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梯台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扶梯台阶,其通过在台阶/托板的不同部件中使用合适的材料来提高用户安全性并减小运动质量。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的优点:1.拆卸这些元件更容易。2.减小了操作噪音。3.提高了台阶强度。4.提供了刚度更大的裙板来抵抗侧载荷。
技术介绍
目前的人行道和扶梯是由彼此连接的连续的金属元件组构成的,比如台阶和托板。人行道和扶梯的不同的驱动系统的目的是驱动该连续的金属元件组。该金属元件组通常构成了必须由驱动系统驱动的系统的大部分重量。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减小由驱动系统驱动的运动元件的重量。由金属架构成的扶梯/移动人行道的台阶/托板是公知的,其中利用螺钉或其它连接装置将可脚踏的表面连接到所述金属架。其中所述金属架进一步构成了所述台阶的平滑梯级板的设计是普遍的;然而所述可脚踏的表面具有带槽的表面,便于在上客区和下客区中运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过渡。在已知的系统中,可脚踏的带槽表面由木头、铝或不锈钢制成。由许多部件构成的台阶也是公知的,其中可脚踏的部件和梯级板具有由不锈钢或铝构成的带槽表面。目前最常见的台阶/托板是由铸铝部件构造的。具有塑料材料、具有用于获得对于扶梯/移动人行道的操作必要的刚度的金属插件的台阶/托板也是公知的。在一些构造中,可脚踏的表面的边缘具有黄色标记。所述线可以用具有相同标记功能的黄色塑料部件代替。一些台阶/托板设计连接侧钢板或侧铝板,或者具有倾斜的边缘用于将在扶梯/移动人行道的运动台阶/托板与固定裙部之间横向陷入的风险降到最低的目的。所有这些台阶设计在扶梯的倾斜部分与水平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存在陷入台阶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梯台阶,包括:在可脚踏区域中的第一表面(1),其中第一表面(1)包括具有第一受控摩擦系数的第一材料,用于增加乘客稳定性;支承结构(2),具有:配置成用于支撑第一表面(1)的支撑表面;配置成容纳第一连接装置(3)的连接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配置成连接到驱动装置(30);配置成在第一轨道上滚动的驱动滚轮(31),所述第一轨道限定了所述台阶随动的路径;配置成在第二轨道上滚动的支撑滚轮(31’),所述第二轨道限定了所述台阶随动的路径;在梯级板区域中的第二表面(4),包括具有第二受控摩擦系数的第二材料,用于减小在台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水平运动与倾斜平面运动区域之间的过渡中在台阶之间陷入的风险;第二表面(4)的框架(5),其配置成:支撑第二表面(4);容纳用于连接到第一表面(1)的连接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轮(31)布置在支承结构(2)与驱动装置(30)之间;所述框架(5)容纳配置成连接到驱动装置(30)的第二连接装置(7);所述驱动滚轮(31)关于根据所述台阶/托盘的运动方向的纵向中间平面对称布置;所述驱动滚轮(31)彼此分开的宽度大于支承结构(2)的宽度;所述驱动滚轮(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4 ES 2011310641.一种扶梯台阶,包括:在可脚踏区域中的第一表面(1),其中第一表面(1)包括具有第一受控摩擦系数的第一材料,用于增加乘客稳定性,第一受控摩擦系数具有0.3至0.8之间的值;支承结构(2),具有:配置成用于支撑第一表面(1)的支撑表面;配置成容纳第一连接装置(3)的连接表面,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配置成连接到驱动装置(30);配置成在第一轨道上滚动的驱动滚轮(31),所述第一轨道限定了所述台阶随动的路径;配置成在第二轨道上滚动的支撑滚轮(31’),所述第二轨道限定了所述台阶随动的路径;在梯级板区域中的第二表面(4),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具有第二受控摩擦系数的第二材料,用于减小在台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水平运动与倾斜平面运动区域之间的过渡中在台阶之间陷入的风险,第二受控摩擦系数具有0.1至0.4之间的值;第二表面(4)的框架(5),该框架配置成:支撑第二表面(4);容纳用于连接到第一表面(1)的连接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轮(31)布置在支承结构(2)与驱动装置(30)之间;所述框架(5)容纳配置成连接到驱动装置(30)的第二连接装置(7);所述驱动滚轮(31)关于所述台阶的运动方向的纵向中间平面对称地布置;所述驱动滚轮(31)彼此分开的宽度大于支承结构(2)的宽度;所述驱动滚轮(31)的转动轴包含在平行于第一表面(1)的驱动平面内;所述驱动平面处于相对于连接表面的第一较低高度上;所述驱动滚轮(31)配置成绕由第一连接装置(3)支撑的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梯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梯台阶包括连接到所述台阶且配置成与所述台阶同时运动的裙板(32);所述裙板(32)包括一个接一个地连接以形成连续侧带的多块板(32’,32”);所述多块板中的第一板(32’)与第一表面(1)形成一体;所述多块板中的第二板(32”)与第二表面(4)形成一体;所述多块板(32’,32”)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其中:第一板(32’)的前边缘具有与第二板(32”)的后边缘配合的形状;第一板(32’)的后边缘具有与第二板(32”)的前边缘配合的形状;前边缘和后边缘的配合形状配置成允许第一板(32’)与第二板(32”)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配合形状成形为中心在第一连接装置(3)上的弧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梯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滚轮(31’)布置在支承结构(2)与驱动装置(30)之间;所述支撑滚轮(31’)关于所述台阶的运动方向的纵向中间平面对称地布置;所述支撑滚轮(31’)彼此分开的宽度大于支承结构(2)的宽度;所述支撑滚轮(31’)的转动轴包含在平行于第一表面(1)的支撑平面内;所述支撑平面处于相对于所述连接表面的第二较低高度上;所述第二较低高度在第一较低高度之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梯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梯台阶包括:在第一表面(1)上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配置成允许台阶在下客区中进入具有梳板(10’)的固定板(10)/允许台阶在上客区中从具有梳板(10’)的固定板(10)出来;在第二表面(4)上的第二凹槽(44),所述第二凹槽配置成允许台阶在台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水平运动与倾斜平面运动区域之间的过渡中进入另一个台阶/从另一个台阶出来。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梯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2)包括结构增强件,所述结构增强件为:平行于扶梯的运动方向的多个第一纵向构件(20)和/或垂直于扶梯的运动方向的多个第一交叉件,所述框架(5)包括结构增强件,所述框架(5)的结构增强件为:平行于扶梯的运动方向的多个第二纵向构件(50)和/或垂直于扶梯的运动方向的多个第二交叉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梯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构件(20)是具有U形截面的金属型材;具有U形截面的所述第一纵向构件(20)的端部分支垂直于第一表面(1)定位;具有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A·冈萨雷斯阿莱马尼,J·奥赫达阿雷纳斯,D·埃尔南德斯费尔南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中心私人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