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格齿圈数控成形铣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204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20
一种超大规格齿圈数控成形铣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控回转工作台(1)、径向进给滑座、立柱(5)和垂直拖板(6),径向进给滑座包括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和径向进给系统(3),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通过T形螺栓和数控回转工作台(1)上的T形槽固定成一个整体,立柱(5)下部的导轨与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上的导轨相配合形成径向移动的滑动导轨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数控铣齿机,具有结构简单、整机设计科学合理、机床制造成本较低、加工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具备加工内直齿、外直齿、内斜齿和外斜齿的功能的超大规格齿圈数控成形铣齿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大规格内/外齿圈数控成形加工的超大规格齿圈数控成形铣齿机
技术介绍
在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广为使用的超大规格外齿圈(直径大于5000以上)通常利用大型滚齿机展成滚削加工。滚齿机工作时,滚刀架按工件螺旋角调整一个角度后沿立柱导轨作轴向进给运动,立柱沿床身导轨移动作径向进给运动,工件装在工作台上由分度蜗轮副驱动做旋转分度运动,通过运动合成机构将滚刀主运动、轴向进给运动和转台分度运动按齿轮啮合过程进行合成完成齿轮加工。滚齿机传动系统既有外链、内链,又有运动合成机构,运动极其复杂,机床成本高。传统大直径齿圈滚齿过程通常将工件安装在回转工作台上,为满足切削刚性和工件安装需要,要求工作台直径必须与工件直径相适应,但是大直径、高精度、重载转台制造难度极大。另外,传统滚削通常采用高速钢刀具,切削线速度和刀具耐用度均较低,还需要大量润滑冷却液,机床总体切削效率低且不环保。对于上述行业中使用的超大规格内齿圈,由于国内3米以上的大规格插齿机资源极其稀缺,使得内齿加工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加工,由此限制了大规格内齿圈的使用,内啮合传动的优越性也得不到有效地发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规格齿圈数控成形铣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控回转工作台(1)、径向进给滑座、立柱(5)和垂直拖板(6),径向进给滑座包括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和径向进给系统(3),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通过T形螺栓和数控回转工作台(1)上的T形槽固定成一个整体,立柱(5)下部的导轨与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上的导轨相配合形成径向移动的滑动导轨副,并通过径向进给系统(3)中的丝杠螺母副与立柱(5)的后部连接,通过交流伺服电机、滚珠丝杠驱动立柱(5)实现径向进给运动,垂直拖板(6)上通过旋转销装配到有内齿主轴箱(9)或外齿主轴箱(15),内齿主轴箱(9)和垂直拖板(6)的下方分别安装扇形蜗轮(13)和蜗杆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规格齿圈数控成形铣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控回转工作台(I)、径向进给滑座、立柱(5)和垂直拖板(6),径向进给滑座包括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和径向进给系统(3),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通过T形螺栓和数控回转工作台(I)上的T形槽固定成一个整体,立柱(5)下部的导轨与径向进给滑座底座(2)上的导轨相配合形成径向移动的滑动导轨副,并通过径向进给系统(3)中的丝杠螺母副与立柱(5)的后部连接,通过交流伺服电机、滚珠丝杠驱动立柱(5)实现径向进给运动,垂直拖板(6)上通过旋转销装配到有内齿主轴箱(9)或外齿主轴箱(15),内齿主轴箱(9)和垂直拖板(6)的下方分别安装扇形蜗轮(13)和蜗杆支架组件(14),蜗杆支架组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成刚黄筱调洪荣晶于春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