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8383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包括罐体,其通过分隔板将内部分为上蒸汽腔和下污水腔,分隔板上安装有汽液分离器;罐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入下污水腔内的一端设有缓冲挡板;热交换管,其置于罐体内,上端从上蒸汽腔内伸出罐体,下端从从下污水腔内伸出罐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结构简单,节能环保。通过热交换管能够将上蒸汽腔和下污水腔内介质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高温污水的处理成本。通过缓冲挡板和导流罩,降低了进入进水管内的排污水对罐体内壁的冲击,延长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

Energy saving regular sewage discharging expanding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nergy-saving periodic blowdown tank,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he partition board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steam chamber and the sewage chamber, separatin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vapor-liquid separator; the external wall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water inlet pipe extends into the water cavity end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baffle; heat exchange the tube extends from the upper tank body, a steam chamber tank, bottom protruding from the sewage from the body cavity. The energy-saving periodic sewage expanding contain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heat of the upper steam chamber and the lower sewage cavity medium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by the heat exchange tube, thereby 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reducing the treatment cost of the high-temperature sewage.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impact of the sewage discharged into the inlet pipe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ank,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utility model by buffering the baffle plate and the def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
本技术属于锅炉热回收
,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污扩容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锅炉设备中,常使用到排污扩容器。排污扩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仅有少量的排污水被闪变为蒸汽加以利用,其余未闪蒸的高温排污水未被利用,直接排至排污降温池进行降温排放。该工作过程不仅浪费了高温排污水所携带的热量,同时让其自然冷却或向其通入冷却水都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此外,通入冷缺水的方式还会增加污水排量,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污扩容器存在的热量再利用效率较差、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包括罐体,其通过分隔板将内部分为上蒸汽腔和下污水腔,分隔板上安装有汽液分离器;罐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入下污水腔内的一端设有缓冲挡板;热交换管,其置于罐体内,上端从上蒸汽腔内伸出罐体,下端从下污水腔内伸出罐体。进一步,所述热交换管从所述上蒸汽腔内伸出罐体的部分为进液口,从所述下污水腔内伸出罐体的部分为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端部分别固接有法兰。进一步,所述热交换管位于上蒸汽腔内的部分为上螺旋段,位于下污水腔内的部分为下螺旋段;上螺旋段和下螺旋段均为盘管结构,且两者通过竖直穿过所述分隔板的连接段连通。进一步,所述下螺旋段的圈数大于上螺旋段。进一步,所述缓冲挡板朝向所述进水管内侧的侧壁中部设有分流凸,分流凸起为圆锥体或棱锥体;进水管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靠近缓冲挡板。进一步,所述下污水腔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导流罩,导流罩套设于进水管的外侧。进一步,所述导流罩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下污水腔内的轴向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结构简单,节能环保。通过热交换管能够将上蒸汽腔和下污水腔内介质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高温污水的处理成本。通过缓冲挡板和导流罩,降低了进入进水管内的排污水对罐体内壁的冲击,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的主视向剖视图;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下污水腔;12-上蒸汽腔;2-分隔板;3-汽液分离器;4-蒸汽出口;5-进水管;51-出水口;52-缓冲挡板;521-分流凸起;6-污水出口;7-出液口;71-进液口;72-上螺旋段;73-下螺旋段;74-连接段;8-导流罩。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2,本技术提出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包括罐体1,其通过分隔板2将内部分为上蒸汽腔12和下污水腔11,分隔板2上安装有汽液分离器3;罐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伸入下污水腔11内的一端设有缓冲挡板52;热交换管,其置于罐体1内,上端从上蒸汽腔12内伸出罐体1,下端从下污水腔11内伸出罐体1。罐体1的上端设有蒸汽出口4,其连通外界和上蒸汽腔12;罐体1的下端设有污水出口6,其连通外界和下污水腔11。上述热交换管从上述上蒸汽腔12内伸出罐体1的部分为进液口71,从上述下污水腔11内伸出罐体1的部分为出液口7;进液口71和出液口7的端部分别固接有法兰。上述热交换管位于上蒸汽腔12内的部分为上螺旋段72,位于下污水腔11内的部分为下螺旋段73;上螺旋段72和下螺旋段73均为盘管结构,且两者通过竖直穿过上述分隔板2的连接段74连通。上述下螺旋段73的圈数大于上螺旋段72。该结构使得热交换管内换热介质只在上螺旋段72内完成预热,其主要换热过程为在下螺旋段73内与高温污水的热交换。上述缓冲挡板52朝向上述进水管5内侧的侧壁中部设有分流凸起521,分流凸起521为圆锥体或棱锥体;进水管5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出水口51,且出水口51靠近缓冲挡板52。分流凸起521可将进水管5内的高压排污水进行分流减压,并通过出水口51排出。有效地减轻了高压排污水对罐体1内侧壁的冲击。上述下污水腔11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导流罩8,导流罩8套设于进水管5的外侧。导流罩8能够将出水口51排出的排污水进行引导,避免排污水在下污水腔11内四处飞散。上述导流罩8的轴向长度大于上述进水管5位于上述下污水腔11内的轴向长度。该结构提高了导流罩8的导流效果,提高了其可靠性。使用时,从锅炉定期排出的排污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到容积较大的下污水腔11内,并在下污水腔11内完成降压闪蒸的过程。闪蒸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汽液分离器3进入到上蒸汽腔12内,下污水腔11内存留着闪蒸后余下的高温污水。冷态的热交换介质从进液口71进入到热交换管,其在上螺旋段72内与蒸汽进行初步热交换,达到预热的效果。之后,上蒸汽腔12内的蒸汽从蒸汽出口4排出,预热后的热交换介质通过连接段74进入到下螺旋段73内。热交换介质在下螺旋段73内完成与高温污水的热交换,并最终从出液口7排出。冷却后的高温污水由于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通过污水出口6排放。本技术上述的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结构简单,节能环保。通过热交换管能够将上蒸汽腔12和下污水腔11内介质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高温污水的处理成本。通过缓冲挡板52和导流罩8,降低了进入进水管5内的排污水对罐体1内壁的冲击,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其通过分隔板(2)将内部分为上蒸汽腔(12)和下污水腔(11),分隔板(2)上安装有汽液分离器(3);罐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伸入下污水腔(11)内的一端设有缓冲挡板(52);热交换管,其置于罐体(1)内,上端从上蒸汽腔(12)内伸出罐体(1),下端从下污水腔(11)内伸出罐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其通过分隔板(2)将内部分为上蒸汽腔(12)和下污水腔(11),分隔板(2)上安装有汽液分离器(3);罐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伸入下污水腔(11)内的一端设有缓冲挡板(52);热交换管,其置于罐体(1)内,上端从上蒸汽腔(12)内伸出罐体(1),下端从下污水腔(11)内伸出罐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从所述上蒸汽腔(12)内伸出罐体(1)的部分为进液口(71),从所述下污水腔(11)内伸出罐体(1)的部分为出液口(7);进液口(71)和出液口(7)的端部分别固接有法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位于上蒸汽腔(12)内的部分为上螺旋段(72),位于下污水腔(11)内的部分为下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富斯特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