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147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检测台整体呈圆柱形且固定到底板上,其上端面正对拨叉装配孔检测轴的方向开设有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下方的后检测台上还沿周向设置有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所述后检测台上端的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底部具有向下设置的定位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使其能够实现对拨叉定位轴的两次检测定位,两次定位相互不发生干涉,能够和前检测台配合实现拨叉的多个参数检测,同时还具有便于自身的安装定位和便于自身结构加工,降低加工损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尤其是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拨叉,是一种换挡机构中用于换挡时拨动齿轮的构件。现有的一种摩托车拨叉,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拨叉的一端具有两个叉臂1,两个叉臂之间形成圆弧形的凹部2,拨叉另一端具有向两侧面凸起的圆台,圆台中部具有装配孔3,圆台的一侧具有用于输入转动力矩的受力轴4。这种现有的摩托车拨叉,为了保证装配,在生产后需要对拨叉的多个参数进行检测,需要检测的参数有装配孔的尺寸、凹部弧形的尺寸、凹部弧形和装配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凹部弧形中心到装配孔中心的连线与受力轴轴心线之间的夹角大小,同时还需要检测在厚度方向上拨叉的叉臂端部的尺寸以及拨叉端部与受力轴之间在厚度方向的平行度和闻度差关系。在现有技术中,上述各参数的检测,一般是各自采用单独的检具进行检测。存在需要检具较多,检测步骤较多,劳动效率低下等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考虑到设计一种同时可以检测拨叉中上述多个参数的拨叉检具,其设计思路为采用一个底板,在底板前端设置前检测台,底板后端设置后检测台以形成底座结构,同时在前检测台和后检测台之间设计对拨叉装配孔进行装配定位的结构,使得在前检测台和后检测台的上方位置中形成能够对装配定位后的拨叉的凹部弧形的尺寸、凹部弧形和装配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凹部弧形中心到装配孔中心的连线与受力轴轴心线之间的夹角大小等参数进行检测的结构;同时在前检测台和后检测台的相对下方的位置形成能够对装配定位后的拨叉的厚度方向上拨叉的叉臂端部的尺寸以及拨叉端部与受力轴之间在厚度方向的平行度和高度差关系进行检测的结构。其中,在设计后检测台结构时,就需要考虑怎样实现拨叉定位轴的两次检测定位,使其能够和前检测台配合实现拨叉的多个参数检测;同时,还需要考虑怎样使其便于自身的安装定位和便于自身结构加工,降低加工损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使其能够实现对拨叉受力轴的两次检测定位,能够和前检测台配合实现拨叉的多个参数检测,还使其能够便于自身的安装定位和便于自身结构加工,降低加工损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该后检测台结构而得到的摩托车拨叉检具,使其能够对摩托车拨叉的多个参数进行检测的,达到简化检具数量,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劳动效率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检测台整体呈圆柱形,其下部具有配合在底板上后检测台装配孔内的小直径端,其上端面正对拨叉装配孔检测轴的方向开设有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所在位置高度与拨叉凹部检测块所在位置高度一致,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宽度与拨叉受力轴直径匹配,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中心到拨叉装配孔检测轴轴心线的连线与拨叉装配孔检测轴轴心线到拨叉凹部检测块轴心线的连线的夹角大小和拨叉的凹部弧形圆心到装配孔中心的连线与受力轴轴心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一致),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下方的后检测台上还沿周向设置有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所述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的高度与拨叉受力轴直径匹配,所述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下端面高于拨叉装配孔检测轴上限位圆台的高度,所述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和前检测台中形成的用于检测摩托车拨叉叉臂端部厚度的检测空腔之间的平行度和高度差与拨叉受力轴和拨叉叉臂端部之间的平行度和高度差均一致),所述后检测台上端的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底部具有向下设置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底板上后检测台定位孔位置对应且贯穿设置有定位销使后检测台定位到底板上,定位销上端面高度低于后检测台上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的下侧面高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后检测台整体采用圆柱形,方便采用车削加工得到;在高度方向从上倒下分别设计了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和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的结构,可以分别实现检测拨叉凹部弧形中心到装配孔中心的连线与受力轴轴心线之间的夹角大小时,以及对拨叉受力轴的定位和检测拨叉端部与受力轴之间在厚度方向的平行度和高度差关系时对拨叉受力轴的定位,以顺利地实现对拨叉多个参数的检测;其中,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从竖向进行定位,便于加工也方便对受力轴第一次定位的实现,采用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的结构实现检测高度差时对拨叉受力轴的第二次定位,定位时从水平旋入,避免了和第一次定位结构的干涉,环槽采用车削加工,也可以使得加工非常方便同时利于检测时拨叉受力轴的旋转进入;所述后检测台和底板之间采用了两个定位点,方便快捷地实现了水平转动方向的定位,保证检测的顺利;其中一个定位点直接采用在后检测台下部设置小直径端插入到底板上后检测台装配孔内,另一个定位点采用定位销插入到底板上的后检测台定位孔内进行定位,这样可以方便定位结构的加工,同时定位销的定位通孔位于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的底部,这样可以使得在加工后检测台上的装配孔时钻刀走刀距离更短,使得定位通孔的加工更加方便快捷,减少刀具磨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使其能够实现对拨叉受力轴的两次检测定位,两次定位相互不发生干涉,能够和前检测台配合实现拨叉的多个参数检测,同时还具有便于自身的安装定位和便于自身结构加工,降低加工损耗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所述的现有摩托车拨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摩托车拨叉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摩托车拨叉检具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摩托车拨叉检具,包括底座、拨叉凹部检测块6和拨叉装配孔检测轴7,所述底座包括底板5和分别固定在底板5上方前后两端(所述方向定义为检具在检测时,拨叉叉臂所在的方向为前端,相反方向为后端,同时定义拨叉检测时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另一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前检测台结构8和后检测台结构9 ; 所述底板5为矩形体且在前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前检测台定位孔51,底板5后部设置有一个后检测台装配孔52和一个后检测台定位孔53,后检测台定位孔53位于后检测台装配孔52前方,位于底板5上两个前检测台定位孔51和后检测台定位孔53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拨叉装配孔检测轴定位孔54 ; 所述前检测台结构8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置的下支撑块81、中支撑块82和上支撑块83,所述下支撑块81、中支撑块82和上支撑块83均为宽度与底板宽度一致的矩形体且三者的前端面和两侧面与底板5的前端面和两侧面均各自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下支撑块81、中支撑块82和上支撑块83上对应底板5上前检测台定位孔51的位置均对应设置有匹配的定位孔,并采用定位螺钉贯穿上支撑块83、中支撑块82、下支撑块81和底板5使四者固定相连,所述中支撑块82的厚度与摩托车拨叉叉臂前端端部厚度一致,同时中支撑块82沿底板5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小于上支撑块83和下支撑块81沿底板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使得上支撑块83和下支撑块81之间的后部位置形成一个用于检测摩托车拨叉叉臂端部厚度的检测空腔84,所述上支撑块83后部还设置有拨叉凹部检测块安装孔85,所述拨叉凹部检测块安装孔85轴心与底板5上拨叉装配孔检测轴定位孔54轴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拨叉凹部轴心与拨叉装配孔轴心之间相对位置一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检测台整体呈圆柱形,其下部具有配合在底板(5)上后检测台装配孔(52)内的小直径端(91),其上端面正对拨叉装配孔检测轴的方向开设有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92),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92)下方的后检测台上还沿周向设置有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93),所述后检测台上端的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底部具有向下设置的定位通孔(94),所述定位通孔(94)与底板上后检测台定位孔位置对应且贯穿设置有定位销(95)使后检测台定位到底板上,定位销(95)上端面高度低于后检测台上拨叉受力轴检测环槽(93)的下侧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拨叉检具后检测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检测台整体呈圆柱形,其下部具有配合在底板(5 )上后检测台装配孔(52 )内的小直径端(91),其上端面正对拨叉装配孔检测轴的方向开设有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92),拨叉受力轴检测竖槽(92)下方的后检测台上还沿周向设置有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恩龙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