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层强化燃烧器,包括楔形架、若干犁煤子片、若干空气喷嘴和进气连接管,楔形架顶面为倾斜面,与底面形成锐角,两侧面分别与链条炉两侧墙固定连接,若干犁煤子片均匀排列形成第一排犁煤片和第二排犁煤片,并对称固定在顶面上,空气喷嘴的顶部开设有一个气孔,侧壁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气孔,若干空气喷嘴均匀间隔固定在楔形架后面,空气喷嘴腔体与楔形架内腔连通,进气连接管穿过链条炉两侧墙分别与楔形架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与楔形架内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煤层强化燃烧器,加强空气与煤粒的混合,提高空气向煤粒内的扩散速度,强化煤粒燃烧,提高煤粒内部燃烬率,降低灰渣含碳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层强化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锅炉层状燃烧
,特别涉及一种针对链条锅炉燃煤层的煤层强化装置。
技术介绍
链条炉属于移动层燃,其工作方式是煤从炉排一端落在炉排面进入炉膛后,随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燃烧所需的空气通过炉排的间隙自下而上与移动着的煤层垂直相交。链条炉燃烧是沿炉排长度分区段进行的,随炉排移动的燃料,依次完成干燥和加热、挥发分析出燃烧、焦炭燃烧、燃烬过程。随着燃烧的进行,一方面煤颗粒内焦炭被灰渣包裹,另一方面,煤层中部的焦炭被上下的灰渣所夹,阻碍焦炭的燃烬,导致灰渣含碳量大;而煤层相对于炉排是静止的,煤层的板结阻止空气穿过、混合,焦炭不能燃烬,排渣带红火,需要人工拨动煤层防止煤层结块,劳动强度也非常大。上述链条炉固有的燃烧特性造成其在实际运行中灰渣含碳量大。据大量测试资料显示,我国链条锅炉的灰渣含碳量一般为20%左右,最大达40%。因此,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基于以上原因,专利技术人认为采用新型、独特的强化燃烧装置,可以降低链条炉的灰渣含碳量,降低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且节能潜力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链条炉的煤层强化燃烧器。一种煤层强化燃烧器,用于提高链条炉煤层煤粒内部燃尽率,降低灰渣含碳量,固定布置在链条炉炉排上方,与炉排间具有间隙,包括楔形架、若干犁煤子片、若干空气喷嘴和进气连接管;所述楔形架为五面体,所述楔形架包括顶面、底面、后面和两侧面,所述顶面为倾斜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形成锐角,所述两侧面及后面为垂直面,所述两侧面分别与链条炉两侧墙固定连接,所述顶面、底面、后面和两侧面闭合围成内腔;所述犁煤子片均匀排列形成第一排犁煤片和第二排犁煤片,所述第一排犁煤片和第二排犁煤片对称固定在所述顶面上;所述空气喷嘴为中空圆柱体,所述空气喷嘴顶部开设有一个气孔,所述空气喷嘴侧壁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气孔,所述若干空气喷嘴均匀固定在所述楔形架的后面,所述空气喷嘴的腔体与所述楔形架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连接管穿过链条炉两侧墙分别与所述楔形架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楔形架的内腔连通。所述空气喷嘴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的气孔的轴线与所述空气喷嘴轴线垂直。所述空气喷嘴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的气孔的轴线与所述空气喷嘴轴线呈角度倾斜。所述楔形架的内腔还具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楔形架内腔分隔为气腔室和水腔室。还包括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穿过链条炉两侧墙分别与所述楔形架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腔室连通,所述进气连接管与气腔室连通。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现有链条炉中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层强化燃烧器,加强空气与煤粒的混合,提高空气向煤粒内的扩散速度,强化煤粒燃烧,能够有效提高煤粒内部燃烬率,降低灰渣含碳量,进而提高锅炉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可广泛适用于燃用褐煤、烟煤、贫煤、无烟煤及低热值高灰分劣质煤的链条炉。适用于锅炉设计,也适用于现有锅炉的技术改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在链条炉中的安装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链条炉炉膛20包括炉排21、前拱22、后拱23以及出口窗25,煤层24随炉排21在炉膛内缓慢移动,空气由炉排21下部不断鼓进炉膛内帮助煤层24燃烧,同时鼓进炉膛内的空气带着可燃细小颗粒形成高温烟气向出口窗25方向流动,煤层24在链条炉内燃烧后剩余的灰渣由炉排21继续输送排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层强化燃烧器10布置在链条炉20的炉排21上方,与炉排21保持一定间隙,不干涉炉排21的输送动作。如图2-6所示,煤层强化燃烧器10,包括楔形架11、犁煤子片12、空气喷嘴13和进气连接管14。楔形架11为五面体,包括顶面111、底面112、后面113、侧面114、侧面115及内腔116,顶面111为倾斜面,底面112为水平面,顶面111与底面112形成锐角,两侧面114、115及后面113为垂直面,顶面111、底面112、后面113和两侧面114、115闭合围成内腔116。犁煤子片12均匀排列形成第一排犁煤片121和第二排犁煤片122,两排犁煤片与顶面111呈角度倾斜,且两排犁煤片对称固定在顶面111上,第一排犁煤片121和第二排犁煤片的倾斜方向相反。空气喷嘴13为中空圆柱体,空气喷嘴13的顶部开设有一个气孔,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气孔,开设在空气喷嘴侧壁上的气孔的轴线可以与空气喷嘴13的轴线相垂直,也可以与空气喷嘴13的轴线成角度倾斜,若干空气喷嘴13均匀间隔固定在楔形架的后面113上,空气喷嘴13的腔体与楔形架11的内腔116连通。在楔形架11的侧面114和侧面115上固定连接着进气连接管14,进气连接管14内部与内腔116连通。楔形架11的两侧面114和115与链条炉的两侧墙固定连接,使整个楔形架11固定在链条炉炉膛20内,进而使整个煤层强化燃烧器10固定在链条炉炉排21上方与所述进气连接,同时保证一定的间隙,避免干涉炉排21的动作。楔形架11及犁煤片12都采用特种稀土耐热钢。进气连接管14一头需要穿过链条炉侧墙连通楔形架11内腔116,一头留在链条炉外,由链条炉外向进气连接管14通入助燃空气,一方面,促进煤层与空气混合,帮助燃烧,另一方面,通入的空气可以帮助楔形架11降温,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炉排21带动煤层24向后运动,由于进气连接管14和楔形架内腔116以及空气喷嘴腔体三者连通,向进气连接管14通入的助燃空气不断由空气喷嘴13上的气孔喷出,所形成的气流与通过炉排21向上的气流方向垂直或相交。煤层24在运动中遇到固定的煤层强化燃烧器10,经过楔形架11煤层被抬起,当煤层24爬越楔形架后重新落回炉排,此时形成了一个煤层燃烧空间,同时经过犁煤片12时煤层被翻动,使煤粒表面的裹灰剥落和裂开缝隙,防止煤层板结,若干空气喷嘴13喷出的助燃空气与煤粒充分混合,提高空气向煤粒内的扩散速度,强化煤粒的燃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固定布置于链条炉炉排上方的煤层强化燃烧器,提高煤粒内部燃烬率,降低灰渣含碳量,实现了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目标。实施例二为降低本专利技术对材质的耐高温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水冷降温型煤层强化燃烧器。如图7-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层强化燃烧器10,包括楔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层强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链条炉煤层煤粒内部燃尽率,降低灰渣含碳量,固定布置在链条炉炉排上方,与炉排间具有间隙,包括楔形架、若干犁煤子片、若干空气喷嘴和进气连接管;所述楔形架为五面体,所述楔形架包括顶面、底面、后面和两侧面,所述顶面为倾斜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形成锐角,所述两侧面及后面为垂直面,所述两侧面分别与链条炉两侧墙固定连接,所述顶面、底面、后面和两侧面闭合围成内腔;所述犁煤子片均匀排列形成第一排犁煤片和第二排犁煤片,所述第一排犁煤片和第二排犁煤片对称固定在所述顶面上;所述空气喷嘴为中空圆柱体,所述空气喷嘴顶部开设有一个气孔,所述空气喷嘴侧壁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气孔,所述若干空气喷嘴均匀固定在所述楔形架的后面,所述空气喷嘴的腔体与所述楔形架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连接管穿过链条炉两侧墙分别与所述楔形架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楔形架的内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强化燃烧器,用于提高链条炉煤层煤粒内部燃尽率,降低灰渣含碳量,固定布置在链条炉炉排上方,与炉排间具有间隙,包括楔形架,所述楔形架为五面体,所述楔形架包括顶面、底面、后面和两侧面,所述顶面为倾斜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形成锐角,所述两侧面及后面为垂直面,所述顶面、底面、后面和两侧面闭合围成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犁煤子片、若干空气喷嘴和进气连接管;所述楔形架两侧面分别与链条炉两侧墙固定连接;所述犁煤子片均匀排列形成第一排犁煤片和第二排犁煤片,所述第一排犁煤片和第二排犁煤片对称固定在所述顶面上;所述空气喷嘴为中空圆柱体,所述空气喷嘴顶部开设有一个气孔,所述空气喷嘴侧壁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气孔,所述若干空气喷嘴均匀固定在所述楔形架的后面,所述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煤神州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