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疫苗,用于预防控制动物细粒棘球蝴病,同时还提供了该疫苗的制备方法,属于疫苗制备
技术介绍
棘球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C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已成为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包虫病患者进行包虫囊摘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对人体带来的损伤比较大且有可能复发,化疗药物可产生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研究更有效的解决方法,而疫苗预防是防治其流行的有效措施。预防细粒棘球蝴病的疫苗经历了多肽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等多种探索,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重组活疫苗的制备得到了一种新的方法。基因重组卡介苗(rBCG)是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BCG中构建而成的多价疫苗(rBCG),可诱导长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已显示出rBCG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有望发展成为预防疾病的一种实际可用的新型疫苗。本专利技术小组曹春宝等从细粒棘球蝴中克隆了 egGlY162抗原基因。结果显示,egGlY162基因不论是在基因序列上,还是在氨 ...
【技术保护点】
重组细粒棘球绦虫BCG疫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上游和下游引物:上游引物:5′?CCGAATTCATGGTACTTCGATTCTGT?3′;下游引物:5′?CCAAGCTTAGTAAGTAATAGGAGCCCA?3′;(2)目的基因egG1Y162的PCR扩增:以细粒棘球蚴cDNA为模板,采用上述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体系为:灭菌水16μl,质粒2μl,EcoRI?0.5μl,HindⅢ?0.5μl,mix?20μl,共40μl扩增体系;Touchdown?PCR反应条件:95℃?4?min;95℃?30s,65℃?30s?降1℃,72℃?2mi ...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组细粒棘球绦虫BCG疫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上游和下游引物上游引物5' -CCGAATTCATGGTACTTCGATTCTGT-3';下游引物5' -CCAAGCTTAGTAAGTAATAGGAGCCCA-3';(2)目的基因egGlY162的PCR扩增以细粒棘球蝴cDNA为模板,采用上述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体系为灭菌水 16 μ 1,质粒 2 μ 1,EcoRI O. 5 μ I, HindIII O. 5 μ I, mix 20 μ 1,共 40 μ I 扩增体系; Touchdown PCR 反应条件95°C 4 min ;95°C 30s, 65°C 30s 降 1°C,72°C 2min 共 11 个循环;95°C 30s, 50°C 30s, 75°C 2min 共 25 个循环;最后 72°C 延伸,7min,末次 4°C,将 PCR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得到大小为360bp的目的条带;(3)目的片段egGlY162与载体PMV361的连接egGlY162扩增产物经DNA纯化试剂盒纯化回收后先与PMD19-T载体连接,利用α互补原则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PCR扩增鉴定、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将经上述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扩增后提取egGlY162-PMD19质粒,将该质粒经EcoR1、Hind II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凝胶回收目的片段后与同样用EcoRI和Hind III进行双酶切的pMV361质粒胶回收产物, 按3 :1的摩尔比(目的片段载体)在T4DNA连接酶的催化下进行连接,连接体系为 buffer 缓冲液 I μ 1,目的片段 7 yl,PMV361 载体 I μ I,T4DNA 连接酶 I μ1,*10μ1 的连接体系,16°C,连接过夜。转化入E. coli DH5 α感受态细胞后,利用PMV361质粒所携带的卡那霉素抗性筛选egGlY162-PMV361重组子,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鉴定和EcoRI 和Hind III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命名为egGlY162-PMV361 ;(4)重组egGl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剑冰,马海梅,祖力皮也·吐尔逊,马秀敏,曹春宝,德里夏提·依米提,朱明,温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