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是ー种尾部可摆动的甩尾车。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号CN201120266572. 6于2012年2月22日公开了ー种改进结构的扭扭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连杆组件和坐架,所述脚控轮摆动组件主要由脚踏车把、套管、前轮轴和前轮构成,脚踏车把与前轮轴之间由套管连接,套管内置有轴承,前轮安装在前轮轴上,连杆组件一端与坐架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套管轴,套管轴由套管上端插入、并穿过套管内的轴承,一螺钉由套管下端插入、并与套管轴底部的螺纹孔相接,以使脚控轮摆动组件与连杆组件构成摇摆活动。此款扭扭车的坐架安装有后轮,后轮不能左右摆动转向,导致扭扭车在转弯时容易发生漂移,甚至失控,若是高速滑行,漂移更明显,因此此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尾部可摆动、漂移几率低的甩尾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甩尾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连杆组件和坐架,脚控轮摆动组件包括脚把、转向杆和前轮,脚把固定设置在转向杆一端,前轮设置在转向杆另一端,转向杆与连杆组件的前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的后端与坐架 ...
【技术保护点】
甩尾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1)、连杆组件(2)和坐架(3),脚控轮摆动组件(1)包括脚把(11)、转向杆(13)和前轮(15),脚把(11)固定设置在转向杆(13)一端,前轮(15)设置在转向杆(13)另一端,转向杆(13)与连杆组件(2)的前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2)的后端与坐架(3)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坐架(3)左右侧设有后摆轮组件(4),后摆轮组件(4)包括后轮架(41)、后摆架(44)、弹性件和后轮(42),后轮架(41)与坐架(3)固定连接,后摆架(44)与后轮架(41)转动连接,弹性件连接在后摆架(44)与后轮架(41)之间,后轮(42)转动连接在后摆架(4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甩尾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I)、连杆组件(2)和坐架(3),脚控轮摆动组件(I)包括脚把(11)、转向杆(13)和前轮(15),脚把(11)固定设置在转向杆(13)—端,前轮(15)设置在转向杆(13)另一端,转向杆(13)与连杆组件(2)的前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2)的后端与坐架(3)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坐架(3)左右侧设有后摆轮组件(4),后摆轮组件(4)包括后轮架(41)、后摆架(44)、弹性件和后轮(42),后轮架(41)与坐架(3)固定连接,后摆架(44 )与后轮架(41)转动连接,弹性件连接在后摆架(44 )与后轮架(41)之间,后轮(42 )转动连接在后摆架(4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为优力胶块(43)或拉力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轮架(41)设有螺栓(45),后摆架(44 )设有套筒(441),套筒(441)内设有轴承(48 ),轴承(48 )中心孔与螺栓(45 )连接,后摆架(44)以螺栓(45 )为轴心转动,套筒(441)外侧设有连接耳(442 ),连接耳(442 )与弹性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为优力胶块(43),优力胶块(43)一端通过第一螺钉(46)与后轮架(4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47)与连接耳(442)连接,优力胶块(43)另一端还对应套筒(441)外侧设有半圆凹槽(43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东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群展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