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6420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通过旋转用于承载支撑基板的检测单元而将基板竖立起来,从而拉近基板与操作者之间的距离,并能够将操作者对基板的视线角度设定为舒适的角度。因此具有检测操作非常方便的效果。而且,基板支撑固定在检测单元上,而检测单元的探针在基板的下侧进行升降的同时与基板的电极线连接或不连接。即,具有小尺寸和小体积的探针在进行升降,且探针设置在检测单元的内部,因此,具有缩减设置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的空间的效果。而且,不需要用于移动基板的高价装置,可降低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点亮基板并对其进行检查,对检查后发现的缺陷能够进行修复。
技术介绍
平板显示器大致分为液晶显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离子显示器 (PDP,Plasma Display Panel),发光二极管(LED, Light-Emitting Diode)显不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不器等。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低电压驱动,发光效率高,可视角度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作为可显示高清晰影像的新一代平板显示器而备受瞩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包括检测过程和修复过程。检测过程是向基板上形成的阳极线和阴极线供给电源而检查基板的缺陷,修复过程是利用激光修复检测出的基板上的缺陷部位。制造平板显示器时,在检测装置上检测基板有无缺陷,发现基板存在缺陷,则将基板移送至修复装置,并对基板的缺陷部位进行修复。然后,将经修复的基板重新移送至检测装置进行复检。即,分别配备检测装置和修复装置,所以为了进行基板检测一修复一复检, 还需要移送基板,从而存在降低生产率的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实现检测装置和修复装置一体化的检测及修复装置。现有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在点亮基板进行检查时,操作者将基板水平放置的状态下进行检查。而这样,基板距离操作者较远,所以操作者需要弯腰或低头,从而非常不便。另外,在现有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上固定有探针(Probe),该探针用于与基板的阳极线和阴极线连接并向基板供给电源,将基板从下往上移送,并使基板的阳极线和阴极线连接到探针上。即,通过移送基板将基板与探针连接,所以需要对应于基板移送空间的较大的安装空间。另外,需要用于移动基板的高价装置,进而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操作者进行基板检测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减安装空间的同时又能够降低成本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检测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承载支撑着形成有阳极线和阴极线的基板,且具有向所述基板供给电源的多个探针(Probe),用于检测所述基板有无缺陷;修复单元,以能够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以修复所述基板的缺陷部位;所述检测单元被设置成在所述工作台上能够以一侧面为基准使另一侧面旋转,所述探针位于所述基板的下侧,且可升降地设置,从而与所述基板的所述阳极线和所述阴极线连接或不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通过旋转用于承载支撑基板的检测单元而将基板竖立起来,从而拉近基板与操作者之间的距离,能够将操作者对基板的视线角度设定为舒适的角度。因此,具有检测操作非常方便的效果。另外,基板被支撑固定在检测单元上,检测单元的探针在基板的下侧进行升降的同时与基板的电极线连接或不连接。即,小尺寸及小体积的探针在进行升降,而且探针设置在检测单元的内部,因此,能够缩减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的安装空间。另外,不需要用于移动基板的高价装置,可降低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检测单元旋转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旋转图1所示的检测单元的状态下操作者检测基板的概略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检测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按压板向外侧移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图6所示的探针的截面图。附图标记100 :工作台200 :检测单元261 :探针271 :按压板300 :修复单元400 :暗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和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实施,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彼此不同,但相互并不排斥。例如,这里所记载的一实施例的具体形状、具体结构和特性,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另外,应理解为,各自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个别构成要素的位置或配置,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变更。因此,后述的详细说明并无限定之意,准确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仅以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内容为准,包含与其权利要求所主张的内容等同的所有范围。为方便起见,也有可能夸张地表现出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长度、面积、厚度及形态。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 所示的检测单元旋转状态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100,检测单元200 和修复单元300。检测单元200被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用于承载支撑基板50。检测单元200包括探针(Probe)261(参照图6),该探针261用于向基板50供给电源并点亮基板50的各像素, 以检测基板50有无缺陷。这时,在基板50的一侧和另一侧外缘部上分别形成有阳极线和阴极线,该阳极线和阴极线与探针261连接以接收供给的电源。以下,在基板50上形成的阳极线与阴极线称为‘电极线’。修复单元300能够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100上,以修复基板50的点缺陷(Point Defect)部位或线缺陷(Line Defect)部位。本实施例涉及的检测单元200可旋转地设置。详细说明,检测单元200的一侧面被支撑在工作台100上,而另一侧面以该一侧面为基准可旋转地设置。S卩,检测单元200相对于工作台100可旋转地设置,从水平状态相对于工作台100形成规定角度的进行旋转。检测单元200旋转,则承载支撑在检测单元200上的基板50也一同旋转,并与工作台100形成规定的角度。这样,能够使供给电源而被点亮的基板50以规定角度竖起,使其位于接近操作者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操作者对基板50的视线角度设定为舒适的角度,因此非常便利。优选检测单元200通过电机202或气缸(未图示)等以工作台100为基准旋转约80度左右。图3是示出旋转图1所示的检测单元的状态下操作者检测基板的概略侧视图,对此加以说明。如图所示,点亮基板50 (参照图1)后,操作者通过目测检查基板50有无缺陷时, 当基板50周围的照度在规定值以上,则很难判断基板50有无缺陷。因此,设置本实施例涉及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的使用空间的照度保持在规定值以下。此时,为了使操作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基板50有无缺陷,在工作台100的一侧形成有作为操作空间的暗室400。这样,能够使检测单元200的另一侧面侧向暗室400侧旋转的状态下判断基板50有无缺陷,从而操作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基板50有无缺陷。参照图4至图6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检测单元200。图4是图1所示的检测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按压板向外侧移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 “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检测单元200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0 (参照图1)上的底台210。底台 210的中央部设置有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的第一支撑块220,在第一支撑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检测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承载支撑着形成有阳极线和阴极线的基板,且具有向所述基板供给电源的多个探针,用于检测所述基板有无缺陷;修复单元,以能够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以修复所述基板的缺陷部位;所述检测单元被设置成,在所述工作台上能够以一侧面为基准使另一侧面旋转,所述探针位于所述基板的下侧,设置成可升降,并与所述基板的所述阳极线和所述阴极线连接或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5 KR 10-2011-01012971.ー种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检测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承载支撑着形成有阳极线和阴极线的基板,且具有向所述基板供给电源的多个探针,用于检测所述基板有无缺陷; 修复单元,以能够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以修复所述基板的缺陷部位; 所述检测単元被设置成,在所述工作台上能够以ー侧面为基准使另ー侧面旋转, 所述探针位于所述基板的下侧,设置成可升降,并与所述基板的所述阳极线和所述阴极线连接或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工作台的ー侧形成有暗室,该暗室为操作者对与所述检测単元一同旋转规定角度的所述基板进行目测检查的作业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检测及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単元包括 底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第一支撑块,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台上,且承载支撑所述基板的中央部侧; ー对第二支撑块,隔着所述第一支撑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和另ー侧的所述底台部位,且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可沿Y轴方向运动,并以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形式运动,且承载支撑与Y轴方向垂直的所述基板的一侧和另一侧外缘部; ー对第一钳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以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形式运动,且分别支撑与X轴方向垂直的所述基板的一侧面和另ー侧面; 第二钳位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块一同运动的同吋,分别支撑与Y轴方向垂直的所述基板的一侧面和另ー侧面。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道焕金显正赵启峰元龙渊
申请(专利权)人:灿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