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003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舱体连接有电源和风机,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操作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舱体还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源、风机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压差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压差信号调整风机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控制电路发出声光报警。可实时显示舱内压差、电源电压等信息,能自动建立起舱内外气压差,压差建立时间短、波动范围小,有利于提供稳定、安全的压差环境,防止因为压差过小导致病菌传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负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主要用于传染病人的转运,通过建立起舱内相对外界的负压,防止病人所带病菌污染舱外环境,造成交叉感染,从而控制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主要用于病员与环境隔离,防止环境中的因素(病菌、化学毒物、低气压) 等对病人的影响,例如用于高原反应的缓解等。负(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基本都采用了近密闭、舱室式结构,通过风机将舱内气体抽出(或向舱内充气)从而形成相对外界大气的一定负(正)压差,另有排风、进风过滤装置。根据相关标准,舱内负(正)压应维持在一定水平才能起到阻止病菌传播、缓解病情等作用。运送舱在使用过程中的医护处理、颠簸、挤压和拉伸等因素,甚至操作失误造成舱体破损、拉链未完全拉合等使舱体与外界直接连通, 而操作人员并无察觉的情况,会造成舱体形状、体积的变化,造成内部负(正)压的波动,存在压差过小而导致病菌传播、装置失效的风险。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目前,国内外相关的装备都是采用风机等排风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连接有电源(13)和风机(11),所述舱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5)、出风口(9)和操作口(14),在所述进风口(5)和所述出风口(9)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还连接有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与所述电源(13)、所述风机(11)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根据所述压差信号调整所述风机(11)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所述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I)连接有电源(13 )和风机(11),所述舱体(I)上设置有进风口(5)、出风口(9)和操作口(14),在所述进风口(5)和所述出风口(9)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I)还连接有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与所述电源(13)、所述风机(11)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根据所述压差信号调整所述风机(11)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所述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所述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包括压差测量口(7),所述压差测量口( 7 )上设置有压差测量软管(8 ),所述压差测量软管(8 )下部连接有压差传感器(10),所述压差传感器(10)实时采集并显示所述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I)两端的进气过滤器(4)和出气过滤器(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武刘圣军田丰杨健胡名玺孙秋明杜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