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567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加热感应器,包括固定板、加热感应圈,加热感应圈由铜管成形为圆弧状,加热感应圈的横截面呈U形,加热感应圈的U形槽是伞齿轮的通过通道;加热感应圈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外端又设有连接板,加热感应圈、连接块、连接板焊接为一个整体,连接块的内腔与加热感应圈的内腔连通,连接块上设有通水接头,通水接头与连接块的内腔连通;加热感应圈、连接块、连接板构成的整体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创新的采用圆弧状加热感应器实现伞齿轮的加热,能一边上料一边感应加热,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器,尤其是用于伞齿轮感应退火机床上的感应加热器。
技术介绍
车用主动伞齿轮为汽车后桥上的关键传动部件,其形状是一端是装轴承等其他零件的轴(下端),伞齿轮位于工件的中段偏上部位,上端是螺纹端,为提高工件尤其是伞齿轮的硬度及抗疲劳强度,一般工艺要求工件渗碳淬火,但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因螺纹是三角形的细牙螺纹,被淬火后发脆,容易开裂或崩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降低伞齿轮螺纹段的硬度,消除应力,实现伞齿轮的感应加热,本技术提出一种感应感应器。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热感应器,包括固定板、加热感应圈,其特征在于加热感应圈由铜管成形为圆弧状,加热感应圈的横截面呈U形,加热感应圈的U形槽是伞齿轮的通过通道;加热感应圈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外端又设有连接板,力口热感应圈、连接块、连接板焊接为一个整体,连接块的内腔与加热感应圈的内腔连通,连接块上设有通水接头,通水接头与连接块的内腔连通;加热感应圈、连接块、连接板构成的整体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固定板上。有益效果将本技术与安装在专用退火机床上的变压器两级对接后,感应器下方的伞齿轮一边沿回转中心依次按设定速度缓慢通过加热感应圈的U形槽,同时工件自转,从而实现被感应部位受热均匀,又有足够的保温时间,最终达到感应退火的目的。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创新的采用圆弧状加热感应器实现伞齿轮的加热,能一边上料一边感应加热,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如下一种加热感应器,包括固定板1、加热感应圈2,加热感应圈2由铜管成形为圆弧状,加热感应圈2的横截面呈U形,加热感应圈的U形槽是伞齿轮的通过通道;加热感应圈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4,连接块外端又设有连接板5,加热感应圈2、连接块4、连接板5焊接为一个整体,连接块4的内腔与加热感应圈2的内腔连通,连接块4上设有通水接头3,通水接头3与连接块4的内腔连通;加热感应圈2、连接块4、连接板5构成的整体通过绝缘支架7固定在固定板I上。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连接可靠性,连接块4及连接板5 —端通过一个过渡绝缘支架6连接在固定 板I上。如图1所示,加热感应圈2呈圆弧状,圆弧夹角为80-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感应器,包括固定板、加热感应圈,其特征在于:加热感应圈由铜管成形为圆弧状,加热感应圈的横截面呈U形,加热感应圈的U形槽是伞齿轮的通过通道;加热感应圈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外端又设有连接板,加热感应圈、连接块、连接板焊接为一个整体,连接块的内腔与加热感应圈的内腔连通,连接块上设有通水接头,通水接头与连接块的内腔连通;加热感应圈、连接块、连接板构成的整体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固定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感应器,包括固定板、加热感应圈,其特征在于加热感应圈由铜管成形为圆弧状,加热感应圈的横截面呈U形,加热感应圈的U形槽是伞齿轮的通过通道;加热感应圈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外端又设有连接板,加热感应圈、连接块、连接板焊接为一个整体,连接块的内腔与加热感应圈的内腔连通,连接块上设有通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成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恒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