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艏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20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本低、耗能少、易于加工的船舶艏柱,包括有艏柱本体,艏柱本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钢板段,下部为圆钢段,钢板段与圆钢段连接,在钢板段的下部与圆钢段连接的一端外侧设有连接切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艏柱。技术背景艏柱,船舶艏柱是船舶艏部最前端的构件,也是船体最重要的构件之一,船舶艏部的外板、甲板、平台和舷侧的纵桁都是在艏柱处结束。艏柱是一个受力构件,要承受各种外力作用,特别是船体与别的物体的激烈碰撞。它能增强船体承受波浪冲击力和水压力,还能承受纵向碰撞的震动。所以,艏柱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承受各种外力冲击。在小型船上,按照制造材料和制造方式的不同,艏柱有以下几种钢板艏柱,用厚钢板焊接而成,并在纵向设有加强筋,横向设有水平肘板,焊接成一体。钢板艏柱具有重量轻,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抗冲击性较差,易变形,一般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船舶。铸钢艏柱,用钢材铸造而成,刚度好,可以铸造各种复杂形状。但是,重量重,所以,它适用于剖面形状复杂,刚度要求高的地方。混合式艏柱,在水线以下做成铸钢件,水线以上部分做成钢板艏柱,这两段焊接在一起。这种混合式艏柱兼顾了铸钢艏柱和钢板艏柱的优点,所以,现代一些大型船舶上常常采用混合式艏柱。对小型船来说,一般采用钢板做艏柱,但对小型高速船来说,为降低船舶艏部的兴波阻力,通常都将设计水线以及设计水线附近的几条水线的艏端形状设计得十分尖瘦,其圆弧半径一般都很小,也就是说艏柱在设计水线附近之剖面其圆弧半径很小,这种过小的圆弧半径用钢板难以加工,不能保证外表的光滑度;铸钢艏柱的成本高,耗能大,环保性差,重量重,对有重量控制的高速船来说不适用;下部采用铸钢件的混合式艏柱,对小型高速船来说也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耗能少、易于加工的船舶艏柱。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船舶艏柱,包括有艏柱本体,艏柱本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钢板段,下部为圆钢段,钢板段与圆钢段连接。在钢板段的下部与圆钢段连接的一端外侧设有连接切口。本设计也是用混合式艏柱,水线下的铸钢改为用圆钢来加工,两者相比,本艏柱有以下的特点1.成本比铸钢的低,耗能少2.在加工工艺上相较简单,质量稳定,铸钢艏件在铸造过程易产生气孔,在安装前仍需大量校正打磨,圆钢艏柱不存在气孔,校正也相对容易。3.铸钢件一般使用含碳量较低的碳钢,与圆钢艏柱在重量上相差不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船舶艏柱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船舶艏柱的分解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船舶艏柱安装到船舶后的纵向剖视结构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船舶艏柱安装到船舶后的底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例的船舶艏柱包括有艏柱本体I,艏柱本体I分为两部分,上部为钢板段11,下部为圆钢段12,钢板段11与圆钢段12连接,在钢板段11的下部与圆钢段12连接的一端外侧设有连接切口 13,该连接切口 13的深度与圆钢厚度相符,目的是为了方便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艏柱,包括有艏柱本体,其特征在于:艏柱本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钢板段,下部为圆钢段,钢板段与圆钢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艏柱,包括有艏柱本体,其特征在于艏柱本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钢板段,下部为圆钢段,钢板段与圆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玲邓汉昌刘永强邓境豪邓柱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珠峰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