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8505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0:56
一种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电磁线圈、电磁铁供电系统、微处理器和手柄控制系统,手柄控制系统通过微处理器与电磁铁供电系统电连接,电磁铁供电系统与若干个电磁线圈电连接,通过手持推动手柄控制系统,产生坐标信息,经微处理器将坐标信息转换为与相应的电磁线圈相关联的电流幅度值,输出至相应的电磁线圈,使得电磁线圈产生与手柄推力一致的磁场引力,以控制带磁铁的胶囊内窥镜在人体肠胃中的运行轨迹,以对胶囊内窥镜的运行轨迹进行实时控制和调整,达到拍摄特定方位的肠胃壁,获取更为清晰准确的图像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控制运行轨迹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囊内窥镜,特别是指一种可对胶囊内窥镜的肠胃中运行轨迹进行控制和变换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胶囊式内窥镜是医学发展的科技新产品,其日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上各种病症的临床诊断,采用无痛无创伤的监测诊断,口服后进入人体胃或肠道中,通过其镜头组件近距离拍摄其内部的胃或肠壁状况,以进行临床诊断,减轻患者的临床痛苦。胶囊内窥镜进入体内后,需要对人体的胃部进行影像,胶囊内窥镜处于游离状态,在体液中自由漂浮,由于其的位置不确定,所拍摄的影像具有太大的随意性,人们有时难于判断出所摄图像的方位,难于判定胃部中的整体状况,或所摄肿瘤在其何方位,如何确定所摄图像在胃中的方位并进行可控性拍摄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胶囊内窥镜在肠胃中的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可控地对肠胃壁进行清晰地拍摄,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手柄控制磁场方向和大小,以对人体内的胶囊内窥镜的运行轨迹进行控制和调整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其包括若干个电磁线圈、电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磁线圈、电磁铁供电系统、微处理器和手柄控制系统,所述手柄控制系统通过微处理器与电磁铁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电磁铁供电系统与若干个电磁线圈电连接,通过手持推动手柄控制系统,产生坐标信息,经微处理器将所述坐标信息转换为与相应的电磁线圈相关联的电流幅度值,输出至相应的电磁线圈,使得通电的电磁线圈产生与手柄推力方向相同,大小成比例对应的磁场吸引力,以控制带磁铁的胶囊内窥镜在人体肠胃中的运行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磁线圈、电磁铁供电系统、微处理器和手柄控制系统,所述手柄控制系统通过微处理器与电磁铁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电磁铁供电系统与若干个电磁线圈电连接,通过手持推动手柄控制系统,产生坐标信息,经微处理器将所述坐标信息转换为与相应的电磁线圈相关联的电流幅度值,输出至相应的电磁线圈,使得通电的电磁线圈产生与手柄推力方向相同,大小成比例对应的磁场吸引力,以控制带磁铁的胶囊内窥镜在人体肠胃中的运行轨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电磁线圈在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坐标转化模块,其中设有手柄控制系统的坐标轴、电磁铁供电幅度的坐标轴和电磁线圈的坐标轴,所述坐标转化模块接收所述手柄控制系统所产生包含手柄推力的第一坐标信息导出至手柄控制系统的坐标轴上,将其转化为包含电流幅度值的第二坐标信息导出至电磁铁供电幅度的坐标轴,反馈至电磁铁供电系统以向电磁线圈供电,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和第二坐标信息方向相同,大小成比例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的坐标轴、电磁铁供电幅度的坐标轴和手柄控制系统的坐标轴的指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运行轨迹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李奕王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资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