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电路和具有该保护电路的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05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护电路和具有该保护电路的开关电源,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和过保护单元;其中,所述过保护单元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压输出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接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负极与所述三级管的基极相连。在所述过保护单元电路中,通过降低三极管端集电极端的电压,来拉低控制芯片使能端引脚的电压,从而促使控制芯片关断,保护电路中的元器件不被大电流或高温烧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和具有该保护电路的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在电路应用中,常常需要用控制芯片保护电路中的元器件,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或温度过高时,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大部分控制芯片都有电流检测引脚,能实现过流、过温保护的功能。例如,可将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控制芯片应用于直流转直流电路中,当电流大于一定值或温度高于一定值时,PWM控制芯片自动会关断,保护电路中的元器件不被烧毀。但是现有技术中,控制芯片的过流、过温保护功能并不健全。首先,它只能在其能控制的电流保护范围内,实现过电流保护。当电流超过其保护范围,则只限功率保护,即能使被保护电路部分的电压降低,不能使被保护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电路中元器件的损坏。此外,控制芯片的过温保护是不可调节的,只有在控制芯片的温度高于其额定保护温度值时,才能自动关断,实现过温保护功能,当电路中温度很高,但却没有达到控制芯片的额定保护温度值时,控制芯片不能自动关断,在这种情况下,也会造成电路中元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电路和具有该保护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和过保护单元;所述过保护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电阻、稳压管和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负极与所述三级管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用于与控制芯片的使能端引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和过保护単元; 所述过保护单元包括第一ニ极管、第二ニ极管、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电阻、稳压管和三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ニ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ニ极管的阴极相连; 所述第二ニ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接地; 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ニ极管的阴极相连,负极与所述三级管的基极相连;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用于与控制芯片的使能端引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保护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连接到电压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民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