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水相负载磁性碳量子点的pH及热双敏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5915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水相负载磁性碳量子点的pH及热双敏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并用聚乙烯亚胺表面改性,微波热解法制备碳量子点并将其加入改性的磁粒子溶液中,形成磁性碳量子点;2)采用低压成膜-高压孵化的方法将磁性碳量子点载入脂质体内水相,pH及热敏性三嵌段共聚物通过疏水作用在脂质体表面,制得纳米粒子和聚合物改性的脂质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制备产物可发展为具有磁靶向,荧光成像或示踪功能的诊断治疗剂,pH及热控释药物的载药体系,对于发展其它类型的多功能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与纳米医药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脂质体是指由磷脂为膜材及附加剂组成的封闭囊泡,具有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结构,可包封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于囊内而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脂质体的基本组分——磷脂,是生物体的固有成分,可在体内经生物转化而降解,无毒性及免疫原性。鉴于其具有提高药物稳定性,减少药物用量,降低毒性,减轻免疫反应,延缓释放,降低体内消化速度,改变药物在体内分布等优点,脂质体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前途的药物载体之一,可广泛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皮肤病等的临床治疗。半导体量子点(如CdSe、CdS、InAs等)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但其存在的缺陷亦十分明显,如合成条件苛刻,成本较高,具有生物毒性和环境危害等,限制了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目前,碳源材料被大量合成,并作为高性能材料在许多领域展现出了应用价值,尤其是类似于半导体的发光碳量子点,一问世,即以其良好的光学性质、合成方便、原料丰富和毒性小等优点,应用于荧光标记、成像、传感等生物科学领域。通过对脂质体磷脂双分子层进行功能聚合物(如pH及热双敏性嵌段共聚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水相负载磁性碳量子点的pH及热双敏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溶解氯化铁、硫酸亚铁与硫代乙醇酸形成均质水溶液,在碱性条件和65℃下反应至出现大量黑色微粒,即为纳米四氧化三铁;在超声作用下逐滴加入聚乙烯亚胺,形成带正电的磁性纳米粒;(2)葡萄糖与聚乙二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转入微波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制得水溶性碳量子点溶液;在超声作用下,将碳量子点溶液逐滴加入步骤(1)得到的磁性纳米粒体系中,通过静电吸附形成磁性碳量子点复合微粒;(3)聚丙烯酸PAA、十二烷胺DDA与交联剂I溶解在有机溶剂I中,在一定的温度I发生羧?胺反应生成PAA?DDA接枝聚合物,将此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水相负载磁性碳量子点的PH及热双敏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氯化铁、硫酸亚铁与硫代こ醇酸形成均质水溶液,在碱性条件和65°C下反应至出现大量黑色微粒,即为纳米四氧化三鉄;在超声作用下逐滴加入聚こ烯亚胺,形成带正电的磁性纳米粒; (2)葡萄糖与聚こニ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转入微波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制得水溶性碳量子点溶液;在超声作用下,将碳量子点溶液逐滴加入步骤(I)得到的磁性纳米粒体系中,通过静电吸附形成磁性碳量子点复合微粒; (3)聚丙烯酸PAA、十二烷胺DDA与交联剂I溶解在有机溶剂I中,在一定的温度I发生羧-胺反应生成PAA-DDA接枝聚合物,将此聚合物、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交联剂II溶解在有机溶剂II中,在一定的温度II发生聚合反应,生成PNIPAM-PAA-DDA三嵌段共聚物PNAD ; (4)将卵磷脂、胆固醇、PNAD以一定的质量比溶解在氯仿/甲醇的混合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抽真空,使溶剂完全挥发后成膜,加入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下使膜脱落,制得脂质体悬浊液; (5)将步骤(4)所得脂质体悬浊液与步骤(2)所得复合微粒水溶液一起放入置于恒温水浴的高压反应釜中,通入ニ氧化碳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カ下搅拌孵化;孵化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缓慢释放ニ氧化碳气体,即得目标脂质体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内水相负载磁性碳量子点的pH及热双敏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氯化铁、硫酸亚铁与硫代こ醇酸浓度比为1: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锕俊桂日军李慧丽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