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微波条件下热固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920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波条件下热固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方法,属于微波辐照技术及废旧树脂材料的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咪唑盐类、吡啶盐类、哌啶盐类或季铵盐类等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反应条件温和。微波加热法低了降解反应所需能耗,减少了降解反应时间,降解产物更多的生成双酚A单体;该发明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废旧线路板的回收再利用及“节能减排”产业化提供了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微波辐照技术及废旧树脂材料的再生利用、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化

技术介绍
合成树脂具有质轻、加工方便、耐用、绝缘等优点,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过钢材、木材、水泥等传统材料。在人们享受合成树脂大量使用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废弃塑料产品也使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印刷线路板是一类典型的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其组成以热固性环氧树脂为主。目前,国内每年需要处理的废弃线路板达50万吨以上。印刷线路板包含的金属材料部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主流的处理方案是废弃印刷线路板经破碎后,以湿法或干法回收金属材料,然后将非金属部分进行填埋处理。填埋法无需预处理,成本较低,但树脂长期留在土壤内不易分解,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填埋法不但对土地造成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可回收资源,所以合理回收利用废旧印刷线路板既可以减少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也是缓解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化学法回收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使聚合物降解成低分子产物,可作为化工原料重新利用。依据化学回收法的思路,废弃的热固性环氧树脂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裂解为苯酚、烷基酚等单体。这些单体可以作为化工原料重新回收利用,进入所谓的“化学循环”,这是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热点。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废弃环氧树脂材料既是“垃圾”,同时也是“资源”,如果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进行回收,则可以实 现节约资源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双重目的,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波是一种超高频振荡波,它在化学体系中的应用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微波对于有机物碳链结构能进行整体的穿透,因此能量可以迅速到达反应物的各官能团上,这种特点尤其适用于体型结构的高分子裂解反应。基于微波加热的特点,国内外研究者将微波加热应用到聚合物降解领域,并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显示微波热解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替代常规热解的很好选择。微波还被应用于多种合成大分子的降解中,为废弃的聚合物制品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思路。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不易燃、催化等特性,研究表明离子液体有望代替传统的重污染介质并能广泛改变传统的化学工艺。微波辅助离子液体的方法结合了微波加热和离子液体的优点,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产率高、绿色环保等特点。一方面离子液体的不挥发性避免了介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离子液体对微波吸收的优良能力,大大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同时离子液体又有一定的催化功能,由此,为“化学循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祛除结炭,使生产设备所需要的压力大大下降,为固废聚合物“节能减排”产业化进程提供帮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首先将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粉碎成一定大小尺寸的片料或颗粒料,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中60°C干燥,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将一定量的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片料或颗粒料和离子液体混合放于烧瓶中,并使环氧树脂材料完全浸没在离子液体中;所述的离子液体为咪唑盐类、吡啶盐类、哌啶盐类或季铵盐类离子液体;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与离子液体加入的重量比为1: 2 1: 10 ; b.开启微波装置反应10飞0分钟后取出烧瓶于通风处迅速冷却;然后将降解所得的混合物用甲醇溶解,并收集洗涤液,最终得到液相产物的甲醇溶液; c.将液相产物的甲醇溶液进行减压蒸馏提纯,真空度保持0.1MPaJf 220°C以上的馏分全部蒸出,蒸馏得到环 氧树脂降解产物,剩余液体为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可反复回用。本方法反应时间和温度是影响热固性环氧树脂降解的重要因素。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降解率越大,相应地,苯酚、对异丙基苯酚和双酚A的产率也就越高,但当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时,双酚A的产率会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介质离子液体(咪唑盐类、吡啶盐类、哌啶盐类或季铵盐类离子液体等),降解反应在常压下进行,降低了对设备的耐压性能要求;降解主产物为苯酚、双酚A和对异丙基苯酚等,降解过程不会出现结炭现象;同时离子液体不易挥发,也提高了回收工艺的环保性能,反应后的离子液体回收简便,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微波加热法低了降解反应所需能耗,减少了降解反应时间,降解产物更多地生成双酚A单体;该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离子液体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为废旧线路板的回收再利用及“节能减排”产业化提供了帮助。附图说明图1为重复使用的BmimBF4的FTIR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此。实施例的处理过程和步骤如下 首先将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粉碎成一定大小尺寸的片料或颗粒料,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中60°C干燥,将2g的热固性环氧树脂颗粒料和IOg离子液体BmimBF4混合放于烧瓶中,并使环氧树脂粉末完全浸没在离子液体中;开启微波装置反应20分钟后取出烧瓶置于通风处迅速冷却;然后将降解所得的混合物用甲醇溶解,并收集洗涤液,最终得到液相产物的甲醇溶液;将液相产物的甲醇溶液进行减压蒸馏,真空度保持0.1MPaJf 220°C以上的馏分全部蒸出,烧瓶底部剩余液体即是使用一次后的离子液体,回收保存。分析产物可知环氧树脂的降解率在90%以上,苯酚产率为70%,对异丙基苯酚为10%左右,双酚A的产率达到50% ;当微波加热时间延长,双酚A的产率有所下降,苯酚和对异丙基苯酚的产率有所上升;而传统加热方法在较高温度(280°C)下完成反应也需要2 3小时,且经济价值较高的双酚A的产率仅为30%以下。同样条件下放入复合材料片料(废旧线路板),反应后可发现剩余的玻璃纤维白净光亮,表面光滑,基本无附着的树脂基体,热固性环氧树脂降解从玻璃纤维表面完全脱落。使用一次后的离子液体依前述降解步骤再次使用,然后再依上述步骤提纯,即得使用二次后的离子液体。类似地,可获得使用三次、四次……N次后的离子液体。附图1为重复使用的BmimBF4的FTIR谱图,其中,a曲线是未使用的BmimBF4的谱图,b是使用过2次的BmimBF4谱图,c是使用过4次的BmimBF4谱图,d是使用过6次的BmimBF4谱图,e是使用过8次的BmimBF4谱图,f是使用过10次的BmimBF4谱图。由附图1图谱对比可以看出,BmimBF4在使用前和多次使用后的谱图相似度很高,各峰位置、大小和形状均无明显变化,这说明BmimBF4在反应过程中始终稳定,经历多次反应结构均不发生变化,可以多 次重复回收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条件下热固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a.首先将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粉碎成一定大小尺寸的片料或颗粒料,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中60℃干燥,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将一定量的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片料或颗粒料和离子液体混合放于烧瓶中,并使环氧树脂材料完全浸没在离子液体中;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与离子液体加入的重量比为1∶2~1∶10;b.开启微波装置反应10~60分钟后取出烧瓶,于通风处迅速冷却;然后将降解所得的混合物用甲醇溶解,并收集洗涤液,最终得到液相产物的甲醇溶液;c.将液相产物的甲醇溶液进行减压蒸馏提纯,真空度保持0.1MPa,将220℃以上的馏分全部蒸出,蒸馏得到环氧树脂降解产物,剩余液体为离子液体;离子液体能够反复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条件下热固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a.首先将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粉碎成一定大小尺寸的片料或颗粒料,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中60°C干燥,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将一定量的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片料或颗粒料和离子液体混合放于烧瓶中,并使环氧树脂材料完全浸没在离子液体中;热固性环氧树脂或其复合材料与离子液体加入的重量比为1: 2 1 : 10 ;b.开启微波装置反应10飞0分钟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秋邓舞艳宋超田涛韩家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