所述第二圆盖板还枢接至所述浮筒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圆盖板恰盖设在所述通孔正上方,所述第二圆盖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盖板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设有双连板汽水分离阀,双连板汽水分离阀由第一圆盖板和第二圆盖板组成,第一圆盖板盖在冷凝水出口上方,所述第二圆盖板盖在所述通孔上方且枢接至浮筒底部,将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使用在双效浓缩设备的加热器上时,在一效加热器内蒸汽压力过高或二效蒸发器内真空度过高时,通过所述浮筒拉动所述第二圆盖板使所述第二圆盖板脱离所述通孔,从而可使所述外壳内的冷凝水可以首先通过所述通孔进行排泄,使第一圆盖板被卸去部分压力,再通过所述浮筒的拉动作用,所述第二圆盖板可以轻易地拉动所述第一圆盖板使所述第一圆盖板可轻易脱离所述冷凝水出口,从而可使所述外壳内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冷凝水出口排泄,因所述冷凝水出口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故通过所述冷凝水出口的冷凝水量大于通过所述通孔的冷凝水量,故可快速将所述外壳内的冷凝水排泄至最少,从而可快速降低一效加热器、二效加热器内的蒸汽压力和一效蒸发器、二效蒸发器内的真空度,防止未冷凝的蒸汽直接大量地从一效加热器串到二效加热器中造成热平衡失控。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热器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浮筒、弹性件、浮力双连板汽水分离阀部分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弹性件拉起第二圆盖板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第二圆盖板拉起第一圆盖板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第一圆盖板完全被拉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5,所述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I顶部设有排气口2,所述外壳I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 3,所述外壳I侧面设有汽液入口 4,所述外壳I内侧设有浮筒5,所述浮筒5底部连接弹性件6,所述弹性件6下端连接有浮力双连板汽水分离阀7。所述弹性件6为复位弹簧,或者也可以为其它具有复位作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6的上端枢接至所述浮筒5底部。所述双连板汽水分离阀7由连接在所述外壳I底部的第一圆盖板71和枢接在所述第一圆盖板71上的第二圆盖板72组成,所述第一圆盖板71和所述第二圆盖板72由金属制成,如钢板,其它金属材质也可以。所述第一圆盖板71还枢接于所述冷凝水出口 3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圆盖板71盖设在所述冷凝水出口 3正上方,所述第一圆盖板71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凝水出口 3的直径,所述第一圆盖板71设有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 3的通孔711。所述通孔711的中心线与所述冷凝水出口 3的中心线错位,即所述通孔711与所述冷凝水出口偏心设置,且所述通孔711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凝水出口 3的直径。所述第二圆盖板72还枢接至所述弹性件6下端,通过所述弹性件6连接至所述浮筒5的底部,所述第二圆盖板7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盖板71的直径,所述第二圆盖板72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711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圆盖板72恰盖设在所述通孔711正上方。所述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使用在双效浓缩设备中,双效浓缩设备的一效加热器和二效加热器均连接有一个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一效加热器和二效加热器连接所述排气口 2和所述汽液入口 4,与一效加热器连接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的冷凝水出口 3则连接至与二效加热器连接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在一效加热器和二效加热器均在加热且内部压力正常时,所述第一圆盖板71盖在所述冷凝水出口 3上方,所述第二圆盖板72盖在所述通孔711上方,由一效加热器或二效加热器经过汽液入口 4进入到所述外壳I内的的冷凝水逐渐增加;当一效加热器内蒸汽压力过高或二效蒸发器内真空度过高时,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的外壳I内的冷凝水可以将所述浮筒5浮起,通过所述浮筒5拉动所述弹性件6使所述弹性件6拉动所述第二圆盖板72,此时所述弹性件6充当了一个杠杆的角色,较容易克服所述通孔711处的压力而使所述第二圆盖板72脱离所述通孔711,从而可使所述外壳I内的冷凝水可以首先通过所述通孔711进行排泄,使第一圆盖板71被卸去部分压力,再通过所述浮筒5的拉动作用,所述第二圆盖板72可以轻易地拉动所述第一圆盖板71,此时,所述第一圆盖板72也充当了一个杠杆的角色,使所述第一圆盖板71可轻易脱离所述冷凝水出口 3,从而可使所述外壳I内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冷凝水出口 3排泄,因所述冷凝水出口 3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711的直径,故通过所述冷凝水出口 3的冷凝水量大于通过所述通孔711的冷凝水量,故可快速将所述外壳I内的冷凝水排泄至最少,从而可快速降低一效加热器、二效加热器内的蒸汽压力和一效蒸发器、二效蒸发器内的真空度,防止未冷凝的蒸汽直接大量地从一效加热器串到二效加热器中造成热平衡失控。当所述外壳I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一圆盖板71盖在所述冷凝水出口 3上方,所述第二圆盖板72折叠在所述第一圆盖板71上盖在所述通孔711上方,所述弹性件6复位,所述浮筒5下降。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外壳侧面设有汽液入口,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浮筒,所述浮筒底部连接有浮力双连板汽水分离阀,所述双连板汽水分离阀由连接在所述外壳底部的第一圆盖板和可折叠地枢接在所述第一圆盖板上的第二圆盖板组成,所述第一圆盖板盖设在所述冷凝水出口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圆盖板设有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的通孔;所述第二圆盖板还枢接至所述浮筒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圆盖板恰盖设在所述通孔正上方,所述第二圆盖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盖板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外壳侧面设有汽液入口,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浮筒,所述浮筒底部连接有浮力双连板汽水分离阀,所述双连板汽水分离阀由连接在所述外壳底部的第一圆盖板和可折叠地枢接在所述第一圆盖板上的第二圆盖板组成,所述第一圆盖板盖设在所述冷凝水出口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圆盖板设有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的通孔;所述第二圆盖板还枢接至所述浮筒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圆盖板恰盖设在所述通孔正上方,所述第二圆盖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盖板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筒汽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凝水出口的直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许作,曾尚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德众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