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535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其特点是:包括上下架体、设在两架体之间的由数个支臂连接构成的可伸缩部分、驱动部分;在上架体的下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及下架体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分别安装有上固定连接座、上活动连接座及下固定连接座、下活动连接座;可伸缩部分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固定连接座和下固定连接座转动连接,可伸缩部分另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连接座转动连接;驱动部分包括第一汽缸和由链轮和链条构成的传动结构,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汽缸的推杆端和最上方的支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将横向的小范围直线运动转化为垂直方向的大范围运动,从而节省了空间,满足了小空间内的作业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装配线上的随形悬挂装置,特别涉及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
技术介绍
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是悬置在运行小车下方实现升降运动的机构。目前,在车辆生产线上,常用的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导向杆导向再加上单独的动力,另一种是利用交叉臂作为导向再加上单独的动力方式。这两种技术都比较成熟,在工厂内用的也较多,但做为在一个有限空间内完成的升降运动,这两种就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该吊挂机构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把横向的小范围直线运动转化为垂直方向的大范围运动,从而节省了空间,满足了小空间内的作业要求。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下架体、设在上下架体之间由数个支臂两两交叉连接构成的可伸缩部分、驱动部分;在上架体的下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上固定连接座和能水平滑动的上活动连接座;在下架体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下固定连接座和能水平滑动的下活动连接座;可伸缩部分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固定连接座和下固定连接座转动连接,可伸缩部分另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 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分包括第一汽缸和由链轮和链条构成的传动结构,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汽缸的推杆端和最上方的支臂连接,链条与该支臂的连接点设在靠近上固定连接座的一侧。本技术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吊挂机构还包括辅助锁紧部分,所述辅助锁紧部分由固装在上架体下端的第二汽缸、由第二汽缸驱动的导杆、安装在导杆上的压簧、及固装在最上方支臂上的锁紧块构成,所述锁紧块上与导杆对应的位置设有插槽;所述锁紧块固装在靠近上活动连接座的一侧。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汽缸带动链条上行和下行,使上下两活动连接座同时向外移动和向内移动,从而实现吊挂机构的收起上升和放开下降。该吊挂机构相比与现有技术,通过上下两活动连接座的水平移动,将横向的小范围直线运动转化为垂直方向的大范围运动,从而节省了空间,满足了小空间内的作业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架体;2、下架体;3、可伸缩部分;3_1、支臂;4、驱动部分;4_1、第一汽缸;4-2、第一链轮;4-3、第二链轮;4-4、链条;5、上固定连接座;6、上活动连接座;7、下固定连接座;8、下活动连接座;9-1、直线导轨;9-2、滑块;10、辅助锁紧部分;10_1、第二汽缸;10-2、导杆;10-3、压簧;10-4、锁紧块;10-4-1、插槽;10-5、辅助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包括上架体1、下架体2、设在上下架体之间由数个支臂3-1两两交叉连接构成的可伸缩部分3、驱动部分4。在上架体的下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上固定连接座5和能水平滑动的上活动连接座6,在下架体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下固定连接座7和能水平滑动的下活动连接座8。具体的,在上活动连接座与上架体的下端面之间及下活动连接座与下架体的上端面之间均设有直线导轨副,其中两直线导轨9-1分别固装在上架体的下端面上和下架体的上端面上,两滑块9-2块分别与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连接座固连。可伸缩部分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固定连接座和下固定连接座转动连接,可伸缩部分另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固装在上架体上的第一汽缸4-1和由链轮和链条构成的传动结构,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汽缸的推杆端和最上方的支臂连接,链条与该支臂的连接点设在靠近上固定连接座的一侧。具体的,传动结构由第一链轮4-2、第二链轮4-3和缠绕在两链轮上的链条4-4构成,两链轮分别通过支撑轴支撑在上架体上。上述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该吊挂机构需要放开下降时,启动第一汽缸,使链条下行,此时,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连接座沿直线导轨向内滑动,从而使整个可伸缩部分张开,实现了吊挂机构的下降;当吊挂机构需要收起上升时,反向启动第一汽缸,使链条上行,在链条的拉动下,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连接座沿直线导轨向外滑动,从而使整个可伸缩部分收起,实现了吊挂机构的上升。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架体与可伸缩部分之间进一步设置辅助锁紧部分10。该辅助锁紧部分由固装在上架体下端的第二汽缸10-1、由第二汽缸驱动的导杆10-2、安装在导杆上的压簧10-3及固装在最上方支臂上的锁紧块10-4构成,所述锁紧块上与导杆对应的位置设有插槽10-4-1。所述锁紧块固装在靠近上活动连接座的一侧。具体的,在上架体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辅助支架10-5,导杆滑动安装在辅助支架上,导杆靠近第二汽缸的一端置有端帽,上述压簧安装在端帽与辅助支架的外侧面之间。当上述吊挂机构处于收起状态时,第二汽缸推动导杆,使导杆的前端插入上述插槽内,形成稳定的锁紧;当上述吊挂机构需要放开下降时,第二汽缸复位,在弹簧的作用下,导杆朝远离锁紧块的方向移动,其前端脱离插槽,从而保证了吊挂机构的顺利放开下降。该辅助锁紧部分保证在第一汽缸出现故障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吊挂机构处于稳定的收起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下架体、设在上下架体之间由数个支臂两两交叉连接构成的可伸缩部分、驱动部分;在上架体的下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上固定连接座和能水平滑动的上活动连接座;在下架体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下固定连接座和能水平滑动的下活动连接座;可伸缩部分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固定连接座和下固定连接座转动连接,可伸缩部分另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分包括第一汽缸和由链轮和链条构成的传动结构,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汽缸的推杆端和最上方的支臂连接,链条与该支臂的连接点设在靠近上固定连接座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随行小车的吊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下架体、设在上下架体之间由数个支臂两两交叉连接构成的可伸缩部分、驱动部分;在上架体的下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上固定连接座和能水平滑动的上活动连接座;在下架体的上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下固定连接座和能水平滑动的下活动连接座;可伸缩部分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固定连接座和下固定连接座转动连接,可伸缩部分另一侧的上下两个自由端分别与上活动连接座和下活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孝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云自动化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