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东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竹炭蚕丝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081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14
一种纳米竹炭蚕丝的制备方法,涉及纺织品制品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脲醛树脂与粒径的竹炭混匀作为雾化剂;将蚕丝置于超声波真空雾化器内使雾化剂雾化成1um到5um的微小雾粒雾淋于蚕丝后取出,干燥,蚕丝上纳米竹炭的含量大于1.5%。所述的纳米竹炭为中国南方5~7年生竹子烧制。所述的雾化剂中添加有石蜡,并与雾化剂混溶,石蜡与25nm~50nm的竹炭按20kg/m3~30kg/m3添加。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损伤蚕丝的优异质地,性能佳、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制品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桑蚕丝和丝绸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透气性差的被制品,如蚕丝制品,出汗时易于发涩,且被子易于发霉和产生异味。一方面原因是,蚕丝含有大量蛋白质,在空气潮湿时极易于滞留滋生大量细菌;另一方面,柔软细长的蚕丝,容易扭结粘合在一起,严重影响透气性。远红外线有不受空气影响而直接到达接受对象的特性,其波长范围包括O. 78MnT3Mm近红外,3MnT30Mm中红外及30MnT300Mm远红外。人的皮肤一旦接受远红外线就能迅速达到皮肤内层,不但吸收率高,传热率也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4MflTl4Mffl波长的红外线,能使人体感受温度上升体验,可引起人体表面微血管的血液循环,达到保暖保健、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对预防和治疗关节炎、失眠等症有明显作用。试验表明,一般竹炭产生的红外线波长为8MflT25Mffl,而中国南方生长5年以上竹子烧制的竹炭,在吸收了人体或外界的热能辐射后,通过分子能级跃迁可释放波长2. 5MflT30Mffl的红外线,包括与人体吸收谱匹配的4MnTl4Mm波长的红外线。负离子是空气中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对人体有镇静、催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纳米竹炭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脲醛树脂与粒径为25nm~50nm的竹炭按50Kg/m3~60Kg/m3混匀作为雾化剂;步骤(2),将蚕丝置于超声波真空雾化器内,在常温下在步骤(1)雾化剂中加入适量的水,使雾化剂雾化成1um到5um的微小雾粒,形成水雾,利用超声定向压强将其雾淋于蚕丝上,取出,静置于30℃~40℃干燥,蚕丝上纳米竹炭的含量大于1.5%。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竹炭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脲醛树脂与粒径为25nnT50nm的竹炭按50Kg/nT60Kg/m3混匀作为雾化剂; 步骤(2),将蚕丝置于超声波真空雾化器内,在常温下在步骤(I)雾化剂中加入适量的水,使雾化剂雾化成Ium到5um的微小雾粒,形成水雾,利用超声定向压强将其雾淋于蚕丝上,取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东
申请(专利权)人:邓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