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铝-镁系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855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质铝-镁系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60~85wt%的微孔刚玉颗粒为骨料,以5~30wt%的刚玉细粉、2~10wt%的氧化镁微粉和4~9wt%的α-氧化铝微粉为基质料;先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基质料预混,聚羧酸系减水剂为骨料和基质料之和的0.05~0.3wt%,再将预混后的基质料加入骨料中,然后再外加骨料和基质料之和的3~10wt%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铝镁轻质浇注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轻质铝-镁系浇注料具有体积密度小、显气孔率较低、高温强度大、体积稳定性好、热导率低和抗钢渣等介质侵蚀能力强的特点,用于高温工业炉工作衬,能降低能耗,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浇注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钢包是储存、运输与精炼钢水的重要设备,许多新的钢种都是在钢包中完成的。其内衬耐火材料与钢水接触时间长,高温下长期遭受钢水频繁冲刷以及真空下合金、精炼渣腐蚀等,导致精炼钢包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针对钢包能量损失大、钢水降温影响成材质量等问题,一批具有较低导热率的材料被开发出来。如蛭石、珍珠岩、陶粒和纤维浇注料等,但其高温性能较差,特别是抗渣侵蚀性能差,不能直接用于高温环境下工业炉工作衬等与渣直接接触的部位。由此,高温环境下工业炉工作衬材料目前仍以致密型的耐火材料为主。鉴于上述原因,有人在致密型浇注料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专利技术了如“一种铝-镁系轻质无水泥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0710052468. 5)的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多孔陶瓷颗粒降低了材料的导热率,但其所述材料采用的多孔陶瓷颗粒气孔率高,平均孔径较大(小于30 μ m),且该轻质浇注料如使用在与高温钢渣等介质直接接触的部位,须辅以一定量的致密颗粒以延长寿命。因此在提高抗渣性和降低热导率方面仍难以满足精炼钢包工作衬耐火材料的要求。针对这个问题,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铝?镁系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60~85wt%的微孔刚玉颗粒为骨料,以5~30wt%的刚玉细粉、2~10wt%的氧化镁微粉和4~9wt%的α?氧化铝微粉为基质料;先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基质料预混,聚羧酸系减水剂为骨料和基质料之和的0.05~0.3wt%,再将预混后的基质料加入骨料中,然后再外加骨料和基质料之和的3~10wt%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铝镁轻质浇注料;所述微孔刚玉颗粒的制备方法是:以55~10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0~45wt%的工业氢氧化铝细粉为原料、或以55~10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0~45wt%的α?氧化铝微粉为原料,再外加所述原料40~80wt%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铝-镁系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6(T85wt%的微孔刚玉颗粒为骨料,以5 30wt%的刚玉细粉、2 10wt%的氧化镁微粉和4、被%的α -氧化铝微粉为基质料; 先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基质料预混,聚羧酸系减水剂为骨料和基质料之和的O. 05、. 3wt%, 再将预混后的基质料加入骨料中,然后再外加骨料和基质料之和的3 10wt%的结合剂,搅拌均匀,制得铝镁轻质浇注料;所述微孔刚玉颗粒的制备方法是以55 10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T45wt%的工业氢氧化铝细粉为原料、或以55 100wt%的工业氧化铝细粉和(T45wt%的α -氧化铝微粉为原料,再外加所述原料4(T80wt%的水,混合,在球磨机上湿磨O. 5^3小时,待湿磨料浆凝固, 在11(T20(TC条件下保温12 48小时,然后在170(Tl90(TC条件下保温广8小时,制得微孔刚玉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铝-镁系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刚玉颗粒级配为粒径为10 5mm的颗粒占30 35wt%,粒径为5 3mm的颗粒占20 25wt%,粒径小于3mm的颗粒占l(T25wt% ;微孔刚玉颗粒的体积密度为2. 8 3. 5g/cm3,显气孔率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晨顾华志黄奥张美杰邹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