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井用管柱自动化移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1385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38
一种修井用自动化管柱移运装置,主要解决现有修井作业采用人工排管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机体是由上下管机构、固定底座、造斜起升滑道和伸出臂送管机构组成;上下管机构通过其液缸推动上、下管拨叉完成上下管工作;造斜起升滑道通过连接在底座的液缸推动滑道来完成造斜起升工作;伸出臂依靠导轮在滑道上滚动,伸出臂液缸活塞杆完成伸缩动作;伸出臂装置通过马达带动链轮,进而带动链条上的油管。本装置采用链条传送油管,能实现管柱在操作平台和排放架之间的移送操作。该装置可以快速、精确地实现油管的上下操作,不仅缩短了修井周期,同时也减轻了修井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工人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田进行修井作业时的管柱机械化移运装置。
技术介绍
修井作业过程中需要对抽油杆、套管及油管进行大量的起下、排放作业,特别是在起下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管柱排放作业。在管柱排放的过程中,要求被起出来的管柱能够整齐地排列好,并在下管时按要求顺序放出。现有技术中完成管柱排放作业都是通过人工利用机械工具手动进行,这样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给出的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修井用管柱自动化移运装置,该套装置采用链条传送油管,能实现管柱在操作平台和排放架之间的移送操作。该装置可以快速、精确地实现油管的上下操作,不仅缩短了修井周期,同时也减轻了修井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工人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修井用自动化管柱移运装置,包括机体,以及为机体提供动力和控制命令的电控和液压系统,其独特之处在于 所述机体由上下管机构、固定底座、造斜起升滑道和伸出臂送管机构组成; 其中,所述上下管机构由焊接式稳定架立板、支腿液压缸、上管拨叉、上管拨叉液压缸、带有挡销的下管拨叉、下管拨叉液压缸和上下管机构支撑座连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井用管柱自动化移运装置,包括机体,以及为机体提供动力和控制命令的电控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由上下管机构(1)、固定底座(2)、造斜起升滑道(4)和伸出臂送管机构(5)组成;其中,所述上下管机构(1)由焊接式稳定架立板(6)、支腿液压缸(7)、上管拨叉(8)、上管拨叉液压缸(9)、带有挡销的下管拨叉(10)、下管拨叉液压缸(11)和上下管机构支撑座(12)连接后构成;其中,上管拨叉(8)的尾端为弧形结构,另一端和焊接式稳定架立板(6)的上部铰接在一起;所述上管拨叉液压缸(9)的活塞杆、下管拨叉液压缸(11)的活塞杆分别通过销轴与上管拨叉(8)和下管拨叉(10)的靠近端部处相连,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井用管柱自动化移运装置,包括机体,以及为机体提供动力和控制命令的电控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由上下管机构(I)、固定底座(2)、造斜起升滑道(4)和伸出臂送管机构(5)组成;其中,所述上下管机构(I)由焊接式稳定架立板(6)、支腿液压缸(7)、上管拨叉(8)、上管拨叉液压缸(9)、带有挡销的下管拨叉(10)、下管拨叉液压缸(11)和上下管机构支撑座(12)连接后构成;其中,上管拨叉(8)的尾端为弧形结构,另一端和焊接式稳定架立板(6) 的上部铰接在一起;所述上管拨叉液压缸(9)的活塞杆、下管拨叉液压缸(11)的活塞杆分别通过销轴与上管拨叉(8)和下管拨叉(10)的靠近端部处相连,上管拨叉液压缸(9)的底座、下管拨叉液压缸(11)的底座通过销轴与焊接式稳定架立板(6)相连;所述上下管机构支撑座(12 )和固定底座(2 )通过稳定架铰接轴(18 )相连;所述支腿液压缸(7 )上安装有垫片(13);所述固定底座(2)的两端与上下管机构(I)之间通过稳定架斜拉杆(14)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底座(2)的上端设有起重吊耳(17),靠近两端处设有四个斜拉杆挂耳(19);所述固定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胜张漂石王善强任福深王妍邵国峰杨国发李艳辉曾立桂陈冬冬张阳刘丽雪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