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多孔生态砖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849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生态砖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孔生态砖的原材料主要为工业固废,不需消耗石材、粘土、石灰等,具有环保意义;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砖体固结强度与植物生长的矛盾,砖体适合植物生长又具有承压强度;整块砖体均可透水,适合营养及水分的运输、留存,且养分输运及植物生长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孔生态砖可用于河道护坡、城市地面绿化、停车场绿化、固沙等领域,既可获得防护功能,又有绿化、美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多孔生态砖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生态砼或植生混凝土,是将环保技术应用于建材
,具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条件、基本保持原有防护作用等功能。由于生态砼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保护环境及解决水土流失、水质净化、退化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的理想材料,在日本、欧洲等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已进入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工程建设尤其是水利、交通等大型工程,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原有区域的生态环境。鉴于目前的生态状况,国内已有不少的研究机构对生态砼进行了研究,力图推广生态砼在工程中的应用,以改善已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砼的功能来源于其结构特点,在混凝土基体上设计一定比例的孔洞或在内部设计一定比例的连通孔隙,为混凝土表面的植物生长提供根部生长、吸取养分的空间,并可储存植物赖以生长的养分和水分,同时,生态砼具有一定的强度,用于护坡、护堤时,可防止水土流失,具备原有防护功能。生态砼都采用水泥胶结石料作为基体,在石料间隙注入适合植物生长的泥浆及种子,水泥固化后形成能长出植物的混凝土砌块,用于河道护坡。该技术存在碱性水泥不利植物生长、水泥胶结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多孔生态砖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营养物质与植物种子,加适量水搅拌,制成球体,再用铝酸钠和氯化铝包裹球体并固化,制成营养土料球;2)将基体材料粉碎混匀,加适量水搅拌,制成球体,得到基体料球;3)将营养土料球与基体料球混匀,装入砖模;4)将胶凝剂分组:A组份:氯化铝、硅胶,其质量比为(20~60):(30~60);B组份:铝酸钠、硅酸钠,其质量比为(20~60):(20~60);可选的C组份:氯化镁;和可选的D组份:磷酸氢二铵;?5)将胶凝剂A、B组份及可选的C、D组份分别溶于水,依次注入砖模;6)静置固化后,脱模,得到纳米多孔生态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多孔生态砖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营养物质与植物种子,加适量水搅拌,制成球体,再用铝酸钠和氯化铝包裹球体并固化,制成营养土料球; 2)将基体材料粉碎混匀,加适量水搅拌,制成球体,得到基体料球; 3)将营养土料球与基体料球混匀,装入砖模; 4)将胶凝剂分组A组份氯化铝、硅胶,其质量比为(20 60):(30 60);B组份铝酸钠、硅酸钠,其质量比为(20 60): (20 60);可选的C组份氯化镁;和可选的D组份磷酸氢二铵; 5)将胶凝剂A、B组份及可选的C、D组份分别溶于水,依次注入砖模; 6)静置固化后,脱模,得到纳米多孔生态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材料选自粉煤灰、煤矸石、陶瓷泥、矿渣、建筑废渣、硅藻土、硅灰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营养土料球与基体料球混匀,装入砖模,同时在料球之间掺入可降解的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铭卓龙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慧信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