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双横旋轴式浮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用汽车设计时,为了改善主车架的承载情况,避免集中载荷,同时也为了不破坏主车架的结构,一般多采用副车架过渡。除轻型车辆外,中重型车辆主梁强度、刚度充裕,结构上多采用柔性设计,有利于主梁释放行驶过程扭弯所形成的应力。在专用车辆改装时,如果不是必须需要副车架,也可以考虑无副车架设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主要变形是弯曲和扭曲,主车架沿车辆纵向以后桥为支点发生弯曲,车辆横向发生扭曲。有理论认为,在车辆弯曲和扭曲的变形区域,会有一条类似中性轴的弯曲轴线和扭曲轴线,可以认为轴线位置不发生变形,所以在此位置布置的连接不会影响车辆自身的弯扭特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车辆,轴线并不相同,不固定,随运动而发生变化,因此是虚拟轴线,连接位置只能按结构特性和运动特性尽量逼近。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简单地以车辆纵轴线作为扭曲变形中心线,以后桥为弯曲变形中心线,或以驾驶室后至后桥的变形区域靠近后桥的横向中心轴线作为弯曲变形的中心线。四点连接可以完全定位副车架,其余连接多是基于强度等方面的考虑。副车架的主要功能是连接、承载、保护、隔振,是上装与主车架之间的联接体。一般地,上装不允许变形,而主车架为适应路况必须做一定的变形,因此有副车架的车辆,要同时考虑上装与副车架的连接。目前专用汽车与副车架的连接多以止推连接板、连接支架、U型螺栓等连接,连接点越多,附加刚度越大,副车架与主车架经多点紧紧捆绑在一起,副车架刚度几乎全部附加到主车架上,限制了主车架为适应路况而做出必要的变形,加剧主车架应力,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双横旋轴式浮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连接支架(9)、浮动旋转支架(10)、后转轴结构(11),其中,在车架前部、后部安装浮动连接支架(9),浮动旋转支架(10)安装在车架的中前部的位置,后转轴结构(11)安装在车架的中后部的位置,副车架(8)通过后转轴结构(11)、浮动旋转支架(10)以及浮动连接支架(9)和主车架(7)连接,副车架(8)与主车架(7)不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双横旋轴式浮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连接支架(9)、浮动旋转支架(10)、后转轴结构(11),其中,在车架前部、后部安装浮动连接支架 (9),浮动旋转支架(10)安装在车架的中前部的位置,后转轴结构(11)安装在车架的中后部的位置,副车架(8)通过后转轴结构(11)、浮动旋转支架(10)以及浮动连接支架(9)和主车架(7)连接,副车架(8)与主车架(7)不直接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旋轴式浮动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动连接支架 (9)包括开口销(21)、六角薄螺母(20)、六角螺母(19)、第一上支座(12)、防剪销(15)、缓冲橡胶(13)、连接弹簧(16)、第一下支座(14)、垫(18)、六角螺栓(17),浮动连接支架(9) 用于支撑副车架;其中,缓冲橡胶(13)位于第一上支座(12)与第一下支座(14)之间,第一上支座(12)、缓冲橡胶(13)、第一下支座(14)具有同轴的孔,防剪销(15)贯穿该孔,六角螺栓(17)穿过防剪销(15)的中心孔,并通过第一上支座(12)上方的六角薄螺母(20)和六角螺母(19)锁紧固定;六角螺栓(17)头部设置垫(18),连接弹簧(16)安装于第一下支座与垫(18)之间,连接弹簧(16)的最大压缩量限定副车架向上跳动量,第一上支座(12) 与副车架(8)连接,第一下支座(14)与主车架(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旋轴式浮动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动连接支架 (9)包括开口销(21)、六角薄螺母(20)、六角螺母(19)、第一上支座(12)、缓冲橡胶(13)、 连接弹簧(16)、第一下支座(14)、垫(18)、六角螺栓(17),浮动连接支架(10)用于支撑副车架;其中,缓冲橡胶(13)位于第一上支座(12)与第一下支座(14)之间,第一上支座 (12)、缓冲橡胶(13)、第一下支座(14)具有同轴的孔,六角螺栓(17)穿过该孔,并通过第一上支座(12)上方的六角薄螺母(20)和六角螺母(19)锁紧固定;六角螺栓(17)头部设置垫(18),连接弹簧(16)安装于第一下支座与垫(18)之间,连接弹簧(16)的最大压缩量限定副车架向上跳动量,第一上支座(12)与副车架(8)连接,第一下支座(14)与主车架(7) 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旋轴式浮动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动连接支架(9)包括多联浮动连接支架结构,多联浮动连接支架结构包括多个浮动连接部件,每一浮动连接部件包括开口销(21)、六角薄螺母(20)、六角螺母(19)、防剪销(15)、缓冲橡胶(13)、 连接弹簧(16)、垫(18)、六角螺栓(17),所有浮动连接部件共用第一上支座(12)和第一下支座(14),缓冲橡胶(13)位于第一上支座(12)与第一下支座(14)之间,第一上支座(12)、 缓冲橡胶(13)、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吉洪,程润秋,王福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