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ー种上模座和压料块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汽车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组成的模腔为固定大小,模具调试时可能出现板件压着不良,板件成型不稳定等问题,若要改变上模对板件的压カ需要更改型面造型等方法,因此在此过程中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増加了制造成本。现有技术中采用压料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相同外形结构的模具制造数量,但普遍存在不牢固,制作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效节约模具制造成本、连接牢固、使用安全性高的上模座和压料块的组合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上模座和压料块的组合结构,包括上模座和压料块,所述上模座中设有第一沉孔,所述压料块与第一沉孔相应处设有第一盲孔;所述压料块中设有第二沉孔,所述上模座与第二沉孔相应处设有第二盲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均为螺纹孔。本技术在同一个固定形状的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压料块,通过该组合结构可改变压料块行程,使压料块对板件进行强压,使模具可进行切边、冲孔等等一系列エ序,保证了板件品质。大大节约了模具制作成本;在上模和压料块上均设置沉孔和盲孔,使上模和压料块之间双向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増加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暨使用状态參考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压料块;3、第一沉孔;4、第一盲孔;5、第二沉孔;6、第二盲孔;7、下模座;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上模座和压料块的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模座和压料块的组合结构,包括上模座(1)和压料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中设有第一沉孔(3),所述压料块(2)与第一沉孔(3)相应处设有第一盲孔(4);所述压料块(2)中设有第二沉孔(5),所述上模座(1)与第二沉孔(5)相应处设有第二盲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模座和压料块的组合结构,包括上模座(I)和压料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I)中设有第一沉孔(3 ),所述压料块(2 )与第一沉孔(3 )相应处设有第一盲孔(4 );所述压料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国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