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66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多个柱子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芯材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的一侧,用于有选择地使套设有所述吸能盒的芯材旋转;支承单元,通过移动模具有选择地支承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下部,且与所述移动模具连接而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另一侧;及成型单元,同有选择地加压套设于所述芯材上的所述吸能盒而形成所述缺口的冲孔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缺口成型装置,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在吸能盒上成型缺口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车辆用保险杠系统是用于在车辆的低速碰撞时进行弹性变形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的物理损伤的构件。即,为了能够在与其他车辆等碰撞时,吸收其冲击能量,以保障乘车人的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防止车体变形而设置在汽车前后方的缓冲装置。图1是常规的车辆用保险杠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上述保险杠系统(常规的前保险杠系统)包括保险杠梁101,在车辆前方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安装;能量吸收器103,配置在所述保险杠梁101的前方,用于吸收冲击能量;保险杠盖105,用于包覆所述保险杠梁101和所述能量吸收器103 ;以及吸能盒CB (crash box),用于连结所述保险杠梁101和前梁107。其中,所述吸能盒CB —般通过板111组装于所述前梁107,且由中空闭口截面矩形管构成。因此,当由于碰撞而对车体传递冲击能量时,首先是所述能量吸收器103被压缩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而未被所述能量吸收器103吸收的剩余冲击能量则通过其后方的保险杠梁101和所述吸能盒CB的变形而被吸收。其中,在上述最近的吸能盒`CB上如图2所示形成有缺口 N,从而在冲击能量传递时,沿着所述吸能盒CB的长度方向稳定地崩溃。然而,为了在所述吸能盒CB上形成所述缺口 N,以往技术伴随着在冲压线上额外地增加用于成型缺口的工序,或者操作人员直接执行锻造加工等的低效率工作。S卩,在吸能盒CB由两张钢板构成的情况下,可通过冲压工艺首先在每个板上成型缺口 N后,通过焊接组装成吸能盒CB。然而,在吸能盒CB的材料为由铝等一次性挤压成型的闭口截面形状的挤压管材的情况下,难以用冲压工艺进行成型,因此通过液压成型工艺(Hydro forming)扩管成型而制造。然而,这种液压成型工艺的模具制造费昂贵,还增加水洗(washing)、切割作业等后处理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在由闭口截面管材形成的吸能盒上成型缺口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可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多个柱子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芯材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的一侧,用于有选择地使套设有所述吸能盒的芯材旋转;支承单元,通过移动模具有选择地支承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下部,且与所述移动模具连接而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另一侧;及成型单元,同有选择地加压套设于所述芯材上的所述吸能盒而形成所述缺口的冲孔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此外,所述芯材旋转单元可包括固定模具,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一侧;及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的外侧,且具有旋转轴。所述芯材可结合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且在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缺口成型部。此外,所述电动机可由能够控制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的伺服电动机构成。此外,所述支承单元可包括前进后退气缸,所述前进后退气缸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侧面,且具有和所述移动模具结合的前进后退气缸杆。所述前进后退气缸可由气压缸构成。所述移动模具可对应于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下侧,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移动模具可包括导向面,倾斜形成而导向所述吸能盒;及凸轮面,倾斜形成而顺利地插入于所述芯材的下部。所述成型单元可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且包含驱动气缸杆的驱动气缸,在所述上固定板上形成有供所述驱动气缸杆贯穿的穿孔,所述冲孔机与所述驱动气缸杆连接。所述冲孔机在其下表面可形成有第二缺口成型部。所述芯材的高度可以比所述吸能盒的高度低。所述驱动气缸可由将液压作为工作压力的液压缸构成。所述多个柱子可上下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各角部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可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多个柱子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部,且形成有穿孔;固定模具,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一侧;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的外侧面,且具有旋转轴;芯材,结合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且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下可旋转,所述芯材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缺口成型部,所述芯材供所述吸能盒套设;前进后退气缸,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侧面,且包含前进后退气缸杆;移动模具,对应于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下侧,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前进后退气缸杆的前端结合而有选择地支承所述芯材的下表面;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包含插入于所述穿孔的驱动气缸杆;及冲孔机,固定于所述驱动气缸杆的前端,在下表面上形成有第二缺口成型部,且有选择地加压套设于所述芯材上的所述吸能盒而成型缺口。所述多个柱子可上下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各角部而设置。所述芯材的高度可以比所述吸能盒的高度低。所述电动机可由能够控制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的伺服电动机构成。所述移动模具可包括导向面,倾斜形成而导向所述吸能盒;及凸轮面,倾斜形成而顺利地插入于所述芯材的下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将吸能盒套设于芯材上,并使用冲孔机在吸能盒的外表面上加压成型缺口。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包括吸能盒在内的挤压管材等闭口截面管材,也能更换芯材和冲孔机而成型各种形状的缺口。附图说明图1是常规车辆用保险杠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成型有缺口的常规吸能盒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缺口成型装置的立体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缺口成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3中缺 口成型装置的A-A向剖视图。图7是图3中缺口成型装置的B-B向剖视图。图8至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缺口成型装置在各步骤中的工作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缺口成型装置3 :下固定板5:上固定板7 :柱子10:芯材旋转单元11 :芯材13:固定模具15:电动机20 :支承单元21 :移动模具23 :前进后退气缸25 :前进后退气缸杆30 :成型单元31 :冲孔机33 :驱动气缸35 :驱动气缸杆CB:吸能盒N:缺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且,为了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缺口成型装置的立体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缺口成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缺口成型装置I包括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5、芯材旋转单元10、支承单元20及成型单元30。所述下固定板3为板状,设置在工作室的地板面上。此外,所述上固定板5通过四个柱子7设置在下固定板3上。此时,各柱子7上下连接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3的各角部而设置。此外,所述芯材旋转单元10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3上的一侧,构成为能够使套设有所述吸能盒CB的芯材11旋转。参照图6,上述芯材旋转单元10包括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3的上表面一侧的固定模具13和配置在所述固定模具13的外侧的电动机15。此时,所述电动机15可由能够控制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的伺服电动机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此外,在所述电动机15的旋转轴17上设置有所述芯材11。其中,所述芯材11可形成为矩形块形状,且在其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缺口成型部NI。 参照图4及图6,所述芯材11的高度H比为了成型缺口而投入的所述吸能盒CB的高度低,且所述芯材11的宽度W具有只能使所述吸能盒CB套设的富余大小。此外,参照图4及图7,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多个柱子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芯材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的一侧,用于有选择地使套设有所述吸能盒的芯材旋转;支承单元,通过移动模具有选择地支承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下部,且与所述移动模具连接而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另一侧;及成型单元,同有选择地加压套设于所述芯材上的所述吸能盒而形成所述缺口的冲孔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7 KR 10-2011-01058321.一种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固定板; 上固定板,通过多个柱子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 芯材旋转单元,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的一侧,用于有选择地使套设有所述吸能盒的芯材旋转; 支承单元,通过移动模具有选择地支承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下部,且与所述移动模具连接而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另一侧;及 成型单元,同有选择地加压套设于所述芯材上的所述吸能盒而形成所述缺口的冲孔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旋转单元包括 固定模具,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一侧;及 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的外侧,且具有旋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结合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且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缺口成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由能够控制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的伺服电动机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包括前进后退气缸,所述前进后退气缸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侧面,且具有和所述移动模具结合的气缸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后退气缸由气压缸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具对应于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下侧,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具包括 导向面,倾斜形成而导向所述吸能盒;及 凸轮面,倾斜形成而顺利地插入于所述芯材的下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吸能盒用缺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且包含驱动气缸杆的驱动气缸, 在所述上固定板上形成有供所述驱动气缸杆贯穿的穿孔, 所述冲孔机与所述驱动气缸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庸河尚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星宇HITECH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