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人行道上头部导轨型梯路及其自动人行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8025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人行道上头部导轨型梯路,包括头部支撑架、梯路导轨及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各梯路导轨通过连接件直接与自动人行道的桁架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接连接方式的改变,取消了侧板,克服了原侧板结构的焊接变形量大、刚性差的缺陷,避免了因上头部梯路在左右方向上的形变,而造成梯路跑偏的现象,提高了稳定性。(2)、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人行道制造成本。(3)、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人行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替代原侧板结构的上头部导轨型梯路以及采用上述上头部导轨型梯路的自动人行道,属于自动人行道部件。
技术介绍
自动人行道上头部梯路主要包括支撑踏板链条和踏板的导轨以及用于定位、连接和支撑各导轨的支撑部件。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5,在现有的自动人行道上头部梯路中,支撑部件普遍是采用一块或多块侧板结构,将梯路导轨焊接在侧板上,并用横梁7将左右侧板连接后固定到自动人行道桁架上。采用侧板形式虽可提高上头部梯路集成度,使上头部可以整体安装,但无法解决以下不足(I)、侧板多为通过等离子、激光切割或冲床冲压加工而成,因其形状不规则面积大,难以套料加工,损耗较大;(2)、不易包装和运输,现场操作劳动强度大;(3)、侧板在单拼焊接导轨和总成时,需要设计制造较大型的工装设备和夹具来定位,且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因受热不均造成焊接变形,在加工后需要进行整形,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4)、侧板固定导轨刚性和稳定性差;(5)、整体安装增加起吊设备的使用时间;(6)、侧板总成需较大的存储空间和角钢的运输成本。经检索中国专利,有关自动人行道上头部梯路的专利技术不多,所检索到的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人行道上头部导轨型梯路,包括头部支撑架、梯路导轨及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各梯路导轨通过连接件直接与自动人行道的桁架(16)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人行道上头部导轨型梯路,包括头部支撑架、梯路导轨及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各梯路导轨通过连接件直接与自动人行道的桁架(16)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上头部导轨型梯路,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桁架支撑组件,桁架支撑件包括若干个横梁(7)、若干个副轨连接板(10),横梁(7)、副轨连接板(10 )均设置在桁架(16 )中并与桁架(16 )固定,主轨(I)通过至少4个主轨连接件(8 ) 与横梁(7)、或与固定在横梁(7)上的支撑杆相固定,从而将主轨(I)连接固定到桁架(16) 上,压轨(2)和返轨(3)通过至少4个副轨连接支架(11)与副轨连接板(10)相固定,从而将压轨(2 )和返轨(3 )都连接固定到桁架(16 )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上头部导轨型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架设置在桁架(16)中,它由左右两侧相互平行的支撑杆组件以及若干横梁(7)连接成,所述支撑杆组件由若干支撑杆相互连接固定而成,所述上下横梁(7)与桁架(16)直接连接固定,在所述上下横梁(7)间设置直立的支撑杆一(6-1),所述支撑杆一(6-1)右侧面的上下位置设置水平的支撑杆二(6-2)、支撑杆三(6-3),在所述支撑杆二(6-2)下方设置倾斜支撑杆四(6-4),使所述三根支撑杆(6-1、6-2、6-4)构成三角形结构,在所述支撑杆三(6-3 )上方设置倾斜支撑杆五(6-5 ),使所述三根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郑达叶小凤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尼电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