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来红专利>正文

自推进式水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768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推进式水翼装置,包括导向机构、转向杆、转向支撑轴、操作者踏板、框形支撑件和后翼,所述后翼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下端,所述操作者踏板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上端内侧,所述转向支撑轴一端与转向杆连接,所述转向支撑轴另一端与框形支撑件之间连接有一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该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能在操作者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切入水中产生向前的推动力,并能在操作者停止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上升回位至水面滑行状态。使用时,操作者不需要猛蹬踏板,只需以两脚慢跑的力量轻轻蹬踏,即可让水翼装置滑行的更快、更持久,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轻松省力、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依操作者自身力量,能在水面上驱动前进的自推进式水翼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248907C公开了一种自推式进水翼装置,其包括第一水翼、第二水翼及连接第一水翼和第二水翼且设有转向结构和驱动平台的支承结构,转向结构包括一根转向把及彼此独立的第一转轴部分和第二转轴部分,第一转轴部分和第二转轴部分之间是彼此可移动式地连接的,且移动式连接点位于转向把前方,第一转轴部分和第二转轴部分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位置是使第二水翼潜入水中,从而驱动水翼装置向前行进,第二位置是使水翼装置接近水面滑行,第一水翼位于水翼装置的前方,第二水翼位于水翼装置的后方;还包括一个对第一转轴部分和第二转轴部分施以偏压的偏压机构。该水翼装置的原理是通过操作者脚踏驱动平台,来克服偏压机构施加在第一转轴部分和第二转轴部分的偏压,使第二水翼切入水中产生向前推动力的。由于偏压机构设置在水翼装置的前端,与设置在水翼装置后端的驱动平台距离较远,且二者之间还通过多根杆件连接,因此操作中存在蹬踏力的传动损失,操作者必须用力猛蹬驱动平台方能克服偏压,这样一来,操作者体力消耗的非常快,一次只能玩2 4分钟,从而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该产品的使用兴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轻松省力,滑行更快、更持久的自推进式水翼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推进式水翼装置,包括导向机构、转向杆、转向支撑轴、操作者踏板、框形支撑件和后翼,所述后翼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下端,所述操作者踏板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上端内侧,所述转向支撑轴一端与转向杆连接,所述转向支撑轴另一端与框形支撑件之间连接有一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该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能在操作者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切入水中产生向前的推动力,并能在操作者停止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上升回位至水面滑行状态。所述脚踏旋转复位机构包括与框形支撑件设为一体的铰接座和与转向支撑轴设为一体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端与铰接座上端铰接,所述铰接座下端固设有一限位连杆,所述铰接板下端滑套于该限位连杆上,所述限位连杆上还套设有一用以控制铰接板与铰接座开合角度的复位弹簧或弹性体。所述复位弹簧或弹性体一端与铰接板抵顶,另一端与螺接在限位连杆末端的螺母抵顶。所述框形支撑件包括一横杆和两竖杆,所述横杆与两竖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后翼与两竖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操作者脚踏板和铰接座均焊接或固定或一体成形于所述横杆内侧,且操作者踏板位于铰接座两侧。所述框形支撑件的两竖杆之间设有一刹车板,所述转向杆的上端设有刹车把手,所述刹车板与刹车把手之间通过刹车绳连接。所述转向支撑轴与转向杆连接的一端固设有一套筒,所述转向杆可转动地套设在该套筒内。所述转向杆的下端与导向机构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将旋转支点(即脚踏旋转复位机构)后移到框形支撑件与转向支撑轴的交接处,使得操作者的蹬踏可直接作用于该旋转支点上,避免了蹬踏力的传动损失;另一方面将踏板转化成杠杆的原理,使得操作者在蹬踏时夹角变小,也能确保后翼达到足够的切入角度。因此操作时,操作者不需要猛蹬踏板,只需以两脚慢跑的力量轻轻蹬踏,即可让水翼装置滑行的更快、更持久,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推进式水翼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脚踏旋转复位机构处于合拢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脚踏旋转复位机构处于张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该自推进式水翼装置包括导向机构1、转向杆2、转向支撑轴3、操作者踏板4、框形支撑件5和后翼6。导向机构I由导向托片11和前翼12构成,主要作用是跟踪并锁定水面。转向支撑轴3的前端固设有一套筒31,转向杆2可转动地套设在该套筒31内,转向杆2的下端与导向机构I固定连接。框形支撑件5包括一横杆51和两竖杆52,横杆51与两竖杆52的上端连接,后翼6与两竖杆52的下端连接,操作者脚踏板4焊接在横杆51内侧。转向支撑轴3的后端与框形支撑件5的横杆51之间连接有一脚踏旋转复位机构7,该脚踏旋转复位机构7包括焊接在横杆51内侧的铰接座71和与转向支撑轴3设为一体的铰接板72,铰接板72上端与铰接座71上端铰接,铰接座71下端固设有一限位连杆73,铰接板72下端滑套于该限位连杆73上,限位连杆73上还套设有一用以控制铰接板72与铰接座71开合角度的复位弹簧或弹性体74,复位弹簧或弹性体74 一端与铰接板72抵顶,另一端与螺接在限位连杆73末端的螺母75抵顶。当操作者蹬踏操作者踏板4时,铰接座71与铰接板72下端张开(如图3),使后翼6切入水中产生向前的推动力,当操作者停止蹬踏操作者踏板4时,铰接座71与铰接板72在复位弹簧或弹性体74的作用下复位至合拢状态(如图2),使后翼6上升回位至水面滑行状态。操作者踏板4设置有两块,并分别位于铰接座71两侧。框形支撑件5的两竖杆52之间设有一刹车板53,转向杆2的上端设有刹车把手8,刹车板53与刹车把手8之间通过刹车绳9连接。因此,该水翼装置在滑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刹车把手9实现刹车,刹车前,刹车板53处于与水面平行的状态,刹车后,刹车板53处于与水面垂直的状态。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 明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推进式水翼装置,包括导向机构、转向杆、转向支撑轴、操作者踏板、框形支撑件和后翼,所述后翼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下端,所述操作者踏板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上端内侧,所述转向支撑轴一端与转向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支撑轴另一端与框形支撑件之间连接有一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该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能在操作者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切入水中产生向前的推动力,并能在操作者停止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上升回位至水面滑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推进式水翼装置,包括导向机构、转向杆、转向支撑轴、操作者踏板、框形支撑件和后翼,所述后翼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下端,所述操作者踏板安装在框形支撑件的上端内侧,所述转向支撑轴一端与转向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支撑轴另一端与框形支撑件之间连接有一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该脚踏旋转复位机构能在操作者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切入水中产生向前的推动力,并能在操作者停止蹬踏操作者踏板时使所述后翼上升回位至水面滑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推进式水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旋转复位机构包括与框形支撑件设为一体的铰接座和与转向支撑轴设为一体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端与铰接座上端铰接,所述铰接座下端固设有一限位连杆,所述铰接板下端滑套于该限位连杆上,所述限位连杆上还套设有一用以控制铰接板与铰接座开合角度的复位弹簧或弹性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来红
申请(专利权)人:谢来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