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具体涉及一种手拉式颗粒或粉末状物料的上料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的,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塑料共混设备,而目前的塑料共混设备通过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但是目前塑料共混设备中的自动上料装置主要是针对大批量、单一品种材料的生产,对于象色母粒、阻燃塑料的生产并不适合,目前现有塑料共混设备的上料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采用真空吸料机,其适合颗粒材料的输送,针对含有粉末的体系就会产生分层,同时会使粉末材料飞出系统,形成污染;另一种是螺杆旋转输送,螺杆旋转输送时如果输送的组分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无机粉末,容易产生塞料,将螺杆扭断;上述两种上料方式均不适合既有颗粒又有粉末等添加剂的混合物,这是因为上述自动上料装置的生产线长而且密闭,对于经常切换生产材料的小品种改性材料,在每次切换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浪费极为严重,目前本领域人员为了实现对塑料共混设备不间断供料,通常采取传统人工高混,即通过人工将混配好的原料搬运到造粒机的上料平台,然后再将混配好的原料倒入造粒机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拉式物料上料装置,包括吊葫芦(1)、主梁(2)、安装板(5)、底部横梁(7)、料筒(8)、悬臂(9)、支撑梁(15)和底座竖梁(23),其特征是:在底部横梁(7)上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倾斜的主梁(2),在两主梁(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由所述凹槽形成安装板(5)上下滑动的滑道,在两主梁(2)的上端设有横梁(25),在所述横梁(25)的中部设有吊葫芦(1),所述吊葫芦(1)通过吊链(3)连接挂杆(4)的中部,所述挂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链条或皮带或连接板连接安装板(5)的上部面,在安装板(5)的一侧面间隔设有两个悬臂(9),所述两悬臂(9)的一端通过螺栓紧固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拉式物料上料装置,包括吊葫芦(I)、主梁(2)、安装板(5)、底部横梁(7)、料筒(8)、悬臂(9)、支撑梁(15)和底座竖梁(23),其特征是在底部横梁(7)上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倾斜的主梁(2),在两主梁(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由所述凹槽形成安装板(5)上下滑动的滑道,在两主梁(2)的上端设有横梁(25),在所述横梁(25)的中部设有吊葫芦(1),所述吊葫芦(I)通过吊链(3)连接挂杆(4)的中部,所述挂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链条或皮带或连接板连接安装板(5)的上部面,在安装板(5)的一侧面间隔设有两个悬臂(9),所述两悬臂(9)的一端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在安装板(5)上,在两个悬臂(9)另一端的上部面上分别设有固定座(6),在两固定座(6)之间设有料筒(8),所述料筒(8)通过设置在料筒(8)外缘面中部两个呈一字型排列的芯轴(19)固定在固定座(6)内,或通过焊接直接将两芯轴(19)焊接在两个悬臂(9)的上部面上,在其中任意一个悬臂(9)的下部面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通过联轴器(22)连接锁紧块(21)的一端,所述锁紧块(21) 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20),所述套筒(20)的外缘面固定在料筒(8)的下部,在料筒(8)的底部通过合页(11)活动设有桶底(10),电机(12)通过电线A (14)外接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外接电力系统,在安装板(5)的另一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轮,在底部横梁(7) —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底座竖梁(23),在两底座竖梁(23)靠近主梁(2)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梁(15),所述两支撑梁(15)的上端分别与两倾斜主梁(2)的中下部连接,所述两主梁(2)与两底座竖梁(23)形成夹角,在两底座竖梁(23)的前端分别设有前轮(24),在底部横梁(7)另一侧面的主梁(2)下部设有活动轮(18),在活动轮(18)上方的主梁(2)上设有扶手(17),在任一扶手(17)的一侧设有控制器(16)形成所述的手拉式物料上料装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怀,姚金锋,权占营,郭沙,杨小耀,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河之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