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液力悬浮式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93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力悬浮式血泵,泵上盖内部包括泵上盖上部空腔和泵上盖涡形流道空腔两部分;上盖顶部与泵入口相通,侧面与泵出口上半部分相通;泵下盖内部为泵下盖涡形流道空腔;中间有柱形泵下盖内凸起,侧面与泵出口下半部分相通;叶轮转子由4-6个叶片及中间的圆柱形通孔组成,叶片横截面为匚字形;叶轮转子、驱动磁钢和定子线圈同轴安装在涡形流道空腔内的泵下盖内凸起上;工作时,叶片的上下顶面分别与泵内壁形成楔形间隙,在通入流体且叶片转动时楔形间隙中流体对叶片产生推力,从而使叶轮转子悬浮在泵内腔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血泵无需主动控制系统即可实现叶片的悬浮,减少磨损,同时具有发热小和功耗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力悬浮式血泵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在血泵中的轴承主要有机械接触式轴承和非接触式轴承两大类。机械接触式轴承存在电机轴承磨损和摩擦发热而诱发血栓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血泵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非接触式轴承成为现代血泵的研究热点。非接触式轴承分主动控制悬浮轴承、被动控制悬浮轴承、混合式轴承。主动控制悬浮轴承主要为电磁悬浮轴承例如参见美国专利US7470246,它已被成功地应用在血泵上,它主要是通过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将转子悬浮在泵内。美、日、德等国率先从事此项技术研究多年,至今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产品均多处于试用阶段。混合式轴承技术也已被美国Arrow International公司和澳大利亚HeartWare公司成功地应用产品中,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对于上述两种轴承技术都存在以下问题1、主动磁悬浮轴承需要更多的能量输入。2、为了使电磁悬浮轴承功能稳定,需要高精度的控制结构,从而增加了整个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力悬浮式血泵,在血泵工作时,避免磨损和摩擦发热等诱发血栓的因素,并且无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悬浮式血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泵上盖(1)、泵下盖(2)、叶轮转子(3)、定子电磁线圈(4)和驱动磁钢(5);其中,所述泵上盖(1)顶部开有泵入口(6),底部开有泵出口的上半部分,泵上盖(1)内部腔体形状分为上部的泵上盖上部空腔和下部的泵上盖涡形流道空腔两部分,泵上盖上部空腔的上部为圆台形空腔,下部为圆柱形空腔,圆台形空腔的斜面锥角为α,圆台形空腔的斜面与叶轮转子(3)的叶片上表面间形成第一楔形间隙,楔形间隙的宽度沿叶片线速度的反方向逐渐缩小,圆台形空腔与泵入口(6)同轴且相通;所述泵下盖(2)内部为泵下盖涡形流道空腔,泵下盖涡形流道空腔的中心为泵下盖内凸起,叶轮转子(3)的叶片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力悬浮式血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泵上盖(I)、泵下盖(2)、叶轮转子(3)、定子电磁线圈(4)和驱动磁钢(5);其中,所述泵上盖(I)顶部开有泵入口(6),底部开有泵出口的上半部分,泵上盖(I)内部腔体形状分为上部的泵上盖上部空腔和下部的泵上盖涡形流道空腔两部分,泵上盖上部空腔的上部为圆台形空腔,下部为圆柱形空腔,圆台形空腔的斜面锥角为α,圆台形空腔的斜面与叶轮转子(3)的叶片上表面间形成第一楔形间隙,楔形间隙的宽度沿叶片线速度的反方向逐渐缩小,圆台形空腔与泵入口(6)同轴且相通;所述泵下盖(2)内部为泵下盖涡形流道空腔,泵下盖涡形流道空腔的中心为泵下盖内凸起,叶轮转子(3)的叶片下表面与泵下盖涡形流道空腔的底面形成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晓东范灏付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