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496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包括加压组件和输液组件,输液组件包括:药液袋、针头、输液管、静脉留置针,加压组件包括:压力袋、输气管、打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一进气端上连接有气动输液箱,所述气动输液箱包括箱体、输液系统,所述箱体的腔体被隔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箱体下层设置有气动系统包括:气泵、控制气路阀组,控制芯片、电源、执行气缸、封装区;所述活塞将所述封装区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无杆腔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箱体上层设置有控制面板。采用气动方式提供动力,无需悬挂吊瓶或吊袋,方便野外输液使用。多组独立供气阀组,可注射不同种药液,同时多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包括加压组件和输液组件,输液组件包括:药液袋、针头、输液管、静脉留置针,加压组件包括:压力袋、输气管、打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一进气端上连接有气动输液箱,所述气动输液箱包括箱体、输液系统,所述箱体的腔体被隔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箱体下层设置有气动系统包括:气泵、控制气路阀组,控制芯片、电源、执行气缸、封装区;所述活塞将所述封装区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无杆腔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箱体上层设置有控制面板。采用气动方式提供动力,无需悬挂吊瓶或吊袋,方便野外输液使用。多组独立供气阀组,可注射不同种药液,同时多人使用。【专利说明】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野外急救医疗设备,尤其是指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
技术介绍
突发公共事件,比如地震、海嘯、踩踏事件等发生后,会出现大量伤员,伤情复杂,病情危重。很多情况下要对伤员进行输液,现有的输液装置工作原理为重力输液,在护送途中需要有医护人员高举吊瓶与伤病员同步移动。在护送的移动过程中可能造成管路阻塞、脱出、滴管倒置致空气进入引起气栓。普通输液器输液管路长,搬运过程中易被打折、压迫,使输液中断或输液速度改变,尤其对于大出血伤病员在没有血源的情况下,不能达到快速扩容、迅速升压的目的。普通的输液器伤员不便携带,吊袋不易固定,无法满足急救时的复杂情况。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专利(200920107094.7)中记载的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手动气源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比如充气时压力不稳定,占用医护人员的救治时间,无法马上救治下位伤员。在突发紧急状态下,医疗资源极度匮乏。所以,亟需一种能够提供稳定气源,节省医护人员救治时间,并集成多种急救功能于一体的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急救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来解决现有输液设备没有稳定气源,无法面对野外急救复杂多变情况,不利于携带使用的问题。 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包括加压组件和输液组件,输液组件包括:药液袋、针头、输液管、静脉留置针,加压组件包括:压力袋、输气管、打气球,所述的打气球与气动输液箱通过三通接头(10)连接到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所述气动输液箱包括箱体(I)、输液系统(2),所述箱体(I)为中空腔体,顶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箱体(I)的腔体被隔板(12)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箱体下层设置有气动系统;所述气动系统包括:气泵(211)、控制气路阀组(212),控制芯片(213)、电源(214),执行气缸(215)、封装区(216);所述封装区(216)为密闭空腔结构,所述气泵气管(2111)通过所述控制气路阀组(212)连接多个执行气缸(215),所述执行气缸缸径端部设置有活塞(2151),所述活塞(2151)将所述封装区分隔为有杆腔(2161)和无杆腔(2162),所述无杆腔(2162)设置有连通管(2163),所述连通管(2163) —端与无杆腔(2162)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12)穿至所述箱体上层;所述连通管(2163)另一端设置有对接头(22),所述对接头(22)与所述三通接头(10)一端连接。 所述箱体(I)顶部为敞口,敞口四周设置有防水环(13),顶部上盖与箱体顶面一侧轴接并配合设置有搭扣(14),所述箱体前侧设置有荧光材料的红十字标志(15),所述隔板(12)与箱体(I)密封连接。 所述气路阀组由多组串联的电磁阀、单向阀、调速阀并联组成。 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1.采用气动方式提供动力,无需悬挂吊瓶或吊袋,方便野外输液使用。 2.采用密封圈隔板防水技术设计,可以有效防水。箱体在水中可以漂浮。 3.多组独立供气阀组,输液压力稳定可控,同时多人使用,气压袋充气后,箱体可脱离为其他伤者提供输液气源。 4.红十字标采用反光、荧光涂层,可帮助搜救人员确认位置。 5.设计紧凑合理,便于拆装维护。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 图1为本技术加压组件和输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上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下层内部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阀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电路逻辑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根据图1-6所示;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包括加压组件和输液组件,输液组件包括:药液袋、针头、输液管、静脉留置针,加压组件包括:压力袋、输气管、打气球,所述的打气球与气动输液箱通过三通接头10连接到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所述气动输液箱包括箱体1、输液系统2,所述箱体I为中空腔体,顶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箱体I的腔体被隔板12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箱体下层设置有气动系统;所述气动系统包括:气泵211、控制气路阀组212,控制芯片213、电源214,执行气缸215、封装区216 ;述封装区216为密闭空腔结构,所述气泵气管2111通过所述控制气路阀组212连接多个执行气缸215,所述执行气缸缸径端部设置有活塞2151,所述活塞2151将所述封装区分隔为有杆腔2161和无杆腔2162,所述无杆腔2162设置有连通管2163,所述连通管2163 —端与无杆腔2162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12穿至所述箱体上层;所述连通管2163另一端设置有对接头22,所述对接头22与所述三通接头10 —端连接。 所述箱体I顶部为敞口,敞口四周设置有防水环13,顶部上盖与箱体顶面一侧轴接并配合设置有搭扣14,所述箱体前侧设置有荧光材料的红十字标志15,所述隔板12与箱体I密封连接。 所述气路阀组由多组串联的电磁阀、单向阀、调速阀并联组成。 实际工作过程中,当伤员需要输液时,打开所述上盖11,使用所述加压组件上的三通的接头10与所述对接头22连通,采用控制面板23的数字化控制,将所需的气量,给气速度进行设定。然后,通过电信号传输给控制芯片213,芯片213通过数据处理和计算,将指令发给电磁阀,调速阀,所述气泵211,此时,所述气泵开启,对电磁阀进行供气,通过电磁阀的逻辑开关控制,调速阀的速度控制,作用于所述执行气缸215,所述执行气缸215推动活塞2151,将无杆腔2162内装填的空气通过所述的连通管2163进入加压组件。气路为多组的并联设计,独立控制多个执行气缸215,可以分别独立工作,同时给多个伤员使用,所述的单向阀可以有效的阻止空气的回流。采用干电池作为电源,所有电器元件信号线都与芯片连接,供气的实际数据也可以通过控制芯片213反馈到所述的控制面板23上,便于下一步的治疗。同时也摆脱了重力输液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野外急救的灵活度,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箱,包括加压组件和输液组件,输液组件包括:药液袋、针头、输液管、静脉留置针,加压组件包括:压力袋、输气管、打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气球与气动输液箱通过三通接头(10)连接到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所述气动输液箱包括箱体(1)、输液系统(2),所述箱体(1)为中空腔体,顶部设置有上盖(11),所述箱体(1)的腔体被隔板(12)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箱体下层设置有气动系统;所述气动系统包括:气泵(211)、控制气路阀组(212),控制芯片(213)、电源(214),执行气缸(215)、封装区(216);所述封装区(216)为密闭空腔结构,所述气泵气管(2111)通过所述控制气路阀组(212)连接多个执行气缸(215),所述执行气缸缸径端部设置有活塞(2151),所述活塞(2151)将所述封装区分隔为有杆腔(2161)和无杆腔(2162),所述无杆腔(2162)设置有连通管(2163),所述连通管(2163)一端与无杆腔(2162)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12)穿至所述箱体上层;所述连通管(2163)另一端设置有对接头(22),所述对接头(22)与所述三通接头(10)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洁皮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