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挤压模具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335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挤压模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模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废旧粘胶纤维预处理后,经氧化和碳化,得到粘胶基碳纤维,再将二乙三胺五乙酸溶于去离子水后,加入硝酸铝,得到氧化铝纤维前驱体,接着将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物质混合,经纺丝和煅烧,得到微米级氧化铝纤维,最后将其与粘胶基碳纤维、氮化铬等物质进行混合挤压,得到坯料,将其高温煅烧后,即可得到复合挤压模具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挤压模具材料强度高,抗弯强度达到1452MPa以上,在操作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不会影响挤压型材表面的质量;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达到1450次/模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挤压模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模具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挤压模具作为有色金属热挤压生产中的关键构件,它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将极大的影响挤压型材的质量、效率和成本。在整个热挤压过程中,热挤压模具处于极其苛刻的工作环境中,这就要求挤压模具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硬度、高温强度和抗磨损性能。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还需要考虑热挤压模具的成本以及可修复性。目前采用传统的热作钢,如H11、H12或H13制造的挤压模具材料,由于其使用寿命短、高温强度和耐磨性差,导致热挤压型材表面质量差、尺寸精度低,同时还需经常更换模具,生产效率低,增加生产成本。而作为另一较为先进的陶瓷模具而言,虽然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但由于价格昂贵,易开裂且无法进行修复,对于大规模生产存在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的挤压模具材料使用寿命短,强度低,导致挤压型材表面质量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将废旧粘胶纤维预处理后,经氧化和碳化,得到粘胶基碳纤维,再将二乙三胺五乙酸溶于去离子水后,加入硝酸铝,得到氧化铝纤维前驱体,接着将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物质混合,经纺丝和煅烧,得到微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挤压模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10~20g废旧粘胶纤维加入到烧杯中,并加入200~300mL甲苯和5~8g甲基硅油,搅拌20~30min,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加入到盛有200~300mL质量分数为20%氯化铵溶液的烧杯中,浸泡2~3h,随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二次滤渣3~5次,得到预处理后的胶粘纤维;(2)将上述预处理后的胶粘纤维加入到氧化炉中,在200~220℃下氧化1~2h,随后转移至碳化炉中,在1300~1500℃下碳化3~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粘胶基碳纤维,备用; (3)取3~5g二乙三胺五乙酸加入到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挤压模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称取10~20g废旧粘胶纤维加入到烧杯中,并加入200~300mL甲苯和5~8g甲基硅油,搅拌20~30min,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加入到盛有200~300mL质量分数为20%氯化铵溶液的烧杯中,浸泡2~3h,随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二次滤渣3~5次,得到预处理后的胶粘纤维;(2)将上述预处理后的胶粘纤维加入到氧化炉中,在200~220℃下氧化1~2h,随后转移至碳化炉中,在1300~1500℃下碳化3~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粘胶基碳纤维,备用;(3)取3~5g二乙三胺五乙酸加入到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0~200mL去离子水,并对其进行加热至80~90℃,保温搅拌30~40min,待二乙三胺五乙酸全部溶解后,再加入8~12g硝酸铝,搅拌反应2~3h,待反应结束后,静置陈化1~2h,随后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置于干燥箱中,在80~90℃下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蓉蓉薛荣飞孟中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创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