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舱体连接有电源和风机,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操作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舱体还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源、风机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压差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压差信号调整风机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控制电路发出声光报警。可实时显示舱内压差、电源电压等信息,能自动建立起舱内外气压差,压差建立时间短、波动范围小,有利于提供稳定、安全的压差环境,防止因为压差过小导致病菌传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负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主要用于传染病人的转运,通过建立起舱内相对外界的负压,防止病人所带病菌污染舱外环境,造成交叉感染,从而控制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主要用于病员与环境隔离,防止环境中的因素(病菌、化学毒物、低气压) 等对病人的影响,例如用于高原反应的缓解等。负(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基本都采用了近密闭、舱室式结构,通过风机将舱内气体抽出(或向舱内充气)从而形成相对外界大气的一定负(正)压差,另有排风、进风过滤装置。根据相关标准,舱内负(正)压应维持在一定水平才能起到阻止病菌传播、缓解病情等作用。运送舱在使用过程中的医护处理、颠簸、挤压和拉伸等因素,甚至操作失误造成舱体破损、拉链未完全拉合等使舱体与外界直接连通, 而操作人员并无察觉的情况,会造成舱体形状、体积的变化,造成内部负(正)压的波动,存在压差过小而导致病菌传播、装置失效的风险。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目前,国内外相关的装备都是采用风机等排风装置建立起负(正)压,但并未对舱内负压进行监测与控制,舱内外压差容易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波动,当舱内外压差过小时,可能导致病菌的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本技术实现了对舱内负压进行监测与控制,避免了压差的波动,详见下文描述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连接有电源和风机,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操作 口,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舱体还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所述风机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压差信号调整所述风机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所述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所述控制电路发出声光报警。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包括压差测量口,所述压差测量口上设置有压差测量软管,所述压差测量软管下部连接有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实时采集并显示所述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两端的进气过滤器和出气过滤器。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排风过滤控制盒,所述排风过滤控制盒用于安置所述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所述风机和所述压差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压检测电路、核心处理器、压差信号处理电路、声光报警电路、风机转速调节电路、操作按键电路、电源电压显示电路和提供供电电源的电源接口电路,所述操作按键电路对所述压力传感器进行设置,并向所述核心处理器发送控制命令;所述压差信号处理电路采集所述压差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核心处理器,所述核心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差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风机转速调节电路,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所述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范围内时,所述核心处理器控制所述声光报警电路进行声光报警;所述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实时监测电源电压,通过所述电源电压显示电路实时显示,当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所述核心处理器控制所述声光报警电路进行声光报警。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建立起舱内外气压差,建立时间短、波动范围小,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压差环境, 防止因为压差的过小导致的病菌传播;可实时显示舱内压差和电源电压等信息,方便操作者及时进行相关操作;可对超压差范围、电源电压过低等情况进行实时报警提示,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列部件列表如下所示I舱体;2 :病人;3排风过滤控制盒;4 :进气过滤器;5进风口 ;6:出气过滤器;7压差测量口;8 :压差测量软管;9出风口 ;10 :压差传感器;11:风机;12 :控制电路;13:电源;14 :操作口 ;121 :电源电压检测电路;122 :核心处理器;123 :压差信号处理电路;124 :声光报警电路;125 :风机转速调节电路;126 :操作按键电路;127 :电源电压显示电路;128 :电源接口电路。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为了实现对舱内负压进行自动监测与控制,避免压差的波动,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参见图1,详见下文描述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1,舱体I连接有电源 13和风机11,舱体I上设置有进风口 5、出风口 9和操作口 14,在进风口 5和出风口 9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舱体I还连接有控制电路12,控制电路12与电源13、风机11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压差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12,控制电路12根据压差信号调整风机11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S卩,当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当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当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其中,第一安全阈值和第二安全阈值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要进行设定,具体的取值可以为数值或数值范围,例如当舱外与舱内压差小于IOPa或者大于50Pa;电池输出电压低于IOV时,控制电路12进行声光报警,具体实现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其中,压差测量装置包括压差测量口 7,压差测量口 7上设置有压差测量软管8, 压差测量软管8下部设置有压差传感器10,压差传感器10实时采集并显示压差信号,并将压差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12。其中,压差传感器10通过压差测量软管8与舱内相连通,从而可以测量舱内相对外界大气的压力差,并将舱内压差信号通过液晶屏显示。其中,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舱体I两端的进气过滤器4和出气过滤器6。具体实现时,进气过滤器4和出气过滤器6可以位于舱体I的内部或外部,主要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箭头所示方向为负压型隔离舱工作时空气流动方向,正压型隔离舱的气流方向与箭头所示相反。其中,电源13给控制电路12、风机11和压差传感器10提供电力;通过操作口 14 可以实现对舱内病人2进行处置。进一步地,为了使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的外观简洁,使用方便,控制系统还包括排风过滤控制盒3,排风过滤控制盒3用于安置电源13、控制电路12、风机11和压差传感器10。电源13具体为排风过滤控制盒3自带的蓄电池或外接电源;当电源13电压低于正常运转所需电压(蓄电池电量)时,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其中,参见图2,控制电路12包括电源电压检测电路121、核心处理器122、压差信号处理电路123、声光报警电路124、风机转速调节电路1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连接有电源(13)和风机(11),所述舱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5)、出风口(9)和操作口(14),在所述进风口(5)和所述出风口(9)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还连接有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与所述电源(13)、所述风机(11)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根据所述压差信号调整所述风机(11)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所述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所述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I)连接有电源(13 )和风机(11),所述舱体(I)上设置有进风口(5)、出风口(9)和操作口(14),在所述进风口(5)和所述出风口(9)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I)还连接有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与所述电源(13)、所述风机(11)和压差测量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实时采集舱内外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根据所述压差信号调整所述风机(11)的转速,使压差稳定在目标压差附近;当所述压差信号不在第一安全阈值内和/或电源电压小于第二安全阈值时,所述控制电路(12)发出声光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测量装置包括压差测量口(7),所述压差测量口( 7 )上设置有压差测量软管(8 ),所述压差测量软管(8 )下部连接有压差传感器(10),所述压差传感器(10)实时采集并显示所述压差信号,并将所述压差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或正压隔离式病员运送舱压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I)两端的进气过滤器(4)和出气过滤器(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武,刘圣军,田丰,杨健,胡名玺,孙秋明,杜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