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包括浮动连接支架(9)、旋转轴支架(10),旋转轴支架(10)安装在主车架纵轴线前部及后部,浮动连接支架(9)安装在主车架的两侧,副车架(8)通过浮动连接支架(9)、旋转轴支架(10)与主车架(7)连接,副车架(8)与主车架(7)不直接接触。在保证连接强度和定位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允许副车架相对于主车架做较小的变形位移,不限制主车架为适应路况所做变形,减小主车架应力,降低其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吸收路面传递的震动及冲击,利于保护上装。纵旋轴浮动连接方式适用于各种车辆类型,特别是越野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连接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纵旋轴浮动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用汽车设计时,为了改善主车架的承载情况,避免集中载荷,同时也为了不破坏主车架的结构,一般多采用副车架过渡。除轻型车辆外,中重型车辆主梁强度、刚度充裕,结构上多采用柔性设计,有利于主梁释放行驶过程扭弯所形成的应力。在专用车辆改装时,除必须需要副车架,也可以考虑无副车架设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主要变形是弯曲和扭曲,主车架沿车辆纵向以后桥为支点发生弯曲,车辆横向发生扭曲。有理论认为,在车辆弯曲和扭曲的变形区域,会有一条类似中性轴的弯曲轴线和扭曲轴线,可以认为轴线位置不发生变形,所以在此位置布置的连接不会影响车辆自身的弯扭特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车辆,轴线并不相同,不固定,随运动而发生变化,因此是虚拟轴线,连接位置只能按结构特性和运动特性尽量逼近。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简单地以车辆纵轴线作为扭曲变形中心线,以后桥为弯曲变形中心线,或以驾驶室后至后桥的变形区域靠近后桥的横向中心轴线作为弯曲变形的中心线。四点连接可以完全定位副车架,其余连接多是基于强度等方面的考虑。副车架的主要功能是连接、承载、保护、隔振,是上装与主车架之间的联接体。一般地,上装不允许变形,而主车架为适应路况必须做一定的变形,因此有副车架的车辆,要同时考虑上装与副车架的连接。目前专用汽车与副车架的连接多以止推连接板、连接支架、U型螺栓等连接,连接点越多,附加刚度越大,副车架与主车架经多点紧紧捆绑在一起,副车架刚度几乎全部附加到主车架上,限制了主车架为适应路况而做出必要的变形,加剧主车架应力,增大主车架和副车架损坏的可能性。专用汽车的连接尤其U型螺栓连接会造成应力集中,加剧损坏发生的可能性及发展速度。专用汽车的副车架多是经垫带落在主车架上,由于结构本身的平整性及车辆行驶的变化而局部接触,形成接触应力,发生接触应力损坏。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常采用如下几种形式。1、止推连接板图1是现有技术中止推连接板固定方式。连接板上端通过焊接与副车架固定,而下端则利用螺栓与主车架纵梁腹板相连接。止推板的优点在于可以承受较大的水平载荷,防止副车架与主车架纵梁产生相对水平位移。相邻两个止推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在500 1000mm范围内。2、连接支架图2示出的是现有技术中连接支架固定方式,其中连接支架由相互独立的上、下托架组成,上、下托架均通过螺栓分别与副车架和主车架纵梁的腹板相固定,然后再用螺栓将上、下托架相连接。由于上、下托架之间留有间隙,因此连接支架所能承受的水平载荷较小,所以连接支架应和止推连接板配合使用。一般布置是在后悬架前支座前用连接支架连接,在后悬架前支座后用止推连接板连接。3、U型螺栓当选用其它连接装置有困难时,可采用U型夹紧螺栓。但在车架受扭转载荷最大的范围内不允许采用U型螺栓。当采用U型螺栓固定时,为防止主车架纵梁翼面变形,应在其内侧衬以木块,但在消声器附近,必须使用角铁等作内衬。但是以上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刚性连接支架或弹性连接支架将副车架与主车架紧紧连接在一起,增大了主车架的刚度,限制了主车架为适应路况而做出必要的变形,力口剧主车架应力,增大主车架和副车架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主车架应力,防止主车架和副车架损坏的车架连接固定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车架固定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包括浮动连接支架、旋转轴支架,浮动连接支架安装在主车架的两侧,沿主车架的两侧安装两个以上浮动连接支架,旋转轴支架安装在车辆纵轴线前部和后部,副车架通过浮动连接支架、旋转轴支架与主车架连接。浮动连接支架包括开口销、六角薄螺母、六角螺母、上支座、防剪销、缓冲橡胶、连接弹簧、下支座、垫、六角头螺栓;上支座、缓冲橡胶、下支座具有同轴的孔,防剪销贯穿该孔,六角头螺栓穿过防剪销的中心孔,并通过上支座上方的六角薄螺母和六角螺母锁紧固定;六角头螺栓头部设置垫,连接弹簧安装于下支座与垫之间;上支座与副车架连接,下支座与主车架连接。可选地,浮动连接支架包括开口销、六角薄螺母、六角螺母、上支座、缓冲橡胶、连接弹簧、下支座、垫、六角头螺栓;上支座、缓冲橡胶、下支座具有同轴的孔,六角头螺栓贯穿该孔,并通过上支座上方的六角薄螺母和六角螺母锁紧固定;六角头螺栓头部设置垫,连接弹簧安装于下支座与垫之间;上支座与副车架连接,下支座与主车架连接。旋转轴支架包括旋转轴支架上支座,旋转轴支架转轴和旋转轴支架下支座;旋转轴支架转轴穿过旋转轴支架上支座和旋转轴支架下支座之间的连接孔,从而使得旋转轴支架上支座可相对于旋转轴支架下支座转动;旋转轴支架上支座与副车架连接,旋转轴支架下支座与主车架连接。旋转轴支架安装在横梁结构上,横梁结构包括横梁、连接支架,横梁结构的横梁与主车架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旋转轴支架下支座安装在与主车架连接的横梁上。上支座、下支座的截面可以是是U形、槽形或L形;旋转轴支架上支座、旋转轴支架下支座的截面可以是U形、槽形或L形。可选地,多联浮动连接支架结构替代浮动连接支架多联浮动连接支架结构包括多个浮动连接部件,每一浮动连接部件包括开口销、六角薄螺母、六角螺母、防剪销、缓冲橡胶、连接弹簧、垫、六角头螺栓,所有浮动连接部件共用上支座和下支座,上支座、缓冲橡胶、下支座具有同轴的孔,防剪销贯穿该孔;六角头螺栓穿过防剪销的中心孔,并通过上支座上方的六角薄螺母和六角螺母锁紧固定;六角头螺栓头部设置垫,连接弹簧安装于下支座与垫之间。多联浮动连接支架结构包括两联浮动连接支架结构或两联以上浮动连接支架结构,两联浮动连接支架结构包括两个浮动连接部件,两联以上浮动连接支架结构包括两个以上浮动连接部件。可选地,上装的底部梁结构替代副车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连接副车架与主车架,支撑副车架上的重量,副车架与主车架并不接触,可减少接触应力疲劳损坏,还可减少集中应力损坏。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可以提高副车架与主车架的结构柔度,在保证连接强度和定位的同时,允许副车架相对于主车架做较小的变形位移,不限制主车架为适应路况所做的必要变形,减小主车架变形抗力,降低其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可吸收路面传递的震动及冲击,减小主车架与副车架之间的冲击力,利于保护副车架。2、副车架不与主车架接触,通过后转轴结构、浮动连接支架支撑,有些车辆可以省略副车架,降低重心。3、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简单、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吸收和衰减路面施加的各种外力冲击。本专利技术有效的保护了主车架和副车架的结构安全。附图说明应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示意地示出了一些实施例,并没有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图1是现有技术的止推连接板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连接支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的后视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去掉上装的示意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浮动连接支架示意图;图6b是图6a所示浮动连接支架沿B-B剖视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轴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b是图7a所示旋转轴支架结构的左视图;图8a是安装旋转轴支架的横梁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8a所示横梁结构的左视图;图9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连接支架(9)、旋转轴支架(10),浮动连接支架(9)安装在主车架(7)的两侧,沿主车架(7)的两侧安装两个以上浮动连接支架(9),旋转轴支架(10)安装在车辆纵轴线前部和后部,副车架(8)通过浮动连接支架(9)、旋转轴支架(10)与主车架(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车架连接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连接支架 (9)、旋转轴支架(10),浮动连接支架(9)安装在主车架(7)的两侧,沿主车架(7)的两侧安装两个以上浮动连接支架(9),旋转轴支架(10)安装在车辆纵轴线前部和后部,副车架(8) 通过浮动连接支架(9)、旋转轴支架(10)与主车架(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动连接支架(9)包括开口销(21)、六角薄螺母(20)、六角螺母(19)、上支座(12)、防剪销(15)、缓冲橡胶(13)、 连接弹簧(16)、下支座(14)、垫(18)、六角头螺栓(17);上支座(12)、缓冲橡胶(13)、下支座(14)具有同轴的孔,防剪销(15)贯穿该孔,六角头螺栓(17)穿过防剪销(15)的中心孔, 并通过上支座(12)上方的六角薄螺母(20)和六角螺母(19)锁紧固定;六角头螺栓(17) 头部设置垫(18),连接弹簧(16)安装于下支座与垫(18)之间;上支座(12)与副车架(8) 连接,下支座(14)与主车架(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动连接支架(9)包括开口销(21)、六角薄螺母(20)、六角螺母(19)、上支座(12)、缓冲橡胶(13)、连接弹簧(16)、下支座(14)、垫(18)、六角头螺栓(17);上支座(12)、缓冲橡胶(13)、下支座(14)具有同轴的孔,六角头螺栓(17)贯穿该孔,并通过上支座(12)上方的六角薄螺母(20)和六角螺母(19)锁紧固定;六角头螺栓(17)头部设置垫(18),连接弹簧(16)安装于下支座与垫(18)之间;上支座(12)与副车架⑶连接,下支座(14)与主车架(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旋轴浮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轴支架(10)包括旋转轴支架上支座(22),旋转轴支架转轴(23)和旋转轴支架下支座(24);旋转轴支架转轴 (23)穿过旋转轴支架上支座(22)和旋转轴支架下支座(24)之间的连接孔,从而使得旋转轴支架上支座(22)可相对于旋转轴支架下支座(24)转动;旋转轴支架上支座(22)与副车架连接,旋转轴支架下支座(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吉洪,王福勤,程润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