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空腔构件,包括上板、下板及四周壁板围合成封闭的空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体内侧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保温层或/和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改变空腔构件的力学性能,较大提高空腔构件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安装在封闭空腔中,耐候性好,可长久保持良好的保温隔热性;保温隔热层可灵活设置,针对不同需要可设计出具有不同保温隔热系数的空腔体;构件的外部设置有带保温隔热层的挑边,能使构件之间的间隔体或构件与建筑物之间的衔接部仍然保持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提高建筑物整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空腔构件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节能空腔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建筑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城市建筑正努力向着多、高层拓展。城市建设的加快也促成了建筑技术诸多革命性的突破,而其中之一的空心楼盖技术以其独特优势而引人注目。空心楼盖技术源于60、70年代的预应力空心混凝土预制板,之后采用铺设空心圆管再浇注混凝土的方法成为空心楼盖的第二代产品,最后发展到现阶段埋设空心箱体再现浇的第三代技术,比如本人协同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0420103010. X、名称为“一种暗密肋无板式楼盖用空腔构件”的专利,而第三代产品的显著优点则体现在能满足建筑物对大跨度大荷载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了砼用量,防水性能及抗震性能好,而这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随着国家一系列节能减排方案的出台,建筑材料节能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普通的空心楼盖技术虽然在保温、隔声方面比传统技术上了一个台阶,但突破性的产品依然鲜见,特别是对于构造自带保温隔热处理的产品则更加少见。基于国家对建筑节能目标的不断提高,改进现有空心楼盖技术使之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已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节能空腔构件,该构件应用于空心楼盖中,增强楼盖的保温、隔热性,使楼层间产生断桥式的节能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而实现的所述的节能空腔构件,包括上板、下板及四周壁板围合成封闭的空腔体,在所述的空腔体内侧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保温层或/和隔热层。在空腔构件内侧设置保温层或/和隔热层,可有效阻隔构件上下或/和四面相对方向的热传递通道。这样的设置不影响空腔构件作为构件在建筑物中应用的力学性能;这样的设置可使构件性能的设计更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具有不同保温隔热系数的构件,以满足不同建筑物对节能性能的要求。这样设置的保温隔热材料是密封在封闭的空间中,与外部环境隔绝,能有效避免外部环境对材料的化学侵蚀、腐化,使构件的保温隔热性持久不衰;这样设置,保温隔热层不会受到外部的物理作用而发生变形,从而影响保温隔热效果;这样设置的保温隔热层也易于规模化生产。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上板或下板至少有一边有向外伸出的挑边;或所述挑边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或/和隔热层。设置挑边一方面可增强构件在建筑物应用中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也是本技术优胜之处。空心楼盖的建筑过程中,空腔构件置于密肋框架梁之中,再浇注成楼盖。通常空腔构件具有保温隔热性,但浇注的密肋梁因为是冷桥则成为了隔热的“盲区”,而本技术方案中设计带有保温层或/和隔热层的挑边则可在密肋梁处形成一道隔热保护带,这样就大大提高楼盖整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当空腔构件上下面板都带挑边,且挑边内侧都带保温和/隔热层时更是双重阻断了密肋梁的冷桥效应,会使应用本技术节能空腔的楼盖具有更好的保温节能性能。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挑边与上板或下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成整体;或所述的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活页、网片、公母榫口、卡槽、企口或者焊接中的一种;或所述的的连接件的材质为金属、塑料、塑钢、合金、玻璃纤维或木材中的一种。设置活动的挑边,可方便生产、运输和现场施工。不同的连接方式可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而不同的材质视工程要求和造价等因素而定。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挑边与上板或下板的材质是相同的或不同的。挑边的生产较构件简单,因而可就地取材,其材质可区别于构件材质,视方便取材、施工和降低成本而定。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上板、下板、四周壁板或挑边中至少一块板是预制的;或至少一块板是现浇的;或至少有一块板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材料叠合而成;或所述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材料材质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空腔构件的生产方法和工艺可以多种,可根据模具或规模化生产机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而是否选择同一材料材质或不同材料材质或选择何种材料材质则以方便取材、方便生产、降低成本来选定。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上板、下板、四周壁板或挑边中至少一块板内含有增强物;或所述的增强物外露于所在板面之外或延伸锚入相邻的面板之中。设置增强物是为了增强构件的物理性能;而将板内增强物延伸外露的设置,可使构件在建筑物中的连接性能增强,或可采用如浇注等方式和建筑物合为一体;而增加物延伸锚入相邻面板的设置,可增强构件自身的坚固性。增强物材料的选取则以方便取材、生产、施工以及建筑性能要求、工程造价等因素而定。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保温层为保温砂浆、聚苯化合物、聚丙乙烯、酚醛树脂或发泡水泥;或所述的保温层是预制的块状物或是现场浇注成型的;所述的隔热层为绝热砂浆、玻璃棉、岩棉、矿棉、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或发泡水泥。所述保温层、隔热层根据建筑物对保温隔热要求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导热系数的材料,施工方法可灵活采用预制或现场浇注。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上板、下板、四周壁板或挑板至少有一块板上设置有吊点。设置吊点可方便运输和安装。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四周壁板由上下两部分拼接而成;或所述的拼接部位设置有平行于上板或下板的拼接条;或所述的拼接条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或隔热层。这样设置的空腔构件,上下两部分相对扣合而成,较适合标准化、规模化机械或人工生产;而在拼接部设置拼接条的做法,则可增大拼接部的接合面,方便对接,为施工提供一定的允许误差,同时对对接口也能起到一种保护作用;而在上下拼接条之间设置保温层和/或隔热层,从整体来看,就形成了一个完全断桥的空腔构件。所述节能空腔构件中,所述的空腔体通过挑边连接成线状的串联体或组成矩阵状的组合体。灵活的组合方式,可满足建筑设计的不同需求;同时便于楼板整体浇注成型,具有更好的保温节能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不改变空腔构件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空腔构件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保温隔热层设置在封闭的空腔中,耐候性好,能长久保持良好的保温隔热性;保温隔热层可灵活设置,可针对不同建筑物的需要而设计出不同保温隔热系数的空腔构件;在空腔构件的外部设置带保温隔热层的挑边,能使空腔构件之间的间隔体或空腔构件与建筑物之间的衔接部依然保持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使建筑体具有整体的保温隔热效果;本技术能将目前市场上的空腔构件的综合性能提升一个台阶,同时对建筑物的节能性会将带来质的飞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空腔构件,包括上板(1)、下板(2)及四周壁板(3)围合成封闭的空腔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体(4)内侧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保温层(5)或/和隔热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空腔构件,包括上板(I)、下板(2)及四周壁板(3)围合成封闭的空腔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体(4)内侧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保温层(5)或/和隔热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空腔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I)或下板(2)至少有一边有向外伸出的挑边(7);或所述挑边(7)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设置有保温层(5)或/和隔热层(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空腔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挑边(7)与上板(I)或下板(2)通过连接件(8)连接成整体;或所述的连接件(8)的连接方式为活页、网片、公母榫口、卡槽、企口或者焊接中的一种;或所述的连接件(8)的材质为金属、塑料、塑钢、合金、玻璃纤维或木材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节能空腔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挑边(7)与上板(1)或下板(2)的材质是相同的或不同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空腔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I)、下板(2)、四周壁板(3)或挑边(7)中至少一块板是预制的;或至少一块板是现浇的;或至少有一块板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材料叠合而成;或所述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叠合材料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礼铭,
申请(专利权)人:傅礼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