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净剂胶体稳定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清净剂是润滑油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品种之一,全球年消耗量约90万吨,约占全部添加剂用量20%。清净剂的主要功能是中和润滑油因高温氧化所产生酸性物质,防止发动机金属的腐蚀;同时可以吸附油品在高温条件下因长期氧化而聚合的胶质、油泥和一些有害的极性物质,抑制它们形成油泥、漆膜和积炭等沉积物的倾向。常用的清净剂主要有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水扬酸盐、环烷基盐等类型。清净剂一般由油溶液、碱性组分(碳酸盐或金属氢氧化物)、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四部分组成,亲水的极性基团和亲油的非极性基团组成了双性化合物,并将碱性组分包容其中,即为胶体。当清净剂加在润滑油中时,清净剂中的胶体是以单分子的溶解状态存在。当遇到金属表面时,清净剂胶体中亲水的极性基团会吸附于金属表面,而另一亲油的非极性基团那一端则面向油相。当油品因氧化产生酸性物质时,胶体中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碱性组分与之中和。当油品中产生非油溶性胶质、固体微粒和其它极性物质时,清净剂中的极性基团能予以吸附,并分散在油相中。由于清净剂主要通过胶体产生清净作用,因此胶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其主要表现在碱性组分能否长期地保持在胶体中,并主要和碱性组分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形状有直接关系。目前,行业内还没有公认的评价清净剂胶体稳定性的方法,之前有人采用冷冻蚀刻法来粗略评判清净剂的胶体稳定性(润滑油清净剂胶体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石油炼制与化工,1996,27 (3),60 63)。冷冻蚀刻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把胶体内固体颗粒的类型(无定形或晶型)和固体颗粒的粒径进行摄像成影,一般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净剂胶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将清净剂和溶剂在温度10~50℃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所选溶剂选自馏程为60~90℃或90~120℃的石油醚、正庚烷或正戊烷中的至少一种;b)将混合物A静置24~120小时,观察沉淀数量,以此评价清洁剂胶体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净剂胶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将清净剂和溶剂在温度10 50°C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所选溶剂选自馏程为60 90°C或90 120°C的石油醚、正庚烷或正戊烷中的至少一种;b)将混合物A静置24 120小时,观察沉淀数量,以此评价清洁剂胶体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净剂胶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清净剂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 9) (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清净剂胶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清净剂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 9) (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飞,刘枫林,宓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