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便携式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2875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保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便携式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浓度的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碳纳米管经酸化、离心、清洗等步骤处理后,超声分散于0.5%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并将酶加入其中形成碳纳米管/壳聚糖/乙酰胆碱酯酶沉积液,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将碳纳米管/壳聚糖/乙酰胆碱酯酶复合材料修饰层覆盖于丝网印刷金电极的工作电极表面,即得基于碳纳米管的便携式酶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酶传感器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加工方便,且丝网印刷金电极是膜片式电极,便于携带和更新,可用于现场实时监测目标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保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检测有机磷农药浓度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色谱检测法、超临界萃取技术、酶抑制法等。其中酶联免疫法虽然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由于农药种类繁多,抗体制备难度大,导致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色谱分析法可以给出有机磷农药的定性、定量结果,但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要较大的检测设备投入;超临界萃取设备一次性投资很大,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酶抑制法则需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同时置于溶液中进行检测,该方法中的三电极的分散开来的,且待测物用量大,除此之外,该方法最大的缺点在于电极表面固体膜无法更新,进行一次检测后必须进行电极表面的抛光打磨,实验室多用玻碳作工作电极,虽然比较容易打磨,但是修饰基团相对困难。本专利技术研究一种检测有机磷农药浓度的新设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设备不仅投资少,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还可以一次性使用,修饰基团方面更是优于碳电极,同时也保持了检验的高灵敏度。实现了农药浓度现场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用于现场实时检测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浓度的便携式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便携式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0.2g?0.5%壳聚糖置于40mL?2%醋酸溶液中,放在超声清洗仪中处理直至壳聚糖溶解,将溶解完全的壳聚糖?醋酸溶液用pH计和1mol/L?NaOH溶液调节pH=5.0;(2)?称取3g碳纳米管置于酸化液(浓H2SO4:浓HNO3=3:1)中超声分散6小时,分装在4支离心管中,对称置于离心机中900rpm条件下离心3分钟,去除上层酸液后用二次水超声清洗再离心,如此反复直到上清液呈中性为止;(3)?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置于8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烘干时每隔30分钟称重一次,直至两次称量质量相差不超过0.1g即可停止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便携式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O.2g O. 5%壳聚糖置于40mL 2%醋酸溶液中,放在超声清洗仪中处理直至壳聚糖溶解,将溶解完全的壳聚糖-醋酸溶液用PH计和lmol/L NaOH溶液调节pH=5. O ; (2)称取3g碳纳米管置于酸化液(浓H2SO4:浓HN03=3:1)中超声分散6小时,分装在4支离心管中,对称置于离心机中900rpm条件下离心3分钟,去除上层酸液后用二次水超声清洗再离心,如此反复直到上清液呈中性为止; (3)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置于80°C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烘干时每隔30分钟称重一次,直至两次称量质量相差不超过O.1g即可停止干燥; (4)取3mg/mL碳纳米管12mg,lmg/mL乙酰胆碱酯酶液4mg超声分解于4mL O. 5%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形成电沉积液; (5)将丝网印刷金电极的三电极都浸于沉积液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在O.3V电压下沉积3分钟,使得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层包裹乙酰胆碱酯酶覆盖于电极表面,在进行电沉积时放入磁转子,即得到基于碳纳米管的便携式酶电极; (6)将得到的基于碳纳米管的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白晶马靖秦维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