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裁级进模涉及一种模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好、效率高的冲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裁级进模包括正对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上模板下端面固定镶模板,镶模板下端面固定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第一凸模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轮廓相同,第二凸模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开孔相同,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下端面正对冲座,冲座包括导板、凹模座,凹模座中间的凹模座通孔内镶嵌下模,导板下端面与凹模座上端面接触并相固定,导板和下模对应位置上开设有两组轴向连通的冲孔,凹模座下端面固定在下模板上端面,下模板对应凹模座通孔处开设出件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一次完成标准件,效率高,精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片状金属结构件压片冲裁的冲模。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压片主要结构包括一个片状的矩形板体,板体四角均为倒圆角,在板体前边的中间部位拥有一个内凹的弧形缺口 1’,在靠近缺口 I’的板体端面两侧各有一个开孔2’。压片是金属结构件,也是管状带式输送机常用的零件之一,主要用来固定托辊轴,防止其脱落,需求量大。压片上缺口 I’用于压住托辊轴,其两个开孔2’位置尺寸须准确,便于用抽芯铆钉与托辊座铆接,故压片的精度要求高。目前压片的生产流程主要是剪切一落料一划线一钻孔,工艺流程长,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好、效率高的冲裁级进模。本专利技术冲裁级进模,包括正对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所有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和上模板的下端面边缘对应位置上,所述上模板下端面固定镶模板,所述镶模板上固定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所述第一凸模设置在所述第二凸模后面,所述第一凸模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轮廓相同,所述第二凸模的下端设置两个冲头,所述两个冲头与所述片状压片端面两个开孔相匹配,所述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垂直于所述镶模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下端面正对冲座,所述冲座包括导板、空心柱形凹模座,所述凹模座中间的轴向凹模座通孔内镶嵌下模,所述导板下端面与所述凹模座上端面接触并相固定,所述导板下端面开设进料槽,所述导板对应所述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导板冲孔,所述导板冲孔位于所述进料槽槽底面上,所述下模对应所述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下模冲孔,所述导板冲孔与所述下模冲孔连通且连通后与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相匹配,所述凹模座下端面固定在下模板上端面,所述下模板对应凹模座通孔处开设出件孔,所述出件孔连通所述下模冲孔。本专利技术级进模,原料条形板从导板下端面的进料槽穿过,先由第二凸模的两个冲头在条形板上冲上两个开孔,然后条形板继续前进,第一凸模冲下,将条形板带有两个开孔部分冲下,冲好的压片从出件孔输出,实现同步冲孔、落料,一次冲裁成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不用再先冲裁好开孔之后,再重新定位二次冲裁压片,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冲裁级进模,其中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呈矩形,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连接导向杆的数量是两根,所述每根导向杆均包括下端的导柱,所述导柱上端套导套,所述两根导柱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端面任一对角线的两端,所述两根导套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下端面任一端面对角线的两端,采用导柱和导套结构可保证各个部件之间上下间隙均匀,方便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高频率的上下运动,冲裁条形板,导套和导柱固定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端面对角线两端,可以给中间的部件留出足够的作业空间。本专利技术冲裁级进模,其中所述上模板下端面与所述镶模板上端面之间设置垫板,所述镶模板中部设置有连通其上、下端面的凸模通孔,所述凸模通孔内廓分别与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外廓相匹配,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上端面边缘外凸,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下端穿过所述凸模通孔,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上端面外凸部分将所述第一凸模和所述第二凸模上端固定在所述镶模板上端面与所述垫板下端面之间,所述上模板、所述垫板、所述镶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镶模板中间开设凸模通孔,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上端面边缘外凸,将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上端固定在镶模板上端面与垫板下端面之间,通过这种方式来固定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的好处是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在作业时不至于毁损上模板,当第一凸模或第二凸模毁损时可以将其从凸模通孔内抽出,方便更换,延长模具的整体寿命。本专利技术冲裁级进模,其中所述下模为柱体,所述下模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两条键槽,所述凹模座外圆周面上匹配所述键槽的位置上开设有径向的紧定螺孔,所述紧定螺孔内设置紧定螺钉,所述导板与所述凹模座通过螺钉固定,使用上述结构可以方便更换下模,延长整个装置的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冲裁级进模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片状压片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冲裁级进模轴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冲裁级进模包括正对的上模板I和下模板2,上模板I端面与下模板2端面呈矩形,上模板I与下模板2之间连接有两根导向杆3,每根导向杆3均包括下端的导柱,导柱上端套导套,两根导柱下端分别固定在下模板2上端面任一对角线的两端,两根导套上端分别固定在上模板I下端面任一端面对角线的两端,上模板I下端面固定镶模板4,镶模板4上固定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上模板I下端面与镶模板4上端面之间设置垫板9,镶模板4中部设置有连通其上、下端面的凸模通孔41,凸模通孔41内廓分别与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外廓相匹配,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上端面边缘外凸,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下端穿过凸模通孔41,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上端面外凸部分将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上端固定在镶模板4上端面与垫板9下端面之间,上模板1、垫板9、镶模板4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第一凸模51设置在第二凸模52后面,第一凸模51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轮廓相同,第二凸模52的下端设置两个冲头,两个冲头与片状压片端面两个开孔相匹配,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垂直于镶模板4的下端面,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下端面正对冲座,冲座包括导板6、空心柱形凹模座7,凹模座7中间的轴向凹模座通孔71内镶嵌下模8,下模8为柱体,下模8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两条键槽81,凹模座7外圆周面上对应键槽81的位置上开设有径向的紧定螺孔72,紧定螺孔72内设置紧定螺钉73,导板6下端面与凹模座7上端面接触并通过螺钉固定,导板6下端面开设进料槽61,导板6对应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导板冲孔,导板冲孔位于进料槽61槽底面上,下模8对应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下模冲孔,导板冲孔与下模冲孔连通且连通后与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相匹配,凹模座7下端面固定在下模板2上端面,下模板2对应凹模座通孔71处开设出件孔21,出件孔21连通下模冲孔。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板料剪切成与进料槽61宽度相符的条料,再将条料通过导料板送入进料槽61,同时利用导板左侧面及正面两凸台定位,上模板I在外部曲柄连杆的作用下随导向杆3上下运动,冲裁条料,其中导料板以一定速度给料,先是第二凸模52在条料上打上两个开孔2’,而后条料随导料板向前运动到第一凸模51下,第一凸模51随镶模板4冲下,将条料带有两个开孔2’部分冲裁出压片,压片顺着下模8内冲孔从出件孔21导出,而条形板在导料板的作用下继续送入,重复上述过程,实现连续冲裁。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裁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对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3),所有所述导向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面边缘和上模板(1)的下端面边缘,所述上模板(1)下端面固定镶模板(4),所述镶模板(4)上固定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所述第一凸模(51)设置在所述第二凸模(52)后面,所述第一凸模(51)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轮廓相同,所述第二凸模(52)的下端设置两个冲头,所述两个冲头与所述片状压片端面两个开孔相匹配,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垂直于所述镶模板(4)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下端面正对冲座,所述冲座包括导板(6)、空心柱形凹模座(7),所述凹模座(7)中间的轴向凹模座通孔(71)内镶嵌下模(8),所述导板(6)下端面与所述凹模座(7)上端面接触并相固定,所述导板(6)下端面开设进料槽(61),所述导板(6)对应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导板冲孔,所述导板冲孔位于所述进料槽(61)槽底面上,所述下模(8)对应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下模冲孔,所述导板冲孔与所述下模冲孔连通且连通后与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相匹配,所述凹模座(7)下端面固定在下模板(2)上端面,所述下模板(2)对应凹模座通孔(71)处开设出件孔(21),所述出件孔(21)连通所述下模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裁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对的上模板(I)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I) 与下模板(2)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3),所有所述导向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面边缘和上模板(I)的下端面边缘,所述上模板(I)下端面固定镶模板(4), 所述镶模板(4)上固定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所述第一凸模(51)设置在所述第二凸模(52)后面,所述第一凸模(51)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轮廓相同,所述第二凸模(52) 的下端设置两个冲头,所述两个冲头与所述片状压片端面两个开孔相匹配,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垂直于所述镶模板(4)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 下端面正对冲座,所述冲座包括导板(6 )、空心柱形凹模座(7 ),所述凹模座(7 )中间的轴向凹模座通孔(71)内镶嵌下模(8 ),所述导板(6 )下端面与所述凹模座(7 )上端面接触并相固定,所述导板(6)下端面开设进料槽(61),所述导板(6)对应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导板冲孔,所述导板冲孔位于所述进料槽(61)槽底面上,所述下模(8)对应所述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的位置上开设连通其上、下端面的下模冲孔,所述导板冲孔与所述下模冲孔连通且连通后与第一凸模(51)和第二凸模(52)相匹配,所述凹模座(7)下端面固定在下模板(2)上端面,所述下模板(2)对应凹模座通孔(71)处开设出件孔(21),所述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庭,张劲卉,张勇杰,彭树权,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