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114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小型且廉价的车辆用灯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车辆用灯具包括:灯体(10),具有开口部;外盖(20),闭塞开口部,与灯体(10)之间形成灯室(S);发光部(30,40),配置在灯室(S)内;以及蒸镀片材(50),配置在灯室(S)内,在使得发光部(30,40)露出的状态下,覆盖灯体(10);在外盖(20)及灯体(10)的至少一方,设有嵌合部(12,13),其与蒸镀片材(50)嵌合,能将蒸镀片材(50)保持为沿着灯体(10)或外盖(20)的形状。通过上述灯具,解决上述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具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灯具,尤其涉及与汽车的侧反射镜一体化的侧转向信号灯 (side turn signal lamp)。
技术介绍
一体地安装在车辆的侧反射镜、告知自身车辆向后方及侧方的前进道路变更的侧转向信号灯由专利文献I为人们所公知。专利文献I记载的侧转向信号灯包括灯具体、前面透镜、导光内透镜、第一及第二 LED。在该侧转向信号灯中,沿着前面透镜延伸的延伸反射镜组装在灯具体的前面,遮蔽第一及第二 LED,使得不能从外部直接视认。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52566号公报近年,照相机或传感器等,各种附加功能内藏在侧反射镜,要求侧转向信号灯小型化。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由树脂形成延伸反射镜,成为壁厚,灯具小型化有限度。 又,在专利文献I中,难以对复杂形状的延伸反射镜均一地施以装饰处理,制造成本提高。于是,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使用在树脂制片材上施以金属蒸镀处理的蒸镀片材,作为延伸件。但是,将该蒸镀片材用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粘接到灯体场合,不仅其作业成为烦杂, 而且需要能耐因来自光源的发热引起的高温的特殊粘接剂。其结果,侧转向信号灯的制造成本高,且组装效率方面也产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组装效率高、小型廉价的车辆用灯具。于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用灯具包括灯体,具有开口部;外盖,闭塞上述开口部,与上述灯体之间形成灯室;发光部,配置在上述灯室内;以及蒸镀片材,配置在上述灯室内,在使得上述发光部露出的状态下,覆盖上述灯体;在上述外盖及上述灯体的至 少一方,设有嵌合部,其与上述蒸镀片材嵌合,能将上述蒸镀片材保持为沿着上述灯体或上述外盖的形状。又,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在上述灯体及上述外盖,设有夹持上述蒸镀片材的面推压部。又,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上述发光部包括光源,以及设有使得从该光源入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部的导光体;在上述蒸镀片材设有上述导光体插入穿通的插入穿通部;保持上述蒸镀片材,使得上述光源位于上述蒸镀片材和上述灯体之间,上述射出部位于上述蒸镀片材和上述外盖之间。又,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上述蒸镀片材包括片材本体,设有上述插入穿通部;以及插入部,与上述片材本体形成为一体,插入上述导光体和上述灯体之间。又,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在上述导光体,在与上述插入穿通部 的外缘对应的位置设有光学要素。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辆用灯具,通过采用薄的蒸镀片材,能使得车辆用灯具小型 化。又,蒸镀片材在沿着上述灯体或上述外盖的状态下被保持,因此,不需要通过双面胶 带进行固定。因此,能廉价地提供组装效率高、小型的车辆用灯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车辆用灯具的水平断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的断面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车辆用灯具的组装工序的图。图5是表示图2所示车辆用灯具的组装工序的图。图中符号意义说明如下I 一壳体2 一反射镜3 —开口4一侧转向信号灯5—电极端子6一密封部件10 一灯体Ila —曲面部Ilb 一光源收纳部12 —第一嵌合突起13 —第二嵌合突起14 一阶梯部20 —外盖21 一外观面部22 —平面部23 一漫射阶梯30 —电路基板31 - LED40 —内透镜(导光体)41 一入射面42 —射出面43 —反射阶梯部50 一蒸镀片材51 一片材本体51a —插入通孔(插入穿通部)52 —插入部53 —第一嵌合孔54—第二嵌合孔S —灯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 图5说明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侧转向信号灯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涉及的侧转向信号灯4的水平断面图。如图1所示, 侧转向信号灯4 一体地安装在车辆的侧反射镜。构成侧反射镜的壳体I形成为从车辆朝侧方弯曲突出。面向车辆后方的反射镜2 支承在该壳体I上。又,在壳体I的前面,形成开口到侧方的开口 3。侧转向信号灯4固定在壳体I的开口 3内。侧转向信号灯4包括沿着壳体I的开口 3的内壁的形状的灯体10,以及与灯体10对向配置的外盖20。灯体10是朝车辆侧方弯曲延伸的长的树脂制部件。灯体10固定在壳体I的开口 3内。该灯体10设为向着前方开口的形状。该灯体10由沿外盖20弯曲的曲面部Ila以及远离外盖20地凹下的光源收纳部Ilb形成。又,在灯体10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嵌合突起(嵌合部)12、13,它们朝着外盖20侧突出,互相离开地延伸。外盖20是仿照壳体I的 弯曲的前面弯曲的长的树脂制部件。该外盖20安装在灯体10,使得从车辆前方包覆灯体10的开口部。由此,在灯体10和外盖20之间,形成灯室S。外盖20的外壳形状形成为与灯体10的外壳形状大致相等。在灯室S的内部,设有搭载在电路基板31上的LED (光源)30,以及对来自LED30 的光进行导光的内透镜(导光体)40。由LED30和内透镜40形成发光部。电路基板31安装在灯体10的光源收纳部lib。又,通过配置在灯体10和壳体I之间的电极端子5向 LED30供给电源。内透镜40是长的透明树脂部件,仿照外盖20弯曲。在内透镜40的一端,设有与LED30对向的入射面41。又,在内透镜40的另一端,设有向着车辆后方射出光的射出面42。由此,从入射面41入射的来自LED30的光在内透镜40内被导光,从射出面42向着车辆后方射出。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内透镜40的射出面42附近的后面,设有由多个反射阶梯构成的反射阶梯部(光学要素)43。S卩,在上述导光体,在与上述插入穿通部的外缘对应的位置设有光学要素。通过该反射阶梯部43,使得在内透镜40内导光的光的一部分向车辆前方及侧方反射。由此,提高侧转向信号灯4的从车辆前方及侧方的被视认性。在灯室S内,设有可挠性的薄的蒸镀片材50。该蒸镀片材50系在聚碳酸酯制的 片材表面上施以铝蒸镀而得。通过用蒸镀片材50覆盖灯体10,从外部遮蔽灯体10、LED30 以及内透镜40的一部分。图2是表示卸下外盖20状态的侧转向信号灯4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蒸镀片 材50的大致中央,设有插入通孔(插入穿通部)51a。内透镜40的包含射出面42的一部 分从该插入通孔51a向外部露出。蒸镀片材50包括设有插入通孔51a的片材本体51,以及与插入通孔51a对应形 状的插入部52。在片材本体51上形成细长的U字状切口,形成插入通孔51a,切口内侧的 细长部位设为插入部52(参照图4)。因此,插入部52在其一端(内透镜40的射出面42 侧)与片材本体51连接,片材本体51和插入部52设为一体部件。又,在蒸镀片材50的长度方向两端附近,设有第一嵌合孔53以及第二嵌合孔 54。该第一嵌合孔53、第二嵌合孔54分别形成在可与灯体10的第一嵌合突起12、第二嵌 合突起13嵌合的位置。插入部52从内透镜40的射出面42侧插入到内透镜40的背面,与内透镜40的 反射阶梯部43对向。由此,插入部52隐蔽灯体10,使得灯体10不透过内透镜40从外部 被直接视认。又,插入部52将内透镜40的从反射阶梯部43漏出到灯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用灯具包括:灯体,具有开口部;外盖,闭塞上述开口部,与上述灯体之间形成灯室;发光部,配置在上述灯室内;以及蒸镀片材,配置在上述灯室内,在使得上述发光部露出的状态下,覆盖上述灯体;在上述外盖及上述灯体的至少一方,设有嵌合部,其与上述蒸镀片材嵌合,能将上述蒸镀片材保持为沿着上述灯体或上述外盖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30 JP 2011-216610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辆用灯具包括 灯体,具有开ロ部; 外盖,闭塞上述开ロ部,与上述灯体之间形成灯室; 发光部,配置在上述灯室内;以及 蒸镀片材,配置在上述灯室内,在使得上述发光部露出的状态下,覆盖上述灯体; 在上述外盖及上述灯体的至少一方,设有嵌合部,其与上述蒸镀片材嵌合,能将上述蒸镀片材保持为沿着上述灯体或上述外盖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灯体及上述外盖,设有夹持上述蒸镀片材的面推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上敦士風岡成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