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磨削切边装置,该装置将磨削的方式应用于复合材料形 状切割,通过所述切边装置将机床电主轴动力传递至工具部分实现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高效、高质量磨削切边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复合材料加工
技术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高性能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结构可设 计性、减重、长寿命等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领域。但是以目前流行和常规的制造工艺 真空袋-热压罐法、液体成型法等所生产的零件都存在边缘效应,必须进行周边的外形加工。复合材料的加工是目前复材零件应用过程中成本较高、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工 序之一,加工成本占总成本的10%以上,风险系数却占15%左右。由于国内的复合材料产业 链构建还存在很大的缺失,配套的加工技术也未成气候,投入到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的 人力物力也不够,与国外先进的机械切削加工技术研究有比较大差距。从当前的技术研究来看,复合材料加工集中在三个方面机械切削加工、高压水切 割加工、手工磨削加工。其中水切割加工精度不如机械加工,而且受到零件尺寸和结构开敞 性、可加工性的限制,应用范围不如机械加工;而手工加工精度最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磨削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壳体连接部分、壳体部分、动力输入部分、运动变换部分和工具部分组成,其中壳体部分通过壳体连接部分与机床主轴外壳或与机床主轴外壳保持相对静止的其它构件连接,用于确保该装置的壳体部分与机床主轴壳体保持固定连接;动力输入部分用于将机床主轴输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运动变换部分;运动变换部分的三根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部分中,其输入齿轮轴的输入端与动力输入部分通过联轴节和其它类似方式相连,其两根输出齿轮轴的输出端用于与工具部分连接并驱动工具部分的两个工具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旋转运动;所述的壳体连接部分由固定法兰和连接在壳体部分上端盖上的防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磨削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壳体连接部分、壳体部分、动力输入部分、运动变换部分和工具部分组成,其中壳体部分通过壳体连接部分与机床主轴外壳或与机床主轴外壳保持相对静止的其它构件连接,用于确保该装置的壳体部分与机床主轴壳体保持固定连接;动力输入部分用于将机床主轴输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运动变换部分;运动变换部分的三根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部分中,其输入齿轮轴的输入端与动力输入部分通过联轴节和其它类似方式相连,其两根输出齿轮轴的输出端用于与工具部分连接并驱动工具部分的两个工具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旋转运动;所述的壳体连接部分由固定法兰和连接在壳体部分上端盖上的防转法兰组成,固定法兰位于防转法兰上方,两者之间通过一组螺栓连接;该固定法兰为圆环状类零件,可通过调整位于其上的四个螺母使整个壳体连接部分定心;该防转法兰是两端法兰面平行的回转套筒类零件,通过上端面法兰与固定法兰连接,防止壳体部分受力后转动;所述的壳体部分是由下端盖、内包骨架油封、箱体下、箱体中、箱体上、基准传递法兰和上端盖组成,内包骨架油封置于下端盖圆孔内,箱体下、箱体中和箱体上通过连接件固连在一起,上端盖与箱体上通过基准传递法兰定心连接;该下端盖是中部设有通孔的圆盘状零件;该箱体下是其上设有两个均布通孔及多个连接孔的矩形件;该箱体中是内心部透空的凸形状件;该箱体上是心部设有三个均布通孔的矩形件;该基准传递法兰是圆环状类零件;该上端盖是其中部设有通孔及台阶的矩形件,各接合面之间均采用O型圈密封方式,伸出轴端均采用内包骨架油封密封方式,为高速齿轮机构和轴承提供了可靠的密封和润滑方所述的动力输入部分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同,蒋理科,于建华,徐义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