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属于锅炉燃烧系统领域,其结构包括一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连接的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所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的进气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中间,煤泥输送系统的煤泥入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上部,中煤输送系统的进煤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下部,上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选煤厂的副产品—中煤和煤泥及焦化厂的副产品—焦炉煤气,不仅节约了燃煤或燃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解决了焦炉煤气排入大气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锅炉在运行中蓬煤或断煤时不影响负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燃烧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技术背景传统的锅炉燃烧系统只是单纯的采用燃煤或者燃油作为燃料,而燃煤和燃油都是 不可再生资源。而且锅炉在运行中蓬煤或断煤后负荷下降很多,直接影响发电量。因此,寻 求燃煤和燃油的替代品或部分替代品是热电厂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选煤厂的副产 品——中煤和煤泥及焦化厂的副产品——焦炉煤气并将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混合掺烧的 锅炉燃烧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连接 的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所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的进气口位 于锅炉本体的中间,煤泥输送系统的煤泥入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上部,中煤输送系统的进煤 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下部,上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均与控制 系统相连接。所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是由一组以上的煤气输送组件构成,每组煤气输送组件包括煤 气管道和相对锅炉本体由远及近串联在煤气管道上的煤气水封和燃烧混合器。所述煤泥输送系统包括煤泥输送管和相对锅炉本体由近及远相互连接的煤泥泵、 搅拌仓、搅拌提升机、刮板机和煤泥库。所述中煤输送系统包括一组以上的给煤机和与其连接的输煤皮带。正常运行时,煤气从煤气水封的进口管进入,穿过水后从煤气水封的出口管出来 后进入炉膛。当煤气压力过低时,火焰有可能由煤气管道倒回水封,此时火焰被水封中的水 挡住,不能继续往回窜。煤气停运时,还可把水封中的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位,这样煤气便 不能穿过水也就不能到达水封出口,防止煤气泄漏造成事故。此外,通过调节水封水位的高 低,还可调整水封出口煤气压力的大小,从而控制煤气流量的大小,满足锅炉负荷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选煤厂的副产品一中煤和煤泥及焦化厂的副产品一焦炉煤气,不 仅节约了燃煤或燃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解决了焦炉煤气排入大气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 还解决了锅炉在运行中蓬煤或断煤时不影响负荷的问题。2)煤气水封是本专利技术的重要设备,它是防止锅炉回火爆炸的一道屏障。当煤气压 力降低时火焰可能顺管道倒入水封,火就被水封住并熄灭,能够有效的防止锅炉回火爆炸, 保证煤气使用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煤气进口总阀门,2、左侧煤气进口阀门,3、左侧煤气水封,4、左侧煤气入 口阀门,5、左侧燃烧混合器,6、左侧给煤口,7、煤泥喷口,8煤泥泵、,9、搅拌仓,IO、搅和提升 机,11、刮板机,12、右侧煤气进口阀门,13、右侧煤气水封,14、右侧煤气入口阀门,15、右侧 燃烧混合器,16、右侧给煤口,17、煤泥库,18、锅炉本体,19、煤泥输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其结构锅炉本体18,所述锅炉 本体18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连接的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所述 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的进气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中间,煤泥输送系统的煤泥入口位于锅炉本体 的上部,中煤输送系统的进煤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下部,上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 统和中煤输送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是由左右两组煤气输送组件构成,左侧煤气输送组件包括依次 相互串联的左侧煤气进口阀门2、左侧煤气水封3、左侧煤气入口阀门4、左侧燃烧混合器5, 右侧煤气输送组件包括依次相互串联的右侧煤气进口阀门12、右侧煤气水封13、右侧煤气 入口阀门14、右侧燃烧混合器15,所述左侧煤气进口阀门和右侧煤气进口阀门12与煤气进 口总阀门I相连接。 所述煤泥输送系统包括煤泥输送管19和相对锅炉本体18由近及远相互连接的煤 泥泵8、搅拌仓9、搅拌提升机10、刮板机11和煤泥库17。所述中煤输送系统包括两组与焦炉煤气输送系统配合使用的给煤机和与其连接 的输煤皮带。中煤由给煤机经过设置在锅炉燃烧室7米处的左侧给煤口 6和右侧给煤口 16进 入炉膛;煤泥在刮板机11的作用下从煤泥库17送入搅拌提升机10,搓和提升机10将煤泥 送入搅拌仓9进行搅拌后经过煤泥泵8送至设置在锅炉燃烧室34米处的煤泥喷口 7进入 炉膛参与燃烧;煤气经过煤气进口总阀门I分别流向左侧煤气进口阀门2和右侧煤气进口 阀门12后分别进入左侧煤气水封3和右侧煤气水封13,然后经过左侧煤气入口阀门4和右 侧煤气入口阀门14进入设置在燃烧室9米处的左侧燃烧混合器5和右侧燃烧混合器15后 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锅炉实行集控方式,选用先进的DCS在线监控系统,煤气、煤泥、中煤掺烧量可以 通过该系统远程调节,而且都与燃烧系统连锁保护。在燃烧器本体上,安装有火焰检察孔两个,一个可就地观察,一个可安装在火焰检 测器进行远传。与锅炉的DCS系统接口可进行远方控制操作。在燃烧调整中一般用中煤保持料层厚度,然后煤气阀门全开,保证焦化厂排出的 焦炉煤气全部耗尽,再根据锅炉负荷情况调整煤泥主泵开度,一旦三种燃料中的任何一种 出现问题或任何一种系统出现问题,运行人员立即调整其他两种燃料使用量,保持锅炉负 荷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连接的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所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的进气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中间,煤泥输送系统的煤泥入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上部,中煤输送系统的进煤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下部,上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连接的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所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的进气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中间,煤泥输送系统的煤泥入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上部,中煤输送系统的进煤口位于锅炉本体的下部,上述焦炉煤气输送系统、煤泥输送系统和中煤输送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煤泥、中煤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煤气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玉海,张拥军,苑洪波,时贞坤,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金威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