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酶发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纤维素是由吡喃葡萄糖通过β -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聚多糖分子。纤维质原料是指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在纤维质原料利用过程中由于纤维素的高聚合特性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差,基本以固体的形式存在。在以纤维原料为碳源的发酵领域,高浓度的纤维质原料会导致溶液粘度过大,对搅拌等设备要求过高能耗要求过大,因而在高浓度纤维质原料发酵过程中往往采用过程补料发酵。通过前期低浓度的纤维质原料以满足微生物前期营养需求,过程中连续或分批补加已达到高浓度发酵的效果。由于纤维素原料的低水溶性导致补加过程中不能直接溶解在水中然后进行常规的溶液补加,目前多采用粉碎成粉后配成溶液流加,此外通过高压液化或通过特殊设计的装备补加也有相关的报道,以上方法在使用方面对设备要求高、耗费成本高,不太容易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推广容易,降低对设备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纤维质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会被发酵菌株分解利用而溶解,导致发酵液逐渐变稀流动性增强的特性,把发酵罐中流动性好的发酵液通过无 ...
【技术保护点】
简易的逆向补加纤维质原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纤维质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会被发酵菌株分解利用而溶解,导致发酵液逐渐变稀流动性增强的特性,把发酵罐中流动性好的发酵液通过无菌管道转移至装有要补加的纤维质原料的经过灭菌处理的另一个相连的发酵罐中,通过重复转移发酵液使得发酵液中纤维质碳源的水平达到较高的浓度,实现高浓度纤维质原料发酵;具体补加纤维质原料的步骤如下:(1)准备两个相连的罐,其中一个为发酵罐,另一个为补料罐;(2)当发酵罐中纤维质原料基本被降解溶液流动性好的时候,在补料罐中加入一定量的纤维质原料不添加水,100~115℃灭菌15~20min,灭菌后通入无菌空气降温至发酵温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简易的逆向补加纤维质原料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纤维质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会被发酵菌株分解利用而溶解,导致发酵液逐渐变稀流动性增强的特性,把发酵罐中流动性好的发酵液通过无菌管道转移至装有要补加的纤维质原料的经过灭菌处理的另一个相连的发酵罐中,通过重复转移发酵液使得发酵液中纤维质碳源的水平达到较高的浓度,实现高浓度纤维质原料发酵;具体补加纤维质原料的步骤如下(1)准备两个相连的罐,其中一个为发酵罐,另一个为补料罐;(2)当发酵罐中纤维质原料基本被降解溶液流动性好的时候,在补料罐中加入一定量的纤维质原料不添加水,10(T115°C灭菌15 20min,灭菌后通入无菌空气降温至发酵温度, 在补料罐灭菌同时通蒸汽至两个罐子的连接管道高温灭菌IOmin ;(3)发酵罐中的发酵液通过无菌空气加压压至经过灭菌的补加纤维质原料的补料罐中进行发酵,再对原先的发酵罐清洗空置作为下一循环的补料罐,而补料罐作为新的发酵罐进行发酵;(4)重复2、3步骤,通过转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