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晶向斜切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2922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硅片晶向斜切治具,包括: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为长方形;硅片挡板,所述硅片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块的四周。所述硅片挡板两个横向邻近面的间距大于5毫米。所述固定卡块一侧的两个所述硅片挡板上安装有调节螺母及活动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个简易的治具将硅片(100)晶向转变至(111)晶向对其位错缺陷进行观察确认,该做法主要因在(111)晶向的位错缺陷形态为“▲”,便于检测人员的观察统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硅片晶向斜切治具。技术背景 目前半导体器件制造对于硅单晶的最基本要求是无位错。生长过程中位错的产生是影响硅单晶生长的成品率的最主要的因素。为此需要对单晶硅中的位错分布及密度进行统计确认。对于现有的操作流程,即将晶棒待检测部位截取一枚检测样片对其进行简易的碱洗净及混酸腐蚀后再进行择优腐蚀操作,操作完成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硅片的位错缺陷并对其进行统计,而实际操作中发现(100)晶向的单晶位错缺陷形态为多种形式,常见的为“ ■”或“ · ”,而这对检验员判定及计数带来了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检测人员观察的多线切割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硅片晶向斜切治具,包括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为长方形;硅片挡板,所述硅片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块的的四周。所述硅片挡板两个横向邻近面的间距大于5毫米。所述固定卡块一侧的两个所述硅片挡板上安装有调节螺母及活动固定块。本技术是通过一个简易的治具将硅片(100)晶向转变至(111)晶向对其位错缺陷进行观察确认,该做法主要因在(111)晶向的位错缺陷形态为“▲”,便于检测人员的观察统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硅片晶向斜切治具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硅片晶向斜切治具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卡块 2_娃片挡板 3_调节螺母 4_活动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硅片晶向斜切治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硅片晶向斜切治具,包括固定卡块I,固定卡块I为长方形;硅片挡板2,硅片挡板2设置在固定卡块I的的四周。基于斜切硅片平坦度问题,硅片挡板2两个横向邻近面的间距大于5毫米。固定卡块I一侧的两个硅片挡板2上安装有调节螺母3及活动固定块4。由现场人员利用截断机截取单晶晶棒尾部缺陷样片,要求其检测样片厚度约为2毫米 3毫米,对检测样片进行常规操作的碱洗净后置于该模具上,安装时,要求其斜角夹具与内圆机刀片角度Θ为54. 74°。放置要求(100)两对角处晶向线连线需于底座平行或垂直,放置完成后调节相应的螺母以固定硅片,现场员工按照常规的内圆截断操作流程对其进行截断处理,将截断后的样片进行择优腐蚀操作,完成后再对其截断面进行观察统计。本技术是通过一个简易的治具将硅片(100)晶向转变至(111)晶向对其位错缺陷进行观察确认,该做法主要因在(111)晶向的位错缺陷形态为“▲”,便于检测人员的观察统计。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硅片晶向斜切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为长方形;硅片挡板,所述硅片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块的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1.硅片晶向斜切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为长方形; 硅片挡板,所述硅片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卡块的的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晶向斜切治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玮贺贤汉肖尚青包胜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