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条。
技术介绍
据目前的统计资料表明,疲劳是焊接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其原因在于焊接接头焊趾处的应力集中和残余拉伸应力的作用,使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大幅度低于基本金属的疲劳强度。因此,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在设计承受交变载荷的焊接结构时,规范规定以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作为整体结构的疲劳强度,而不采用基本金属的疲劳强度,显然这造成极大浪费。即使如此,在接头处局部应力集中作用下,仍然会发生整体结构的过早疲劳失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事故。因此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外关于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主要方法有TIG熔修法、砂轮打磨法、局部机加工法,冲击法、锤击法、喷丸法、预过载法、局部压延法、爆炸法、激光熔敷法及Gunnert方法等等。如上方法有一共同缺点是属于焊后加工,即焊后增加一道工序,尤其对于大型焊接结构件,会极大地增加劳动量和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无须焊后加工,可大幅度降低劳动量和劳动成本的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焊条。本专利技术用于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皮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大理石20-35,莹石8-15,钛白粉2-5,锰铁3-8,稀土硅铁1-6,钛铁合金4-8,铁粉2-6,石英2-6,金属铬13-28,金属镍10-25,白土子0.2-2,碱面0.2-1,羧甲基纤维0.2-1,合成云母0.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立兴,王文先,张玉凤,王东坡,荆洪阳,杨新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