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13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1:35
一种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包含有一主饰盖以及至少一副饰盖,该主饰盖的两侧分别形成一饰面及一组接面,该副饰盖于邻近主饰盖的侧面上形成一饰部及一封闭的组接部,所述饰部与饰面组合形成一造型面,该组接部与主饰盖的组接面邻贴组合,其中,该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具有可组合的主饰盖与副饰盖,并分别提供饰面与饰部以形成一造型面,组合式的设计可提高造型面的变化性与提升外观性,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特别是关于一种采取组合式且可增加视觉变化性的车体侧盖模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8所示,现有摩托车的车体侧盖90为单一构件,并位于摩托车座垫91下方的两侧,由于车体侧盖90为单一构件的设计,所以摩托车侧盖90的外型设计受限制而变化少,造成外观性不佳,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希藉此设计,改善现有摩托车侧盖采单一构件设计而外观性不佳的问题。为达成前揭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包含有一主饰盖,以及至少一副饰盖,该主饰盖的两侧分别形成一饰面及一组接面,该副饰盖于邻近主饰盖的侧面上形成一饰部及一组接部,所述饰部与饰面组合形成一造型面,该组接部与主饰盖的组接面相抵靠。·上述中,该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采取主饰盖与副饰盖叠置组合定位,藉由主饰盖提供的饰面与副饰盖提供的饰部,形成一造型面,其中,饰面与饰部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组合、不同材质的组合、不同表面处理的组合或是不同曲线的组合,达到提升外观变化性与美观性的目的,同时可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另外,所述副饰盖中封闭的组接部设计,可以提高副饰盖的尺寸安定性,使其不易变形,提升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 :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中主饰盖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中副饰盖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 :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外侧平面示意图。图4 :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内侧平面示意图。图5 :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设于摩托车上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平面示意图。图6 :为图5中66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 :为图5中77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 :为现有车体侧盖组合于摩托车上的平面示意图。I车体侧盖模组10主饰盖11饰面12组接面13第一扣接部14第二扣接部15凸柱16第一结合孔20副饰盖21饰部22组接部23扣接孔24镂空部25第二结合孔26插接部30固定件40座垫90车体侧盖91座垫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I之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主饰盖10及至少一副饰盖20,该主饰盖10的两侧分别形成一饰面11及一组接面12,所述副饰盖20系邻接主饰盖10,以及副饰盖20于邻近主饰盖10的侧面上,形成一饰部21及一封闭的组接部22,饰部21邻近饰面11且位于同侧,并可组合形成一造型面,以及副饰盖20的组接部22与主饰盖10的组接面12邻贴组合。其中,所述副饰盖20于邻近组接部22外缘处设有复数间隔排列的扣接孔23,该主饰盖10于组接面12的外缘处设有可伸入扣接孔23的第一扣接部13,藉由扣接孔23与第一扣接部13的扣组,可初步定位副饰盖20与主饰盖10。上述中,所述副饰盖20于组接部22上设有镂空部24,可以减轻副饰盖20的整体重量,又可节省材料,另如图7所示,该主饰盖10的组接面12上设有复数凸柱15,该些凸柱15上皆设有一第一结合孔16,所述副饰盖20的组接部22上设有复数分别对应第一结合孔16的第二结合孔25,并可提供固定件30伸入对应的第一结合孔16与第二结合孔25中,以组合固定主饰盖10与副饰盖20。 此外,该主饰盖10于组接面12的外缘处设有第二扣接部14,以及所述副饰盖20于饰部21的外缘处设有插接部26,其中,主饰盖10的饰面11与副饰盖20的饰部21可以采用不同颜色、材质、表面处理或是曲线的组合。其中,所述副饰盖20的饰部21呈细长〈形状,并于尖角的内侧处形成封闭的组接部22,且饰部21凸出于组接部22,封闭的组接部22设计,可以让塑胶制的副饰盖20的射出成形性佳,可以提高副饰盖20的尺寸安定性、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并可提升制品良率。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该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I系设于摩托车的车体上,并位于摩托车座垫40下方的两侧,其中,该主饰盖10位于最外侧,主饰盖10的第一扣接部13扣入副饰盖20的扣接孔23 (如图5所示),让主饰盖10与副饰盖20初步结合定位,使主饰盖10的第一结合孔16与副饰盖20的第二结合孔25对应,操作人员可将固定件30锁入,固定主饰盖10与副饰盖20 (如图7所示),形成车体侧盖模组1,车体侧盖模组I利用主饰盖10的第二扣接部14与副饰盖20的插接部26插组于车体。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I中,采用主饰盖10与副饰盖20的组合设计,使主饰盖10的饰面11与副饰盖20的饰部21形成一造型面,且饰面11与饰部21利用颜色、材质、表面处理、曲线的搭配组合,提供多样化的外观变化,增加造形设计感与美观性,并提闻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此外,副饰盖20采用封闭的组接部22设计,可以提高副饰盖20与主饰盖10的结合强度,以及提高副饰盖20的结构强度、尺寸稳定性,又副饰盖20设置的镂空部24可以降低副饰盖20的重量、降低成本并可增加空间,故利于产业之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其包含有一主饰盖,以及至少一副饰盖,该主饰盖的两侧分别形成一饰面及一组接面,该副饰盖于邻近主饰盖的侧面上形成一饰部及一组接部,所述饰部与饰面组合形成一造型面,该组接部与主饰盖的组接面相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其包含有一主饰盖,以及至少一副饰盖,该主饰盖的两侧分别形成一饰面及一组接面,该副饰盖于邻近主饰盖的侧面上形成一饰部及一组接部,所述饰部与饰面组合形成一造型面,该组接部与主饰盖的组接面相抵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其中,所述副饰盖于组接部上设有镂空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侧盖模组,其中,该主饰盖的组接面上设有凸柱,该凸柱具有第一结合孔,该副饰盖的组接部上设有对应第一结合孔的第二结合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诚文吴文湧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